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校辖二级学院,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三江学堂的农学博物科、30年代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的生物系和40年代的东吴大学生物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相关系科组成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科,科主任是著名的中国苔藓植物学奠基人陈邦杰教授。1955年,由东吴大学改办的江苏师范学院生物系并入南京师范学院,成立了生物学系。1999年5月成立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办学规模
科研院所
植物资源研究所、动物遗传资源研究所、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生化与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生物教学研究所,水产科学研究所、新药研发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分子医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河鱼生物工程学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生物菌肥重点实验室、中心实验室,生物科学专业图书馆、珍稀国家动物博物馆。另为“江苏省动物学会”和“江苏省微生物学会”挂靠单位。
教学设备
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相关实验室配置了多种常规显微镜、解剖镜、计算机,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分析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脱氧核糖核酸自动测序仪、激光共聚焦细胞仪等大中型设备。专业图书馆数据极具特色,仅生物学方面的专业藏书总量就达7万册以上。
科研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子课题、国家“十五”科技重大专项计划课题、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国家“十五”攻关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师资力量
学院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较好,各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学科来源广,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多学科交叉、专业互补的优势。通过引进和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学术骨干,全院学术梯队的结构不断优化,逐渐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不同专业相互配套、富有开拓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学术骨干队伍。
目前,学院具有正高级职称评审权。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教授6人,正高职称30人,副高职称26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5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9%。有1人担任国际专业学会理事,4人担任国际学术组织理事或成员,8人担任国家专业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或理事,11人担任省专业学会理事。教师中既有获得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的著名学者,又有获“霍英东奖”、省“青蓝工程”、“333工程”和江苏省青年科技标兵称号的青年骨干教师,同时还有红杉树奖、曾宪梓奖和十佳优秀青年教师称号获得者等。
专业设置
本科: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共四个方向,分别是生物教育(师范类)方向、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地)方向、生物技术方向、生物制药方向。
硕士授权点:动物界、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水产养殖学(国家一级学科)、遗传学、微生物生化制药学、课程与教学论(生物)。
博士授权点:动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学(国家一级学科)。
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
此外,学院还招收教育硕士生和生物课程论硕士。常年招收成人教育本科函授,举办中学中师骨干教师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位班)及非学位班、高师在职教师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位班)、省生物骨干教师培训班,以及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等。
发展前景
生命科学学院具有丰厚的学术积淀与育人底蕴,承袭了三江学堂农学博物科、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生物系和东吴大学生物系的优秀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后,生命科学学院与时俱进,教学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研水平日渐提高。学院在继续发挥理论研究领域优势的同时,应用学科的研究也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已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形成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鲜明的特色,在专业领域中有着较大的影响。
随着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和南京师范大学的飞速前进,生命科学学院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新建研究生会官方新浪微博,已通过新浪机构认证。名称“南师大生科院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