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桑丹康桑峰

桑丹康桑峰

桑丹康桑峰,海拔6590米,位于西藏自治区自治区那曲境内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中段,是西藏二十五座最高的山峰之一。在宗教上,桑丹康桑峰被尊为二十五位仙境居士之一,依附于此山的神“夜叉岗布桑布”被视为法力无边的佛法保护神。

正文

桑丹康桑(SAMDAINKANGSANG),海拔6590米,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中段,东经91.5度,北纬30.9度,位于

西藏自治区那曲境内。在羌塘高原众多山峰中,桑丹康桑雪山较为著名,它是西藏二十五座最高的山峰之一,在宗教上被相应尊为二十五位仙境居士之一,山前的古道在民间传颂为“藏汉间的金桥”,是通往内地的必经通道,举世瞩目的青藏公路就是修建在古道之上的。当地居民认为,法力无比的保护神居住在山中,如果能够顺利登顶,则表示得到了圣山的接纳。依附于此山的神叫“夜叉岗布桑布”,是法力无边的佛法保护神,周围的众多峰峦和湖泊都是她的侍从。被称为“宝座上的国王”。

地理位置

从南面看,桑丹康桑雪山形似宝座上的国王;从西面看,犹如银狮跃空;从东面看,俨若晶塔;从北面看,形同银色帏帐。随着季节的变换,山峰也呈现不同的色彩:夏日呈乳色,冬季呈银色,春天秋天白而亮。山脚下的跋绒谷中的跋绒寺,是藏传佛教噶举四大派之一的跋绒噶举主寺,每年都有不少信徒前来朝拜进香。青藏公路从此山前面通过,因而人们不难睹其尊容。桑丹康桑雪山,海拔6590米,地处念青唐古拉山脉中段,东经91.5度,北纬30.9度,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境内。

该山虽受那木错小气候影响,但由于地处羌塘高原,天气较那木错南部念青山脉要好,年降水量406毫米,攀登时间相对充足。桑丹康桑紧邻青藏公路,距那曲镇100公里,距当雄县70公里,距拉萨市约180公里。

气候条件

由于桑丹康桑峰坐落在藏北广阔的羌塘草原上,地处大陆腹地,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屏障作用阻挡了西北的寒流和 印度洋的暖流,基本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同时,该山紧邻有“天湖”之称的纳木错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那木错所形成的地区性小气候对桑峰的天气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地处羌塘高原,天气较那木错南部的念青唐古拉山脉要好,年降水量406毫米,攀登时间相对充足。该峰虽受纳木错湖泊小气候环境影响,但由于地处藏北,天气较纳木错南部念青唐古拉山脉地区要好,适合攀登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足。2000年北京大学登山队攀登该峰时,7月份里好天气周期持续时间比较长,进入8月份后,降水天数增多,虽无大规模的降水,但天气变化呈整体变坏的大趋势,好天气、坏天气周期性明显。天气变化的日规律性强,一般在下午3点以后会有小规模的降水,约一两个小时后停止。

山峰特点

桑丹康桑峰东南山脊路线明显,攀登高度为1800米,相对较短,危险性相对较小。主要地形难度在于临时C2以上的大雪坡、刃脊和最后冲顶前的大陡坡,可采取修路通过和结组通过两种方式,前者要熟练的修路技术和很强的负重能力,后者需要熟练的结组技术和丰富的裂缝行军经验。另外,攀登路线中经过多处大的冰川悬崖地形和陡坡,存在很大可能的冰、雪崩隐患,对于攀登者的判断能力是个不小的考验。

