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根
徐立根(1925年9月14日——2008年1月24日),男,汉族,江山市县人,中共党员。生前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行为法学会顾问、北京市物证技术学会顾问、北京市刑侦学研究会顾问。中国著名的侦查学家、物证技术学专家、中国的“汉斯·格罗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侦查学、物证技术学教授,兼任中国行为法学会顾问、北京市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物证技术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刑侦学研究会顾问。徐立根教授是中国文检界著名的“铁三角”之首,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数十年来,徐立根教授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始终致力于侦查学和物证技术学教学、科研及其学科建设工作。他主编的《物证技术学》,被北京市和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一等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世纪遗产争夺案”中,推翻了国际鉴定专家的结论,为法律恢复了公正,为中国文检界赢得了尊严。
人物生平
徐立根教授于1943年考入厦门大学法学院,1947年毕业获学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学习,毕业后留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工作。在“文化革命”期间,他从“五·七干校”调到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中国人民大学“复校”之后,他又回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任教。徐立根教授一生致力于侦查学和物证技术学的研究和教学,是新中国侦查学、物证技术学的奠基者,被誉为中国物证技术学的带头人、泰斗。他是国家教委统编教材《物证技术学》和《侦查学》的主编。《物证技术学》(1990年版)曾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和国家教委的“优秀教材一等奖”;该教材的第二版(1999年版)又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二等奖”。1992年10月,鉴于徐立根教授为我国高等教育做出的贡献,国务院为其颁发了“对高等教育有突出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证书。徐立根教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正是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努力下,经国家教委和司法部批准,中国人民大学于1989年成立了全国综合性大学中的第一个物证鉴定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物证技术服务中心”。一年之后,又经司法部批准,改名为“中国人民大学物证技术鉴定中心”。多年来,这个鉴定中心不仅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师和研究生的实践基地,也成为了社会上很有名望的物证鉴定机构。徐立根教授为人正直,平易近人,乐观坚强,率真淳朴。在五十多年的教师岗位上,他爱岗敬业,教书育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他潜心治学,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他给自己订立的工作原则是“精益求精,止于至善”。他为中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律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法治日报》、《检察日报》等媒体都曾经对他的事迹做过专门的报道。
社会评价
徐立根教授是何老师的导师,算下来就是我的师祖,八十有三。当然,徐老从来不服老,如果您听说人大有一位八旬老教授骑自行车上班,那就是老当益壮的徐老了!我考人大博士那年,其中《侦查学》参考书就是徐老主编的,所以我知道他是中国物证技术学的奠基人,德高望重。面试时见到徐老,不禁讶异于他的健康:耳不聋、眼不花,气宇轩昂、声若洪钟,握着我的手刚劲有力。
徐老早年毕业于国立厦门大学,后入华北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并最终留在了人大任教。他是新中国第一部刑事侦查教材的主编者,也是“物证技术学”的创始人,在文检方面更是国内权威。他的一生,虽然不是跌宕起伏,但也颇富传奇色彩。俄语和英语俱佳的徐老,曾经先后担任苏联专家的助教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从最初继承苏联侦查学的衣钵,到学习美国先进的物证鉴定技术,再到建立与侦查学并列的“物证技术学”,创办的中国人民大学物证技术鉴定中心,徐老以他的悟性、远见和执着的努力,开拓了新中国的侦查和物证技术学研究事业。当然,徐老更为外界所知的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世纪争产案”中担任遗嘱的鉴定专家,使两度败诉的被告龚如心最终获得了香港终审法院的公正裁决。
徐老曾经说过,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厦门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这对他的影响很大。而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徐老一生的写照。当记者问徐老鉴定工作有何“秘密武器”时,徐老给出了他的“三性三心”论,就是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复杂性和专业性,鉴定人员的细心、公心和责任心。这是他对鉴定的认识和态度。徐老执教半个多世纪,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至今仍在人大的三尺讲坛上勤耕不辍。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的曾宪义教授在徐老“执教半个世纪庆贺大会”上,动情地称他是“人大法学院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法学界的宝贵财富。”而徐老却认真地透露他还在着手进行的科研计划:撰写一部笔迹鉴定方面的专著、编写一本供法学院本科生使用的物证技术学新教材,以及对供研究生使用的第二版《物证技术学》教材修订出第三版。真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难怪何家弘教授感慨地说:年过八旬的老先生对工作有如此高的热情,我们年轻一辈怎能不深受鼓舞!
