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南城调

南城调

南城调是一种源于茌平区地区的民俗音乐曲种,其名称来源于它主要在茌平城南地区流传。这种曲调最初是由桑运昌结合时调元素创作而成,后来经过夏亮修的加工和发展,形成了现今的版本。

历史沿革

南城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1920年左右。当时,原唱盲人调的桑运昌将时调融入自己的表演中,创造出一种新的腔调,称为“如意调”。这一腔调最初在茌平北乡地区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关的夏亮修对这种腔调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和完善,最终发展成了现在所知的南城调。

表演形式

南城调最初的表演形式是由盲艺人们自行操作五件乐器完成的。他们使用的大三弦、鼓、小锣梆子和节子都是自己演奏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复杂的表演形式已经简化,现在通常只保留了其中的三弦琴、梆子和节子作为伴奏乐器。南城调的曲调采用的是六声徵调式,具有明显的上下句结构。在演唱过程中,前奏部分相对较长,速度从中速开始逐渐加快,在大的段落处加入甩腔,使得节奏突然变慢,从而形成一个小高潮。随后,通过间奏再次进入反复,速度由慢转快,层层推进,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氛围。

演出节目

南城调的演出节目中包括短篇故事如《怕》《蝇子抱饭粒》《古城会》,以及较长时间的故事如《鹤童传》《金鞭记》等。

参考资料

2023年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区级).茌平区人民政府.2024-11-08

南城调.茌平区人民政府.2024-11-08

微博正文.新浪微博.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