桑丹康桑峰东南山脊路线的冰雪地形的难度中等偏高,不适于初级爱好者进行攀登,但对于有初步雪山攀登经历的爱好者来说,是比较适合进行技术实践和经验积累的路线。7-8月是藏区雨季,不属于登山季节,天气方面的变化虽成规律,但总的来说好天气较少,不易把握。进山路线短,登山活动的组织工作方面没有太大难度。桑丹康桑紧邻青藏公路,距那曲镇100公里,距当雄县70公里,距拉萨市约180公里,在Nabuzha或Balindo建过渡营地,汽车可直接开到这里。Nabuzha距青藏公路10公里车程,需1-2小时,交通便利,物资运输和对外联络非常方便。由过渡营地集结牦牛,沿YugkyungQu向上到冰川末端(5200米)建大本营,过渡营地到大本营3小时路程。沿青藏线向北100公里是藏北大镇那曲,向南70公里是当雄镇,交通便利,物资充足。

冰川向上,翻上东南山脊,沿山脊冲顶。1、此山攀登路线明显,坡度较缓,本营在5200米的高度,攀登高度为1800米,相对较短,这对攀登非常有利,但也对高原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翻上东南山脊的雪坡相对较陡,约30度,是此峰攀登的难点之一。3、该峰雪质较松,某些地段雪深可没至小腿,对体力有一定的要求。要注意大雪之后不宜立即上山,应待观察雪面相对坚实后再行攀登,避免遇上流雪。

进峰路线

桑丹康桑峰紧邻青藏公路,距那曲镇100公里,距拉萨市250公里,汽车可直接到达过渡营地。下面分四段详细阐 述:

1.北京市至拉萨

我队今年乘坐的是T27次(北京西站至拉萨)列车,21:30从北京西发,第3日20:00到达拉萨,全程需46.5小时。此趟列车只停石家庄市西安市兰州市西宁市格尔木市那曲市6个站,最重要的是此车不卖站票,车里十分宽松,睡觉休息十分舒服。返程时,依然乘坐此趟列车,T28次(拉萨至北京西)。

2.拉萨至进山口

均在青藏公路上,基本是国家二级公路干线,路基宽10米,坡度小于7%,最大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此段路全长235公里,我队今年使用了一辆中巴车和卡车,中巴车坐人,卡车运物资和装备,此段路花了近4个小时。

3.进山口至过渡营地

均在羌塘草原上,基本是土路,全长约15公里。关键在于寻找进山口,从拉萨市出发,过了109线国道3667路碑后,往前200米左右的地方,能看见一个铁路的涵洞,这就是进山口,进山口离谷露镇还有几公里的距离。我队今年使用的中巴车和卡车从进山口花了约40分钟到达过渡营地。这段路是不需要过河的,但如果走错了就需过河。我队今年进山的时候过河了,卡车陷在了河里,挖了五个多小时才弄出来,出山的时候没有过河。

4.出山。出山和进山一样,不能走错,否则就需要过河。如果有急事要从过渡营地出山,可以雇佣摩托车和拖拉机,过渡营地的牧民有2辆摩托车和1辆拖拉机,摩托车到谷露70元,拖拉机到谷露100元。有急事一定要到谷露去找回拉萨市的车,在进山口很难找。

走进山峰

BC海拔约5100米,位于河谷两侧的一片滩地上。BC至C1路线的前半段为河谷和碎石坡,过河要选择上游河段,因为下游水深且急无法通过。在冰川末端换鞋后,再走40分钟左右便可到达C1,路线简单,从BC到C1行军大约要走4个小时。

C1海拔约5400米,位于冰舌上部一处雪坡上。C1至C2的路线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是绕过冰崩区的雪坡,长约300米,坡度35-40度,连续大雪过后有流雪危险。第二段地形平坦,是一片裂缝区,以暗裂缝居多,宽50-80厘米,修路时需将裂缝的宽度充分展示出来,并把两处落脚处踩实,以便后人通过。最耗体力的是C2下面的大雪坡,坡度超过50度,长约250米,亦有流雪危险。雪少风大时部分路段会露出亮冰,很费劲,需要全程打保护。从C1到C2行军通常在7-8个小时。C2海拔为6000米,在大雪坡上面不远处,位于一处台地上。出C2不远有几条大裂缝,从旁边绕过即可。翻上脊线后,坡度开始变陡,山脊很尖,两侧都很陡,在离顶峰约100米地方有一处裸岩,能见度不太好时可以靠它辨别方向。

