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印
汉印是指汉至魏、晋时期的印章,其文字特点表现为点画简略、明快、热烈,结构接近现代楷书,形体多呈方形。汉印中的“将军印”和“满白文”因其布局方正平直的特点,受到篆刻家的高度重视。
文字特点
汉印的文字具有独特的特点,其点画相对于秦篆更为简略、明快、热烈,结构上更接近现代楷书。在形体方面,汉印大多呈现出方形的形态。这种文字特点尤其体现在汉印中的“将军印”和“满白文”。
用途分类
玺称
“玺”是印章最早的名称。在秦朝之前,无论是官印还是私印都被统称为“玺”。然而,“玺”的书写形式会因为材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可能是[金尔]或者[土尔]。秦朝秦灭六国之战后,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并在少府中设立了专门负责印章制度的“符节令丞”。此时规定只有皇帝可以被称为“玺”,并且使用的材质必须是玉,而其他人的印章则只能称为“印”,且不得使用玉材。到了汉朝,虽然基本上继承了秦朝的制度,但在具体实施上略有宽松,一些诸侯王、王太后也被允许使用“玺”的称号。
印称
“印”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秦朝的官印中,通常用于地方官员的印章。《汉旧仪》中有记载,职位在二百石至六百石之间的官员均使用“印”,而一般的姓名印则被称为“私印”。新朝时期的私印有时也会被称为“印信”或“信印”。直至今天,“印”仍然是印章的常用称呼。
章称
汉魏时期的将军印常被称为“章”。这些印章通常是由于军队行动紧急,需要迅速任命将领时匆忙制作的,因此被称为“急就章”。这些印章常常是由雕刻者直接在印面上刻凿而成,因而显得自然生动,风格独特,对后世的篆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官印中的“知府”、“御史”等也有被称为“章”的情况。
材料与制作
制作材料
汉印的制作材料与其使用者的地位密切相关。皇帝的玉玺采用的是玉质材料,配以虎钮;皇后的玉玺则是用玉制成,配有螭虎钮;皇太子、列侯以及丞相、太尉等高级官员的印章则分别是黄金印、龟钮,银印、龟钮,铜印、鼻钮。同时,印绶的颜色也反映了使用者的身份,包括紫色、蓝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
制作方式
汉印的制作方法主要有铸造和凿刻两种。考古发现显示,文官印主要通过凿刻的方式制作,如“滇王之印”、“广陵王玺”、“长沙市丞相”等,这些印章的特征是印面内部的笔画呈现出明显的“V”型开口。相比之下,文官印的字体较为端正,而武将印则可能包含一些随意创作的作品。在军事行动中,为了应对紧急需求,经常采用凿刻的方法制作印章。
影响与发展
汉代是中国印章发展的繁荣时期,汉印的艺术成就对后代的金石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初学者来说,尤其是那些想要学习篆刻的人来说,首先应该学习的是整齐朴素的汉铸印。
汉字介绍
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它起源于古代汉族人的创造和发展,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甲骨文,经过秦朝小篆的发展,最终在汉朝定名为“汉字”。唐朝时期,汉字演变为现今通用的手写体标准——楷书。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文字体系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持中原地区南北长期统一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有学者将其列为中国的五大发明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汉字一直是主要的官方文字。
参考资料
汉印为什么被推崇为“印宗”?.陈嘉强.2024-08-15
秦汉印章,最是高古.壹书法.2024-08-15
篆刻知识.个人图书馆.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