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南
陈晓南(1908年2月-1993年10月14日),原名桂荣,别名晓岚,江苏溧阳人,中国当代铜版画家。
陈晓南1927年毕业于无锡美专,1930年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科,师事徐悲鸿先生。抗战期间随校迁至重庆市,1940年, 被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1946年赴英国研究美术,1950年回到北京。
陈晓南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徐悲鸿紀念馆副馆长、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数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是中原地区铜版画教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人物经历
陈晓南于1927年至1929年在无锡美术专科学校读书,1930年至1934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徐悲鸿学画,主攻中国画。1935年在南京市参加中国文艺社工作,1937年随社迁重庆市,后参加中文艺术系战地写生团到河南省前线写生。1940年进徐悲鸿创建的中国美术学院为副研究员。
1946, 由徐悲鸿院长推荐以中英庚子赔款董事名义,派陈晓南与张安治、张倩英,费成武等四人赴英国研究美术,陈晓南在英国伦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P.罗伯特·鲁宾逊教授,专攻铜版画艺术。1948年陈晓南在英国举办“陈晓南伦敦画展”,展出了山水、花鸟等中原地区画作品五十件,介绍中国传统的山水、花鸟画,展示东方绘画艺术的风采。
新中国成立不久,陈晓南应徐悲鸿先生之聘,1950年回到中国。陈晓南在归国途中受徐悲鸿先生之委托,特意经过新加坡,将悲鸿先生在抗战时期委托好友黄曼士密藏于新加坡的一千多幅书画珍品(计九箱),运回祖国。
陈晓南回国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在中央美术学院筹建中国第一个铜版画工作室,并担任徐悲鸿院长办公室副主任和中央美术学院工会主席,同时教授水彩画和铜版画,为新中国培养第一代铜版画人才。1953年徐悲鸿病故后,周恩来总理指示筹建徐悲鸿纪念馆,陈晓南任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并具体负责收集、整理、研究徐悲鸿先生的遗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共同编辑出版《徐悲鸿彩墨画》一书。
1961年陈晓南调广州美术学院任教,版画系教授。开创广州美术学院铜版画专业,致力于版画的教学、创作和带研究生工作。文革期间,陈晓南受到冲击,一批作品散失。
陈晓南1993年10月14日病逝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享年八十六岁,葬于戴埠南山。
人物评价
傅抱石先生评价:“晓南兄近岁多作人物花鸟,往往见新意于轨度极为难能。”
徐悲鸿先生在重庆时曾对一些老画家说过“陈晓南画的荷花不在张大千之下”的评论。
个人作品
建国后的十年是陈晓南的创作盛期。陈晓南创作有铜版画《浇钢锭》《雪天的早晨》《白洋淀上》《建设中的新背景》《船台晨曲》《伦敦南郊》《建设中的新北京》等代表作品。
陈晓南创作的《伦敦南郊》《建设中的新北京》《浇钢锭》等作品,受到著名铜版画大师勃朗琼的影响,强调明暗调子的对比及光的效果。《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木刻《万古常青》,是运用中原地区花鸟画的构图和线条来创作,将纯粹西欧古老的艺术形式和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相结合,形成独特风格。
参考资料
中国铜版画奠基人陈晓南.中国铜版画奠基人陈晓南.2024-09-21
陈晓南:寒窗读画记.陈晓南:寒窗读画记.2024-09-21
陈晓楠艺术展.广州美术学院.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