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恒星子宫

恒星子宫

恒星子宫位于天鹰座星云巨蛇座恒星形成区域,由尘埃和气体云柱组成,能诞生新的恒星,因此又被称为“众生之柱”。

摘要

恒星子宫位于天鹰座星云的巨蛇座恒星形成区域,由尘埃和气体云柱组成,能诞生新的恒星,因此又被称为“众生之柱”(PillarsofCreation)。其距地7000光年之遥,这意味着人类现在看见的“众生之柱”其实是它7000年前的模样。此前一直认为该现象的形成很可能与周边超大质量恒星的光化电离有关。

基本简介

恒星如果宇宙也有标志性“建筑物”的话,那么1995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哈勃空间望远镜天鹰座星云中用可见光拍摄到的“众生之柱”就是其中之一。该图片之壮观绚丽被誉为十大宇宙不可思议景象之首,亦是哈勃最声名显赫的杰作。但对于“众生之柱”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却一直是未解之谜。

直到2009年3月,美国太空网载文称,最新研究揭示“众生之柱”的形成是在周边恒星辐射作用下,将气态块状结构推进阴影区域而产生的“阴影效应”导致的。

形成原因

恒星子宫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学院天体物理学专家安德鲁·李姆及其同事认为,其原因应归为“阴影效应”。这是一个无线通信系统的说法,由于大型建筑物和其他物体对电波的传输路径的阻挡而在传播接收区域上形成半盲区,从而出现电磁场阴影,这种随移动台位置的不断变化而引起的接收点场强中值的起伏,就是“阴影效应”。而对于宇宙学,光化电离或光蒸发会发生于当恒星释放强辐射激励中立气体云形成电离气体炽热外层的过程中,炽热外层喷射的热气体像爆炸物一样快速膨胀,向外释放冲击波进入所有的周边气态块状结构。

而最新的模拟显示,气态块状结构进入到宇宙气体和灰尘构成的黑暗区域后,形成了密集的结状结构。结状结构附近的阴影将过滤强紫外线辐射,而这些紫外线辐射可能影响其后气态结构的形成。因而,尽管辐射轰炸产生的气体不稳定性也可作为“众生之柱”的形成因素之一,但“阴影效应”应是主要原因。2009年4月22日,在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召开的“天文学和太空科学周”的活动上,研究人员宣布了这一结果。

研究意义

“恒星子宫”形成之谜的破解有助于天文学家更好地理解宇宙中柱状结构或类似的气体环境。研究人员现已从观测数据中可以推算出该柱状结构的大致体积和寿命,并利用2D和3D计算机模型测试了各不不同的气态块状结构,以便下一步将研究重点放在“众生之柱”的磁场和重力效应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