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黑心金光菊

黑心金光菊

黑心金光菊(Rudbeckia hirta),又称黑眼苏珊,为一年或二年生草本

形态特征

黑心金光菊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宽30-45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全株被粗刺毛。下部叶长卵圆形,长圆形或匙形,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楔状下延,有三出脉,边缘有细锯齿,有具翅的柄,长8-12厘米;上部叶长圆披针形,顶端渐尖,边缘有细至粗疏锯齿或全缘,无柄或具短柄,长3-5厘米,宽1-1.5厘米,两面被白色密刺毛。

头状花序径5-7厘米,有长花序梗。总苞片外层长圆形,长12-17毫米;内层较短,披针状线形,顶端钝,全部被白色刺毛。花托圆锥形;托片线形,对折呈龙骨瓣状,长约5毫米,边缘有纤毛。舌状花鲜黄色;舌片长圆形,通常10-14个,长20-40毫米,顶端有2-3个不整齐短齿。管状花暗褐色或暗紫色。瘦果四棱形,黑褐色,长几2毫米,无冠毛。经过育种,产生了各种大小和颜色的品种,包括橙色、红色和棕色。

分布范围

黑心金光菊原产于北美洲,现世界各地均有种植。

生长环境

黑心金光菊喜欢向阳通风的环境。原产于北美东部和中部地区,现在已经在加拿大的10个省份和美国48个州中都能找到。

生长习性

黑心金光菊喜阳光充足,性强健,耐干旱,极耐寒,不择土壤。

栽培技术

定植时间不宜迟于令黑心金光菊开花日期前的第120-150天,通常使用上口直径28厘米、体高20厘米、底部直径18厘米的花盆作为定植容器。当小苗长出2-4片真叶后进行移栽。于12月将置于阳中的黑心金光菊种苗定植于花盆中,移入低温温室进行管理,经过4周后再将其移入中温温室。

黑心金光菊喜微潮偏干的上壤环境,较耐旱。在其苗期不宜浇水过多,以防植株徒长。当植株成形后,则可适当增加浇水量。

除在定植时于花盆基部施用25-50克猪粪作为基肥外,当植株高度达到15厘米后,可以每隔半月追施一次富含磷、钾的稀薄液体肥料。黑心金光菊的植株较为高大,因此需肥量相对来说较多,管理者应该随时观察,并制定出能够保证其迅速生长的施肥方案。

黑心金光菊喜充足的日光照射,在栽培过程中,应该保证植株每天接受不少于4小时的直射日光。环境荫蔽则植株容易徒长,开花也会受到影响。只有阳光充沛,黑心金光菊才能有更好的株形、更艳的花色。

喜高温、耐严寨,是黑心金光菊对温度的基本要求。它在15-30℃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中原地区绝大多数地区可露地越冬。在其花期控制中,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0℃。

当小苗高约6厘米左右时摘心一次,以促发分枝,从而增加植株开花的数量。但由于黑心金光菊有着较强的自然分枝性,因此即使不进行摘心,植株开放出第一朵花后也会封顶,萌发出更多的侧枝。故对黑心金光菊的花期控制来说,修剪所起的作用是辅助性的。

在黑心金光菊的花朵开放后,盆土不可缺水。可以适当追肥。保持环境有充足的光照。由于黑心金光菊的植株较为高大,因此不要将植株置于风口处,以防急风骤吹,而使植株倒伏。

以播种繁殖为主。春至秋季均可播种,但多行秋播,9月初播种于露地苗床,发芽适温为21-30℃,待苗长至4-5片真叶时移植。亦可采用插或分株法繁殖。扦插,一般选择根部萌生的新芽做插穗,春季和秋季均可进行。分株,以春天刚萌芽或秋天于花后进行较合适。将地下宿根挖出,分株时每棵子株需带有3-4个顶芽。

园林用途

黑心金光菊广泛栽培在公园和花园中,用于夏季花坛、边界、容器、野花园、草原式种植和插花。已经开发了许多栽培品种,其中“印第安夏”和“托托”获得了皇家园艺协会的园艺优质奖。其他流行的栽培品种包括“双金”和“果酱”。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黑心金光菊是马里兰州的州花,我国客地庭园常见栽培、供观赏。

生态价值:吸引凤蝶总科,是边缘斑蝶亚科、戈尔贡斑蝶和银斑蝶的美国白灯蛾寄主。差翅亚目也被这些花的小型传粉者所吸引,蜻蜓是蚊子的大食客。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黑心菊 (hēi xīn jú).植物智.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