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太阳日

太阳日

太阳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的周期。即昼夜交替的周期,亦即一昼夜。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太阳日,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一十太阳日,地球要自转360。59'需24小时。分真太阳日(视太阳日)和平太阳日。

由来

民俗太阳日的由来:

我国历史上起源最早,流传最广的太阳日是农历六月十九,日照市地区有在这一天过光明星节,祭祀太阳神,为太阳过生日的习俗。

在中国的老黄历上,只有农历六月十九这一天是太阳日(也就是太阳生日),也是菩萨成道日。

日照地区的太阳崇拜习俗以天台山下太阳节(老母庙庙会)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宏大,影响最为广泛。

对于老母庙的历史,清朝王陨在《天外来客—陨石收藏录》中记载:“日照陨:沂州府日照县南40里石盆山。《淮南子·览冥篇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食肉目食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五色石以补苍天,断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山巅尚有马蹄形石陨石坑依稀可辩,陨石散落于其间,山下有陨石立于涛南门外。”。

老母庙庙会(光明星节)起于何时,不见记载。传说自古以来日照市民间就有赶庙会的习俗,人们在祭祀神灵的同时,也要进行商贸和民间娱乐活动。因此每年一度农历六月十九太阳神生日这天,天台山下的老母庙都要举办庙会,这是涛雒也是日照的一大盛事,周围几百里的乡民都来赶庙会,祭太阳,祀老母,祈求五谷丰登,幸福安康。村民们还将生产的乡土产品拿来展示、交换、同时请来专门的戏班子表演节目。据说场面宏大,热闹非凡。北魏时期,慧深法师在天台山老母庙附近建天台悯寺。由于农历六月十九日也是观音菩萨的成道日,佛教文化很自然地融入了当地的光明星节习俗。因此农历六月十九太阳节这天,人们不但祭太阳,祀老母,还要拜菩萨。值得注意的是,石寺的建筑本身也反映了原始太阳崇拜与佛教文化的结合。据说寺庙雕梁画栋,大殿里供奉的是佛像,壁画则是太阳神浴日,女娲补天,月光花和大羿射日等传统的神话传说。

老母庙庙会(太阳节)大型节庆活动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来庙会上发生了一件离奇的“木刀杀人”的事故,庙会活动才中断。当时戏班子上演的是三国演义中关羽计斩蔡阳的情节,据说演关公的演员手持木刀,手起刀落,居然真的把演蔡阳的演员的人头砍了下来,从此庙会终止了但是在民间,人们在光明星节这一天仍然保留吃面饼的习俗。

日照市民间还流传着“太阳生日歌”。

还有民俗音乐唱道:

太阳一出满天红,照得大地红彤彤。

天上无阳无昼夜,地上无阳无收成。

太阳六月十九生,男女老幼应记清。

中原地区日曜日的由来:

据说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是太阳神部族的人。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和专家考证,羲和之国位于日照一带。山东大学考古专家方辉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学家王镇中教授认为,羲和祭祀太阳神的汤谷(旸谷)就在日照地区。《尚书》记载帝尧命羲和观象授时,制订了历法,发明了“七曜”,以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复始,称为“七曜”;西洋历法中的“七日为一周”,跟我国的“七曜”暗合;日本的“七曜日”更是与其如出一辙。但袁嘉谷感到不顺口,使用起来不方便,与同事们商量后,将一周称一星期,以“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依次指称周内各日。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宣布停止乡试、会试,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成立“学部”,袁嘉谷即奉命调入学部筹建编译图书局,后任该局首任局长。编译图书局下设编书课、译书课,任务是研究编写“统一国之用”的官定各种教材。各种教科书的编写中自然会遇到一个“新名词”该怎么处理的问题。1909年,编译图书局设立了一个新机构统一规范教科书中的名词术语。袁嘉谷亲自参加了这个馆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统一的名称。把七日一周制定为中国自己的“星期”,就是在袁嘉谷主持下制定的。

我国把古代历法二十八宿与国际“七日一周”制“接轨”,极具中原地区特色。

在欧洲一些国家的语言中,一星期中的各天并不是按数字顺序,而是有着特定的名字,是以“七曜”来分别命名的。七曜指太阳、月亮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五个最亮的大行星。其中,土曜日是星期六,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是星期五。

