1. 简单百科
  2. 金星蕨

金星蕨

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 (Kunze) Ching )是金星蕨科金星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孢子囊群生裂片的侧脉近顶处,球形金黄色如金星而得名“金星蕨”。

研究历程

金星蕨科是薄囊蕨纲中世界广泛分布的大科之一。

最早作为广义的鳞毛蕨属(Dryopteris)成员。

1936年中原地区蕨类学家秦仁昌第一次在研究鳞毛蕨属过程中,将金星蕨属和少数和它相近的属分出来,并于1940年建立金星蕨科。

形态特征

植株高35-50(-60)厘米。

根状茎长而横走,粗约2毫米,光滑,先端略被披针形鳞片。

叶近生;叶柄长15-20(-30)厘米,粗约1.5毫米,禾秆色,多少被短毛或有时光滑;叶片长18-30厘米,宽7-13厘米,披针形或阔披针形,先端渐尖并羽裂,向基部不变狭;二回羽状深裂;羽片约15对,平展或斜上,互生或下部的近对生,无柄,彼此相距1.5-2.5厘米,长4-7厘米,宽1-1.5厘米,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对称,稍变宽,或基部一对向基部略变狭,截形,羽裂几羽轴;裂片15-20对或更多,开展,彼此接近,长5-6毫米,宽约2毫米,长圆状披针形,圆钝头或为钝尖头,全缘,基部一对,尤其上侧一片通常较长。叶脉明显,侧脉单一,斜上,每裂片5-7对,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以上。叶草质,干后草绿色或有时褐绿色羽片下面除密被橙黄色圆球形腺体外,光滑或疏被短毛,上面沿羽轴的纵沟密被针状毛,沿叶脉偶有少数短针毛,叶轴多少被灰白色柔毛。

孢子囊群小,圆形,每裂片4-5对,背生于侧脉的近顶部,靠近叶边;囊群盖中等大,圆肾形,棕色,厚膜质,背面疏被灰白色刚毛,宿存。孢子两面型,圆肾形,周壁具褶皱,其上的细网状纹饰明显而规则。

近种区别

金星蕨原变种

羽片下面除沿羽轴主脉疏生灰白色针状毛外,其余近光滑,上面沿羽轴被短针毛,沿叶脉偶有少数平伏的短针状毛。

微毛金星蕨变种

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下面被较密的短柔毛,沿羽轴有较多的针状细毛,上面除沿羽轴纵沟内被针状毛外,叶脉和脉间疏被平伏的细针毛

产于江苏省宜兴市)、安徽(黄山市)、江西省庐山)。生于毛竹林下阴湿处,海拔250-1000米。模式标本采自江西。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的长江以南各省区,北达河南省伏牛山南部、大别山桐柏山)、安徽北部、东到台湾,南至海南省,向西达四川省云南省韩国南部(济州岛)、日本越南、印度北部、锡金王国也有分布。

生长环境

生于杂木林、山坡林缘、湿地下,海拔1000—2000米。

繁殖方法

一般以孢子繁殖。

保护级别

金星蕨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