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槎水镇

槎水镇

槎水镇隶属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位于潜山市北部,天柱山北麓,辖12个行政村,面积176平方公里。该镇是潜山市的工业重镇、民营经济强镇、瓜蒌主产区、安徽省优质蚕茧生产第一大镇。该镇物产、矿产资源丰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该镇现有个体民营业主1032户,从业人员5228人,其中民营企业118家。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7600公顷,常住人口29862人。2020年8月,入选2020年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

历史沿革

乡镇概况

槎水镇现有党员1246人,村党总支4个,党支部18个,其中村党支部8个。该镇面积居全市第三,人口居全市第六,经济总量居全市第二,是“潜山—岳西工业走廊”上的工业重镇。2004年该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1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3.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28亿元,财政收入800万元,农业实现增加值2500万元,粮食总产量9000吨,优质茧产量777.3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180元。该镇剩余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一大批具有先进理念的企业家、民营业主、供销人员及农民经纪人队伍,人才资源十分雄厚。天柱山旅游风景区、板仓国家森林公园、荆紫山森林公园、毛尖山渡假风景区环拥槎水镇,风景秀丽。该镇各项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经济发展迅速,生态优美,气候宜人,是宜商宜居之地。

地理环境

槎水镇生态优美,山川秀丽。槎水地处北纬30°47′-30°56′,东经116°25′-116°29′,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空气清新。年平均气温16.4℃,7月份平均气温28℃,年平均日照1937.7小时,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雨量1370.1mm,年平均降水137天,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无污染,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森林履盖率63.4%,绿化程度98%。镇内有太平天国古寨——羊破寨、昆仑寨、高峰寨有《风雪大别山》电影主外景地、气势恢宏的龙井瀑布,充满神话色彩直通龙宫的五口“龙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旅游风景区,板仓国家森林公园、荆紫山森林公园、毛尖山渡假风景区环拥槎水,气候宜人,生态优美,风景秀丽,宜商宜居。

自然资源

槎水镇资源富足,物产丰富。该镇拥有耕地面积1.5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4万亩,山场面积24万亩,其中林地15.8万亩,可开发山场3.2万亩,活木蓄积量31万立方米,其中松杉23万立方米,松、草、竹、药材、食用野菜、茶桑、板栗、油茶、石榴等经果资源丰富,经果园地3.7万亩,其中桑园1.35万亩,瓜蒌0.45万亩,茶叶0.45万亩,油茶0.67万亩,板栗0.51万亩,石榴0.23万亩,中药材0.3万亩。石英石、花岗石等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石英石储量可开采50年,SiO2含量高达99.98%,可开发水能蕴藏量1.1万千瓦,可养水面1.7万亩,水体物理化学性质良好。该镇的粮、油作物生长期长,品质优良,蚕桑、瓜蒌、茶叶、油茶、板栗、粉丝、中药材、经果等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年产鲜茧15545万担,茧层厚,解绪好,品质优,全国闻名,是安徽省优质茧生产第一大镇,干茧及白厂丝畅销海内外,天柱山牌瓜蒌籽、天柱系列(剑毫、黄山毛峰、弦月)等有机无公害名优茶叶产品全国知名,龙关粉丝、茶油等绿色食品畅销省内外,供不应求,石英沙等石英石初加工产品远销韩国日本

经济

农业重镇

槎水镇是个典型的山区大镇,也是农业重镇。尤其蚕桑、茶叶、瓜蒌传统农业更是槎水农村经济的支柱。槎水镇粮食种植面积1072.4公顷,年产量11552吨。蚕桑1.8万亩,年产茧3.1万担,产值3600万元,仅此一项,使全镇农民人均增收970元,槎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徽省第一产茧大镇;茶园4000亩,年产茶45吨,产值300万元;瓜蒌种植面积4500亩,年产值1300万元;食用菌、中药材、油茶、石榴、粉丝及畜禽养殖等多业并举,齐头并进。

支柱产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民营经济突飞猛进。该镇现有个体民营业主1032户,从业人员5228人,其中民营企业118家,并有24家进入潜山经济开发区,占据市域经济开发区的半壁江山;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八一、华业身全国同行业三强之列,包装制品、华龙机电等小巨人企业梯级群体初步形成,形成了纺织器材、合成香料、机电配件、橡塑化工、包装制品、矿石加工等支柱产业。

商业环境

槎水镇政策环境优美,服务贴心热忱。开放、务实的槎水镇党委、政府,淳厚、朴实、热情、好客又乐于改革创新的槎水人民采取“无门槛”政策,实行“大开放、大招商”战略,以全优的环境、最惠的政策、仆人的姿态、家人的贴心服务,诚邀国内外宾朋投资兴业,采取“一站式”快捷服务和全程代理方式,以廉洁、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提供高效优质的行政服务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投资环境,全身心接纳八方来客。槎水人杰地灵,社会稳定,政通人和,富有生机,极具商机,是投资者的乐土,置业者的乐园。在中部崛起的大潮中,该镇围绕发展的主题,以“工业兴镇,农业富民”为目标,全力实施大开放,大招商。