天文解释

太阳日;一个昼夜的周期。天文学上表示时间的单位,即以太阳的视圆面中心作参考点,日地中心连线连续两次与某地经线相交的时间间隔。

每过23小时56分钟4秒,在太阳系的参照系下,地球完成自转一圈(地球自转360°,1恒星日),但与此同时它也绕太阳公转了大约1/365圈,这使得地球原来对着太阳的地方没有对着太阳,这个偏差需要大约3分56秒来弥补。

24小时整后(地球自转360°56‘,1太阳日),地球上原来对着太阳的一面,重新对着太阳,这就是我们定义的“一天”——以太阳的相对地球位置定义的一天。

另外还有恒星日

太阳日是依据太阳运动,所定义的时间,可以分为视太阳日和平太阳日。

一太阳日传统称为一“天”或一“昼夜”。

太阳日的显著特点就是太阳直射地球表面的同一条经线的周期。太阳日的数学模型是;2π+地球每天公转角度。

视太阳日是依据视太阳定义的,也就是真实的太阳两次经过该地的子午线的时间间隔,可以使用日晷来测量。

由于以下两个原因,视太阳日在一年当中的长度会每天不停地改变。

首先,地球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而不是正圆,所以当地球接近太阳时速度会加快,到达近日点时的运动速度最快;远离时又会减慢,到达远日点时的速度最慢(参考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其次,因为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使得太阳黄道上运行的大圆对地球的天球赤道是倾斜的,当太阳在两个分点时,穿越赤道时会有一个角度的,所以投影在赤道上的运行速度小于平均速度;当太阳在至点时,他的运动方向是平行于赤道的,所以投影的运行速度高于平均的速度(参考回归年)。因此,视太阳日在3月(26-27日)和9月(12-13日)是比在6月(18-19日)或12月(20-21日)短的。这些日期的长短变化是在分点、至点、远日点、和近日点之间逐渐变化的。(春分秋分的视太阳日,比夏至和冬至的视太阳日都短,这一点可能不正确。)

平太阳日是以平太阳为参考点,以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转360°59',需时24小时。更明确的说,平太阳日是经由观察太阳相对于恒星的周日运动,所获得的平均太阳时,经由人为的调整而显示在时钟上的时间。

平太阳日的长度是固定的24小时,在一年之中不会因为昼夜长短的变化而改变。视太阳日的长度会与平太阳日(86,400秒)不同,相邻的每一天最多可以短22秒或长29秒。因为这种延长或缩短会持续进行一段时间,所以最多会比平太阳日提早17分钟或延迟14分钟。因为这些期间是周期性的,平太阳时和视太阳时的差值就是均时差。

在历史上有许多方法被用来模拟(显示)平太阳时,最早是使用漏壶或水钟,差不多从纪元前四千年到纪元前二千年中期。在纪元前一千年中叶之前,水钟只能依据视太阳日来调整,因此除了能在夜晚继续使用外,他的准确度并不会比依靠太阳投影的日晷好。

在顺行轨道上的行星,像是地球,恒星日会比太阳冬至。如图:在时间1,一颗遥远的恒星和太阳都在正上方;在时间2,行星转了360°,遥远的恒星在正上方(1→2=恒星日),但是要再晚一点,在时间3的位置上太阳才会在正上方(1→3=太阳日)。不过,太阳相对于恒星始终是在黄道上向东移动,因此从纪元前一千年中期,相对于恒星的周日运动可以用来测量平太阳日,来比较以确定时钟的误差率。巴比伦的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均时差和如何利用相对于恒星的自转速率,恒星时,来改正,以获得比水钟更为准确的时间。这种理想的恒星时日后也应用在行星、月球和太阳运动的描述。

在20世纪初期,机械时钟的准确度还没有比地球自转所显示的恒星时钟来得准确,即使到了今天,原子钟的精度已经比地球的自转更为稳定,恒星时钟仍然被用来校准平太阳日。在20世纪末期,地球自转的速率被改以外星系的无线电源来定义,并且平太阳时也被转换成外来的无线电源的比率。平太阳时与UTC之间的差异,就成为是否需要做闰秒调整的依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