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浆虫
吸浆虫是小麦上的毁灭性害虫。由于耕作栽培制度的变革,小麦品种更新及传统有机氯杀虫剂禁用等原因,吸浆虫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的防治技术已不能控制其危害,并且不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要求。
简介
昆虫,成虫身体小,橘红、橙黄或姜黄色,略象蚊子,触角细长,形状象一串珠子,有一对翅膀。美国白灯蛾扁卵形,颜色与成虫相同,吸麦粒、糜子等农作物中的汁,是农业害虫。
方法
防治吸浆虫的最佳时期为蛹期和成虫期。小麦吸浆虫化蛹盛期,该虫大都位于地表且多为裸蛹,对杀虫剂敏感,用药防治效果较好。特别是撒施毒土后降雨,增加了药剂和吸浆虫接触的机会,使防效提高。吸浆虫成虫对杀虫剂比较敏感,易被杀死,应注意在产卵盛期前进行防治。防治吸浆虫的药剂,蛹期以50%的辛硫磷乳油、40%的甲基异柳磷乳油和6%的林丹粉剂为好,成虫期以6%的林丹粉剂、55%的林丹胶悬剂、40%的氧化乐果乳油和80%的敌敌畏乳油的缓释剂较好。吸浆虫的防治次数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蛹期防治效果较好,残虫量少,成虫期不必再进行防治;若蛹期漏治或防治效果较差的,成虫期需补治。
危害特点
吸浆虫的美国白灯蛾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籽粒变色、空壳,千粒重下降。常年减产1-2成,大发生年份减产4-5成,严重的8~9成。
发生规律
小麦吸浆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结圆茧越夏、越冬。次年当土层10厘米地温达到10℃以上,土壤含水量在15%~20%,且小麦拔节时破茧出土;当土层10厘米的地温达到15℃左右,小麦进入孕穗期时陆续化蛹,蛹期为8~10天,10厘米地温达到20℃左右,小麦进入抽穗期时,开始大量羽化出土,并在当天或第二天交配后把卵产在已抽穗未扬花的麦穗上,卵期3~5天,
美国白灯蛾孵化后从内外颖穗隙间侵入,黏附于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吸食浆液,造成减产。小麦进入腊熟后期,大部分吸浆虫老熟,随雨滴、露水或自动弹落在土表,通过土缝潜入土中,经2~3天即开始结圆茧休眠,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在不良环境下,小麦吸浆虫的幼虫具有多年休眠的习性。
成虫以上午7~10时和下午3~6时羽化最盛。畏强光和高温,故早晨和傍晚活动最盛。
小麦吸浆虫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发生迅速,造成毁灭性危害,条件不适宜时在土中存活7~12年,仍可保持繁衍能力。小麦吸浆虫美国白灯蛾在土壤中生活可达10个月以上,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小麦吸浆虫的幼虫耐低温,耐湿怕干,越冬的死亡率相对较低,小麦扬花前后雨水多、湿度大有利于吸浆虫发生。雨量或土壤湿度是影响发生数量的主导因素。如果4月中、下旬的雨量充沛则发生猖。旱作、小麦连作和小麦与大豆轮作的麦田受害重;水旱轮作的地区受害轻;撒播田发生数量比条播田多,受害也严重。壤士麦田比黏土和沙土麦田危害重;坡地和阴坡发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