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鳐科

鳐科

科(Rajidae)是鳐形目的典型科,全球有18属超过200种,台湾地区有3属10种。

形态特征

体平扁宽大,背鳍小,二个, 位于尾的后部,尾鳍小,下叶退化,腹鳍前部特化为足趾状构造。中国常见的有孔鳐(图)产于黄海东海何氏瓮鳐产于南海、东海。均为近海底栖小型鱼类。

体盘极度纵扁,与胸鳍连成一体,腹鳍亦呈平扁状,後缘有或深或浅的缺刻,将腹鳍分成不明显或完全独立的两叶。尾部明显且修长,部分鱼种的尾部两侧有纵向皮褶,尾端背鳍依鱼种不同,有一枚或两枚,但也有背鳍完全退化者。尾鳍紧接于背鳍之後,通常很小,甚至完全退化。

鳐的眼睛、喷水孔大小依鱼种而不同,吻部为明显的尖凸状,口裂位于腹侧,牙齿细小而多,呈铺石状排列。体表和腹面通常都很光滑,但某些鱼种体表会覆盖大棘或小棘,雄性成鱼的胸鳍具翼棘,生殖交接脚尺寸较大,通常为圆柱形或平扁形。

分类系统

鳐科鱼类化石见于上白垩纪至近代。中国有2属:鳐属和短鳐属。鳐属是软骨鱼纲中最大的一属,约有100余种,分布于世界各海区,尤以温带寒带海域更为繁盛;中国约有10余种,常见的有:孔鳐斑鳐何氏瓮鳐。短鳐属,吻软骨不伸达吻端。胸鳍前延至吻端,有2种,产南海

进化特征

鳐科鱼类在1亿8千年前,是鲨鱼的同类,但为了适应海底生活,长期将身体藏在海底沙地里,便慢慢进化成现在的模样。鳐总目身体周围长着一圈扇子一样的胸鳍,尾鳍退化,像一根又细又长的鞭子,靠胸鳍波浪般的运动向前进。

鳐科物种

斯氏深海鳐bathyraja smirnovi鳐科,长1米1。分布于白令海西部到隐支岛一带日本海水域,水深100-1000米的水中。从项部开始生有肥大棘刺,在躯干部中断后一直延续到尾部的第一背鳍。在肩部也有1-2对肥大的棘刺。体盘的前缘处和眼的内侧长有赘疣状鳞片。背面为深茶褐色,体盘中央常见有一对小的白色斑点。

糙体深海鳐bathyraja trachouros 鳐科,长90公分。分布于北海道南岸到宫城县盐釜一带海域。温较柔软,可以弯折。仅在尾部生有8-24根肥大的棘刺。背面密布细小鳞片。触感毛糙。背面为深茶褐色,腹面为白色。

紫色深海鳐bathyraja violacea 鳐科,长70公分。分布于堪察加半岛近海的白令海到霍茨克海域,水深在47-520米。仅尾部生有肥大棘刺呈不规则排列。体色:背面为茶褐色,有的出现深色虫状斑纹。腹面为白色。

长尾𫛭吻鳐rhinoraja longicauda 鳐科,长60公分。分布于北海道南岸到(金兆)子海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