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桓齮

桓齮

桓齮[huán yǐ](?-公元前229年),男,本为秦将。战国时期秦国大将。

秦始皇十年(前238年)封为将军,秦始皇十一年(前237年),桓齮与王翦杨端和攻赵,取邺九城。秦始皇十三年,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秦始皇十四年,也就是赵王迁二年(前233年),桓齮从上党郡太行山进攻赵的赤丽、宜安(石家庄市东南),破之,杀赵将军,定平阳、武城县。与赵将李牧战于肥下(宜安东北),秦军撤退。公元前229年,战败被赵将李牧击杀。

在《史记·李牧传》、司马光资治通鉴》等史料中,记载桓齮并未被李牧杀害,而是逃走。先秦史学家杨宽在《战国史》中认为桓齮就是樊於期,战败后逃到燕国。但部分研究者认为杨宽的说法并无根据。

人物生平

秦始皇十年(前238年)封为将军,秦始皇十一年(前237年),桓齮与王翦[wángjiǎn]和杨端和攻赵,取邺[yè]九城。秦始皇十三年,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秦始皇十四年,也就是赵王迁二年(前233年),桓齮从上党郡太行山进攻赵的赤丽、宜安(石家庄市东南),破之,杀赵将军,定平阳、武城县。与赵将李牧战于肥下(宜安东北),秦军撤退。公元前229年,桓齮随王翦攻赵,战败被赵将李牧击杀。

人物争议

林剑鸣在其著作《秦史稿》中提到,桓齮在这场战役中失败后,畏罪逃奔燕国。林剑鸣声称这一结论是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赵世家》得出的,但经过查证,这两篇文献中并没有提到桓齮败逃燕国的情况。而杨宽在其著作《战国史》中提到,公元前233年赵国大将军李牧反攻并大破秦军,导致桓齮败逃。杨宽引用了《史记》卷81中记载“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的记载。并指出《战国策·赵策四》中记载“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是将“走秦将桓齮”误写为“杀秦将桓齮”。杨宽进一步推断,桓齮败逃后不再担任秦将,而《战国策·燕策三》和《史记·荆轲列传》中提到的秦将樊於期得罪秦王后逃至燕国杨宽认为樊於期即是桓齮,这是基于音同字假的推断,而且桓齮败走和樊於期逃到燕国的时间相当。

据《战国策·赵策四》中的《秦使王翦攻赵》篇所载:“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史记·李牧列传》虽载李牧是役“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但《战国策》虽属西汉时刘向整理,相传其原系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等不同名称,基本成书于战国时期,是《史记》编撰的史料之一,因此,其记载必然较《史记》记载更接近史实,即桓齮死于是役应较为可信。桓齮的存亡应属历史疑案,并不能武断地认为《战国策》记载桓齮被杀为误记。况且《史记》所谓“走”桓齮者,杨先生释“走”为大败后畏罪逃走,其实不然,古谓逃亡之事,常用“亡”字来表示,“走”者古为跑之意,在此只能释为败走,即桓齮所率秦军败走,并无桓齮畏罪逃跑之意,否则将《战国策》所载之李牧“数破走秦军”释为李牧多次大破秦军使其畏罪逃走显系不通。

即使桓齮兵败有罪,按照秦国法律和秦国君处理败军之将的史例,桓齮亦无必要畏罪逃亡他国,即使因兵败之事逃亡,秦始皇亦不至于将其父母及宗族戮没,而又购其首级以金千斤、邑万户的重价。在秦国时期,尚无一例因兵败而被处以重罪的将军,对败军之将委以重任者倒不乏见。如秦穆公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三人为帅率军奔袭郑国,企图败露后,秦军归途中在殽山中晋绥军伏击而全军覆没,三帅被俘,后来幸得秦穆公女即晋文公夫人所救,孟明视等三人方侥幸脱身归秦。秦穆公不是追究败将罪责,而是“素服郊迎”,“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后来穆公“复使孟明视等将兵伐晋,战于彭衙。秦不利,引兵归。”孟明视仍获穆公重用,直到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复益厚孟明等,使将兵伐晋,渡河焚船,大败晋人,取王官及鄗,以报殽之役。晋人皆城守不敢出。于是缪公乃自茅津渡河,封殽中尸,为发丧,哭之三日。”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魏无忌无忌率五国联军败秦将蒙骜于河外,但蒙骜并未因兵败获罪,仍任秦军首席大将而率大军不断向魏国进攻,直至其逝世[2]。若说秦王秦始皇对败军之将处罚严厉,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将李信率二十万大军攻楚,先胜后败,楚军“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秦王嬴政虽然震怒,但并未处李信败军之罪,相反,秦灭楚之战之后,秦王嬴政又任李信为王贲副将,灭掉燕、齐两国。若说李信有追获秦王嬴政仇敌燕太子丹之功,将功折罪,故获宽大,那么桓齮亦是秦国上将,战功卓著,如其在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与王翦杨端和率军攻取了赵的邺地九城,桓齮又独自率军攻取了邺(今河北省临漳县)、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县)两县,最后秦军攻占了赵之河间郡。秦始皇十三年(公元前234年),秦国委派桓齮为大将率军大举攻赵平阳(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大败赵军,杀赵军十万,杀赵将扈辄。次年桓齮复率军进攻赵之平阳,攻取宜安,杀其将军,为秦夺取平阳、武城县(今山东省武城县西)两地。由此观之,桓齮为秦所立军功可谓不小。就在此年,赵派名将李牧反攻秦军,使桓齮在肥失利。观秦始皇对待李信的态度,可知秦王嬴政的性格和为人。桓齮屡任秦军主将,战功显赫,倘仅在肥之战中失利,秦王嬴政肯定不会对其重罚,那么他又何必畏罪逃跑。至于此役之后,各种史书不再记载桓齮之事,其原因只有一个,即肥之役桓齮确实兵败被杀,《战国策·赵策四》并未误记,而是《史记》所载有误了。

樊於期与桓齮并非一人,《战国策》既载桓齮被李牧杀之于肥,又载樊于期得罪秦王逃燕,桓齮与樊于期显然各有其人,一书所载不可能如此自相矛盾。《史记》既载了桓齮败走之事,又载了樊于期逃燕之事,可见司马迁也将樊于期与桓齮视为两人。至于樊于期与桓齮两人名字音同通假之说,第一是两人的名字字数不一,二是姓名字形相去甚远,故此说亦难服人。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国学导航.2024-10-16

大秦赋(2020).豆瓣电影.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