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华诗
管华诗Guan Huashi(1939.8.28-)中国工程院院士。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及海洋生物工程制品专家。出生于山东省夏津县。1964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及海洋药物的教学科研工作。曾担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省科协主席、中国海洋大学校长。
2018年6月12日,79岁的管华诗院士向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自己的梦想就是打造中国“蓝色药库”。“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蓝色药库’建设行动方案,利用海洋生物研发更多药物,治疗疑难杂症,造福人类。”
研究课题
20世纪60年代参加完成了"海带提碘新工艺规模生产"工程,为我国海带提碘工艺奠定了基础。70年代主持完成"海带提碘联产品-褐藻胶、甘露醇再利用"重大研究课题,研制成功"农业乳化剂"等4个新产品并相继投产,为我国制碘工业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80年代首创我国第一个海洋药物-PSS(西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了我国海洋药物研究的兴起与发展。90年代又发明研制了甘糖酯、海力特和降糖宁散等3个海洋新药和藻维胶囊等5个系列的功能食品,且全部投产。共获13项发明专利。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海洋药物化学本科专业,形成了我国海洋药物领域唯一的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博士生、硕士生50余名,是我国海洋药物学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
管华诗是一位地道的“金庸迷”,空闲时,他会信手取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中的一本,悠闲地读上几个章节。当然,他对文字的倾情并不仅限于此,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亚历山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他读了几十年都还感新鲜。
个人履历
1959.09-1964.08,中国海洋大学学生;
1964.09-1971.03,山东海洋学院水产系助教;
1971.03-1978.02,烟台水产学校教员;
1978.02-1988.03,山东海洋学院水产系助教,讲师,副主任、副教授;
1986.03-1991.07,山东海洋学院党委委员;
1988.03-1991.07,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教授,兼食品;工程系主任、海洋药物与食品研究所所长;
1991.04-1993.07,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主任;
1991.07-1992.10,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
1992.10-1993.07,青岛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93.07-1994.06,青岛海洋大学校长;
1994.06-1995.07,青岛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代理书记、校长;
1995.07-1999.09,青岛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1999.09-2005.07,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10月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校长;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5.05,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03-2003.03,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1999.01-2009.06.11,山东省科协主席。
2009.06.11至今,山东省科协名誉主席。
2015年起,管华诗任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
获奖情况
2010年,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项目获得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及其研究团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从事研究方向的主要内容。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管华诗于20世纪60年代参加“海藻提碘新工艺的工程化”研究工作;70年代主持完成“海带提碘联产品-褐藻胶、甘露醇再利用”重大研究课题,研制成功“农业乳化剂”等四个新产品并相继投产;80年代首创中国第一个现代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了中国海洋药物研究的兴起与发展;90年代相继成功研制了甘糖脂、海力特和降糖宁散等3个海洋新药和系列生物功能制品,且均实现产业化。
管华诗及其团队以推动中国海藻业持续健康发展及糖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为目的,在利用褐藻胶、琼脂、卡拉胶及壳聚糖制取海洋特征低聚糖的关键技术问题上,克服许多糖类研究的相关技术难题,系统建立了海洋特征寡糖规模化制备技术体系,这些寡糖化合物中,有70%是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发现。以糖库为基础,构建了中国国内外第一个海洋糖库,在研的四种一类候选海洋新药处于不同的临床研究阶段。
学术论著
管华诗主持编著了中原地区首部大型海洋药物典籍《中华海洋本草》。据2019年9月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检索显示,管华诗共计发表外文期刊153篇,中文期刊265篇,专利143篇。
科研成果奖励:管华诗院士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978年,管华诗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84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1986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山东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0年1月11日,由管华诗领导的创新团队完成的“海洋特征低聚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管华诗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管华诗创建了中国以海洋药物为特色的药学本科专业、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产业化体系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始建于管华诗院士1980年创立的海洋药物研究室。
研究生培养
据2019年9月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显示,管华诗共计培养博士研究生55名,硕士研究生31名。管华诗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1987年,管华诗获山东省科技兴鲁劳动奖章,并获第十五届世界博览会新发明金牌;1988年,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评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0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全国“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章和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省政府重奖,并获美国世界成就奖;199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5年,管华诗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0年,管华诗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1年,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社会任职
管华诗现任职务
管华诗曾任职务
人物评价
管华诗团队构建了中国“蓝色药库”中的海洋糖库,中国科学家为世界海洋糖类物质的探索,作出了中国贡献。(光明日报评)
管华诗院士是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为中国制碘工业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带动了中国海洋药物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为中国海洋制药业的兴起、发展乃至雏形的形成做出了基础性贡献。(中国海洋大学评)
管华诗为中国海洋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在学校前途的把握上体现出教育家的洞察力和善抓机遇的能力。(中国科技网评)
参考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管华诗院士打造中国“蓝色药库”梦.中国海洋大学.202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