徐老工作严肃而认真,做起鉴定来是铁面无私,而生活中的徐老,却是一个可敬而可爱的老头。徐老是浙江江山人氏,跟我也算是老乡,但是他一米八几的“海拔”一点不像我等南方人,除了有点乡音——不过,这倒是让我觉得倍加亲切的原因。有一次,教研室师生去九华山庄开会,在那里住了几天,我有幸与徐老夫妇分在一个两居室中,关起门来俨然成为“一家人”。也正是在那些“亲密接触”的日子,我感受到了徐老的乐观、豁达,甚至还有孩子般的天真。徐老说他骑车上班,每遇上坡都鼓着劲冲上去,把年轻人甩在后面,他就很得意。我丝毫不怀疑,以徐老的身体状况,活到九十岁很正常,一百岁也不意外!
可能因为有了老乡这层关系,加之我曾经与徐老“过家家”一段时间,我与徐老变得特别投缘,有时聊起来就忘了时间。博士生期间我写过一篇关于鉴定制度改革的文章,去徐老寓所请教。那天早上,徐老师给我单独开了鉴定制度的课,足足讲了有两个多钟头,把鉴定制度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抽丝剥茧地梳理了一遍,并介绍了一些他办过的大案,我也听得津津有味。后来,我们的话题又转移到侦查学和物证技术学的关系上,徐老一发不可收,不知不觉又讲了一个钟头。我忽然一抬头,看到时间已经是下午一点了,慌忙向徐老告辞。徐老却拉住我,一定要我吃点饺子再走,并且亲自下厨去下了一锅饺子。当时外面的风很大,屋里却其乐融融,我们象爷孙俩一样在家里吃着饺子,谈着浙江省老家的一些事情。徐老还一个劲地说:“年轻人要吃饱啊。”
徐老很热心提携我们年轻人,但也总是告诫我们要淡泊名利。全国推选美迈斯法学奖时,我想参选,就请徐老和何老师给我写了推荐。徐老的推荐信是用他遒劲的钢笔字写成的,满满的一页,让我很感动。后来,我的材料因主管老师的工作粗漏而未递交上去,我与美迈斯奖失之交臂。当我郁闷地把这一切告诉徐老时,徐老在电话中安慰我,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很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摆正自己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后来,他又专门找机会传授了他所奉行的“三乐三养”,即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平衡营养、注意保养、提高修养。他说,长寿的秘诀主要的就是要心态平衡,心胸开阔。当时我并没有完全体会到徐老的谆谆告诫,后来参加工作,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我才明白,这是何等的境界。
博士入学面试,徐老是我的主考官,博士毕业答辩,徐老又是我的主考官。虽然我写的论文是他并不太熟悉的证人特免权问题,但他居然用了几天时间把我几十万字的论文看了一遍,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最后,我的论文以全优获得通过,授予学位时,徐老兴致勃勃地拉着我一起合影。我当时曾随口说道:“徐老师,照片出来之后,我给您送过去。”后来,因为自己忙于杂事加之懒惰,我一直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毕业后的那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师门共聚庆祝徐老八十华诞,我因为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有事走不开,未能回京赶赴这次盛会,甚至都没能发一个贺电。我一直在想,等我有时间就把授学位时与徐老的合影洗出来,专程给徐老送去。如果有可能,我还想跟徐老学习一下文检技术,以结合自己的证据法学研究。当然,我的博士论文出版了,也要给徐老送去。但是,我怎能想到,精神铄、神采奕奕的徐老,居然就这么走了!
徐老走的那天晚上,我正在度过自己的三十岁生日。徐老的逝世,事先毫无征兆。我第二天才知道,他是在小区散步时,意外地跌倒,竟于不治。一时间,天南海北,徐老的弟子学生,都以悲痛的心情在传递着这不幸的噩耗。《检察日报》约我写点文字,我想,任何的文字,其实都无法表达我心中的难过和遗憾。对于徐老,我怀着深深的歉意!我希望,这张迟来的照片,可以寄托我的思念之情:尊敬的徐老,一路走好!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