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快活
《庄子的快活》是由作者王蒙著作。通过《庄子》审视现实生活、反思历史文化;老王使千年庄子活了过来,也在与庄周共舞的现代节拍中展现了两位智者跨越数千年但却一脉相承的生命智慧和人生态度。
编辑推荐
1. 汇通文史哲,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结合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开掘《庄子》中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生命智慧和生活态度。
当我们不再为温饱发愁时,也许就该关照一下自己的内心——老王说:“老庄不能当饭吃,但是可以当茶喝,当清火消炎药或者当仙丹服用。”
2. 最美的《庄子》白话文翻译。
作者没有拘泥于训考据的束缚,而是以一个时代和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为注脚,用王氏长句恣意挥洒,畅解《庄子》——老王说:“两千数百年前,这个庄子与他的弟子,怎么会这样聪明透彻,而且表达得这样潇洒顺溜?而这样一个大明白人的大明白大灵活文章,到了我们手里,怎么能忍心将之变成疙疙瘩瘩的糊涂糟粕?让庄周活过来!让庄周跳起自己的机敏与活鲜的舞步!让老王陪庄周尽显思辨精灵的青春与活力、才华与五光十色吧!”
内容简介
当老王的大块文章、俏皮幽默遇到庄子的纵横恣肆、奇思妙想,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惺惺相惜、他们会尖锐辩难、他们会激情唱和、他们会由衷赞叹……老王自己说,他们会共舞翩翩!
晚年的老王回首往事,与同样文思飞扬、同样命运跌宕、同样看破世事但又淡然处之、悲悯红尘的庄子以《庄子·外篇》为引子,娓娓而谈,纵论天下。他们感叹小沈阳经典段子的一针见血;笑侃《阿凡达》的至美理想;探讨募捐的合理操作办法;反思人肉搜索的是是非非;剖析近年的高考作文题;甚至调侃、挖苦自己身在其中的知识阶层的种种毛病、把戏……
作者简介
王蒙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前文化部部长,19岁即以处女作《青春万岁》震惊文坛,22岁发表《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并因此被错划为“右派”。在近一个甲子的岁月中,他始终用文字记录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用坦荡的胸怀感受着世事的波澜起伏。他因文学创作立名,进而反思历史、文化,及至今日与庄子共舞,让古代哲人的智慧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我们眼前的鲜活世界互相参证、映鉴、启发。
目录
序诗 共舞的感觉
骈拇:人类为何如此多事
马蹄:东方古典的阿凡达乌托邦
:圣人究竟为谁效劳
在宥:治理的限度与虚位有国论
天地:再上层楼,满目珠玑还是是满目垃圾
天道: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与传授的大道
天运:天地与生命的乐章
刻意:高论怨诽还是淡然无极
缮性:拯救你自己
秋水:灵性与思辨的一片汪洋
至乐:超越得失、生死、变易的最高端的快乐
达生:醉汉不伤与操舟若神
山木:哑雁的尴尬、黄雀的教训与空舟的浩荡
田子方:牛啊,庄生!
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书摘插图
募捐的关键是真正做到自愿,这个提法很先进也很普适
北宫奢为卫灵公赋敛以为钟,为坛乎郭门之外,三月而成上下之县。庆忌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之设?”奢曰:“一之间无敢设也。奢闻之:‘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侗乎其无识,傥乎其怠疑。萃乎芒乎,其送往而迎来。来者勿禁,往者勿止。从其强梁,随其曲傅,因其自穷。故朝夕赋敛而毫毛不挫,而况有大涂者乎!”
北宫奢为卫灵公募捐铸造编钟,先在通往郊区的城门下设下祭坛,仅三个月就造好了钟,悬挂在上下两层钟架上。王子庆忌见到这种情况便向他问道:“你用了怎样巧妙的手段,这样迅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呀?”
北宫奢说:“我做钟的态度诚恳专一,实实在在,绝对不敢从中设计操作出什么花招花式。我听人们说过:‘做事既要精雕细刻,多多琢磨,下大功夫,又要返朴归真,求本色,求简单,求一贯。’我绝对不把这件事复杂化、扩大化、上纲化、夸张化。我宁可大大咧咧,空空荡荡,从无疑虑,不乱计较,也不折腾。财贷募集起来了,而自己却茫茫然并无所谓,任人们与财货有来有去。送多了的不去阻止;过而不入,对我们的募捐之事不予理睬的,也不去找人家的麻烦;来者态度强横的,随他去;态度和蔼谦卑的,咱们也就同样谦和地对待他。人们是各尽其力,各行其是,我是天天募集财货,但没有人觉得受损失,一般人都没有什么不快不舒服,何况是路子宽广的大人物呢!”
募捐征敛,弄不好这是挨骂的事儿。《庄子》从中说明与发挥无的妙用命题。“无所设”,就是说诚恳专一,拿它当一件重要美好的事情来办,才能带动民人的积极性。同时不再搞自作聪明的设计,不要把政事复杂化、智谋化,不要老想着耍老百姓,不要动辄想着让百姓上道、上套、入局。
而且,既然是募捐,是征集,那就不是强迫,不是法令义务,也就不需要过分强调、宣扬、咋唬、闹腾,需要多一点自愿、自由,来者不拒,去者不追,这在当时也算很先进很合理的思想。不像我们现时,有时自由认捐也会变成“大多数的”压力专政,变成网民的人肉搜索,变成集体审判、道德法庭、批倒批臭、道义死刑。先秦诸子,在理论的严整与系统性上,在逻辑与数据的周详性上,可能不如欧洲的古代哲学家,但是,不论何家何派,他们都力求做到合情合理,并不雷人吓人。倒是后世,诸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文死谏,武死战”、“论万世不论一生”之类的虽然有其可取,仍不免失之夸张片面的提倡与高调渐渐多了起来。
中国文化注重态度,却不讲究技术。如果是欧美人,他会十分注意募捐的技术问题:名义、理由、账目管理、答谢方式、荣誉鼓励、收据款式、财务监督等。而我们注意的是态度,是精神境界,是给人的感受,是与修齐治平的大道的连结。至今我们对待法律纪律问题、竞赛竞争成败问题的评估,仍然是十分重视客体的态度表现。这里一个北宫奢先生的募捐铸钟的故事,变成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故事,这种一通百通的思路,也正是源远流长。
另外在欧美,有关法制强调的是募捐主持者不得具有任何权力背景,才能使募捐不变味。这一点,竟可以与庄子的此段落得到互文互证之效应。一笑也。(选自《田子方:牛啊,庄生!》一节)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