登顶前需要翻越一个雪檐,可以找到两处较近的缺口攀越,顶峰是一道窄窄的脊,基本呈东西走向,北侧较南侧更陡。登顶后一定要注意保护。(照片左侧路线为山鹰社2000年攀登路线)。

峰内环境

1.从桑丹康桑峰的攀登历史来看,上一次登顶记录是2005年厦大登山队,然而,两年的时间里,山体变化十分 快,裂缝增加了许多,且在传统路线上建立两个高山营地只有2000年北大登山队做过,因而留下来的资料给我们的参考价值很小,这使得攀登增加了很大难度和不确定的因素。2.进出山相对容易,有急事可以随时出山,当天就可以到拉萨市。3.大本营至换鞋处,主要地形为碎石坡,容易崴脚;换鞋处到C1,有较多的冰裂缝,但基本上明裂缝,还有众多冰川融化形成的融水沟,危险性不大,但有雾的情况下易迷路;C1至C2是暗裂缝区和大雪坡,容易掉裂缝和雪崩;C2以上整体路线难度比较高并且十分复杂,基本上是在东南山脊上前进,并伴有许多暗裂缝,有滑坠和踩空雪檐的危险。

4.我队今年的主教练、来自西藏登山学校的多杰格桑认为,这座山峰有路线长、裂缝多、地形复杂、天气不稳定等特点,总体难度比较大,不适合初级爱好者进行攀登。5.我们认为,就2007年7月至8月的山体形势分析,此山冰雪地形十分复杂,有冰川、雪坡、冰坡、明暗裂缝、雪桥、刃脊、雪檐等,还有一个明显的雪崩区,不适合初级爱好者进行攀登,但对于有初步雪山经验的队员来说,是一次提高自己登山技术和积累登山经验的好机会。此山应属于中级难度水平山峰,要求队伍有充裕的时间、强大的队伍实力、充足的物资储备、良好的装备保障,是一座打“持久战”的山峰。6.需要队员有良好的高山适应性,扎实的登山技术,充沛的体能储备,以及坚强的毅力和信心。

出山提示

采用极地式攀登。建BC—建C1—返回BC-上C1-建C2-冲顶-返回C2撤C2—返回C1撤C1-返回BC,或由C2直接返回BC。该方式有利处:安全可靠,时间周期长利于适应高海拔环境,登顶成功率高。不利处:对装备要求较高,负重增加。较长的时间对队员的生理、心理压力大,消耗品增加,成本高。顶峰靠近粒雪盆的一侧,有2-3米高的雪檐,檐的方向是朝向东偏北,也就是在上攀时的右侧,背面那一侧是3-4米的直壁,只有在东南山脊方向有一处豁口,约1米多高,是从东南山脊通向顶峰的唯一路径,翻上去后就到达顶峰了。顶峰很狭窄,是一条2-3米宽的山脊,山脊的一侧是雪檐,一侧是60度以上的陡坡,所以在顶峰进行拍照和摄像以及其他活动时要十分小心。下撤,从顶峰下撤的时候架设了一根路线绳便于从豁口下降下去,然后一直采用结组的方式。

攀登历史

1987年,京都大学登山队在西藏登山队的协助下,5人登顶;

2000年7月至8月,北京大学登山队,9人登顶;

2000年8月,北京山美天地登山队,5人登顶;

2003年7月,清华大学登山队,12人登顶;

2004年10月,西藏自治区第四届登山大会在此举办,因天气原因无人登顶;

2005年7月,北京大学登山队,3人登顶;

2005年8月,厦门大学登山队,8人登顶;

2005年8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登山队,未登顶。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tibetNEWScom/huanbao/2008-01/31/content_76274.HTML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