工业经济

槎水镇工业经济走势强劲,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以纺织器材、香精香料、缫丝织布、机电配件、橡塑化工、包装材料、造纸、塑料制品、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工业民营经济初具规模。产值超亿元的全国纺织器材50强、拥有进出口自营权的中国知名品牌的八一纺织器材厂生产的“潜阳”牌丁晴胶管胶圈、罗拉轴承、并条芯轴等产品,畅销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巴基斯坦、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市场。安徽华业香精香料出口英、法、意大利等西方国家,投资2000万元的从事铁制品包装和电子连接器生产的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如日中天。华龙机电配件、龙关塑料制品畅销省内外,白厂丝、钢编管、纺织服装面料、浩川纸品、包装制带、竹槽楔等产品倍受厂家青睐,颇具市场竞争力和开发潜力,涌现出八一纺织、安徽华业、包装制品公司、浩川集团等一批省市县知名企业和华龙机电、龙关塑编制品公司、橡胶厂等一批“小巨人”民营企业,以及蚕业开发公司、全丰农产品开发公司等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镇通过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2007年完成招商引资额2500万元。完成国税618.3万元,地税186.8万元。2007年,槎水镇荣获潜山市经济运行质量综合考评第一名。该镇做好重点项目储备、申报工作,加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及灾后重建工作力度。该镇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民主管理不断完善,依法行政、依法治镇、依法治村工作稳步推进,抓好政务、村务、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完善村民自治。该镇以作风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全镇广大党员干部中普遍开展党性教育,积极开展党员“设岗创星”活动。健全镇村干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逐步走上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文化

人文历史

槎水镇人文荟萃,人杰地灵。该镇历史悠久,名士辈出:养育了现代文学家、教育学家、著名教授储皖峰;经济学家、书法家范苑声等历史名人和台湾“电脑之父”范光陵;当代知名教育学家施宗恕;知名作家、戏剧家储一天;影响中国二十一世纪十大杰出青年杨桂生等当代名人。创立于1958年的市级示范高中——槎水中学座落镇区,莘莘学子遍布海内外。

交通

槎水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槎水扼黄柏山区之咽喉,是岳西县桐城市舒城县天柱山广大山区之门户。濒临长江黄金水道,合安、上海-成都高速公路合九铁路以及东乡、六潜高速等交通干线依旁而过,S209省道贯穿全境,该镇村村通油路(公路),县乡交通网络密布,四通八达。距潜山市区(铁路车站、高速路入口)44公里,距岳西县城37公里,距安庆天柱山机场、长江水运码头79公里,距合九铁路高河站(高速路入口)48公里,距省城合肥市仅3小时车程。岳武高速东延线在槎水设置互通出口。

社会

基础设施

槎水镇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全面完成了镇区农网改造,镇区内建有日供水790吨水厂一座。拥有公路里程246.7公里,村组公路四通八达,“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中小学教学用房全面改善。209省道沿线经过龙关、皂河、后冲等村,209省道已成为贯穿槎水辐射全镇的新的经济走廊。万全中心村建设全面启动,康居新村已具规模,后冲村作为潜山市首批十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新农村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皂河村黄岭组新村建设已近尾声。集镇建设快速推进,投资180万元的槎水南景观大桥竣工,南畈经济功能区建设全面启动,山区集镇初具规模。

该镇公用设施齐全,境内农村电网全面完成改造,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小水电自供网双覆盖,电力供应充足,拥有各种变电设施86台5952KVA,拥有小水电站10座,装机容量达2495kw,具备足够的调峰能力,生活用电0.50元/千瓦时,工业用电0.57元/千瓦时。镇区建有供水能力1000吨/日等自流山泉水供水设施,村镇农户80%以上通自来水。全镇全面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信息业务宽带网,建有移动基站4座,联通基站4座,移动通信覆盖全镇,建有卫星电视终端设施3座,全镇联网,覆盖全境80%以上农户。槎水中心卫生院设施齐全,设备先进,诊疗服务水平属全县同类先进位次,拥有床位80张。新型山区小集镇雏形初显,功能齐全。市场商品琳琅满目,商贸交易红红火火,是黄柏山区的主要商品、物流聚散地,建有占地300亩的民营经济园区,集镇开发和园区建设极具商机。

科教文卫

槎水镇科教兴镇战略得到有效实施;文化卫生工作欣欣向荣;“降消”、传染病防治工作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人心;民政优抚、社会保障工作有声有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面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工作触底反弹,呈现出良好的上升势头;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加大,加强烟花爆竹整治工作;政法工作强力推进。该镇“维稳”工作有序开展,全镇政治稳定,社会和谐。

获得荣誉

2020年8月,入选2020年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名单。

参考资料

安徽省“避暑旅游目的地”再添13处(附名单)-新华网.新华网.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