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徐家桥

徐家桥

徐家桥既是株洲市的一座桥,又是一个地名。作为一座桥,它有300多年的历史,横跨建宁港,是株洲城区第一座石桥,民间亦称齐家桥。作为一个地名,徐家桥可以说是株洲的发祥地,株洲最老的街道——建宁街、解放街都在这附近。徐家桥因江南徐姓客商在解放西街修建得名,横跨建宁港,为株洲市城区第一座石桥。因株洲乡音“徐”、“齐”相谐,民间亦称“齐家桥”。徐家桥全长47.30米,宽4.3米,桥梁面积203.39平方米。

历史

株洲曾是三国时吴建宁治,李世民贞观元年(627年)将建宁县并湘潭县,此后株洲为湘潭县地。

清朝末年,株洲集镇只有一条700米长的麻石街道(即中正街,今解放街)。至1949年,株洲镇的主要道路为解放街、建宁街。从解放街至建宁街须跨株洲港(今称建宁港),明代江南客商徐姓始修“徐家桥”,清代光绪时称长沙桥,原为独拱石桥,北联田野大路,南接集镇。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进行整修,改装麻石栏杆,保持古桥风貌,复原名“徐家桥”,因株洲市乡音“徐”、“齐”相谐,民间亦称“齐家桥”。

建宁港历史上曾是一清水港,港水清澈见底,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60年代后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建宁港水质发生明显的变化,港水变臭,垃圾杂物阻塞港道。一到汛期,上游的水下泻,下游的洪水倒灌,低洼处往往是一片汪洋。后中共株洲市委决心整治水灾,将建宁港排渍工程列入1982年株洲市政建设8大重点工程之一。彻底解决了建宁港区的渍灾。但至今,港水污染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治理,且愈来愈严重,建宁港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水港、垃圾港,成为流在株洲市人心中的一条伤心港。

清末民(国)初,随着粤汉、株萍铁路的修筑与湘江联网形成水陆交通优势。株洲镇居民达3万余户,且大都居住于解街、建宁街一带。民国33年,日军进犯株洲,大部分房屋被毁。日本投降后,镇区居民大多在原址重建家园,至1949年,大部分民宅均得以恢复,房屋结构大部分是木架蔑织墙体,杉皮或小青瓦屋面。

三国时,株洲是建宁县城,商业发达,后毁于战火。清顺治七年,江西省商人在株洲修建宁码头,商业又有发展。木材、茶叶、喜米、肉、蛋、瓷器、鞭炮、夏布、土纸等贸易居湘潭集镇商业之首。

民国14年,彭松林(中共地下党员)与友人合资在株洲新街(建宁街)开设米店。次年,发动成立株洲商民协会,并出任执行委员长,组建了粮食、南货、棉布、百货、缝纫、五金、园林、理发等16个同业公会。

1933年,居民凌澍臣募捐改建徐家桥,1958年改扩建徐家桥,1981年,为现实需要再次改扩建。

2003年徐家桥成为旧城改造项目之一,2006年徐家桥商业步行街正式建成开街。至此,徐家桥仅留桥名,没有“桥实”了。

徐家桥志

株洲市,史称建宁,吴孙亮天平二年建县,李世民贞观元年并入湘潭市,民国二十三年更名为株洲镇。其时,以建宁港为界,南北各有麻石小街一条,呈“丁”字状,港上架双孔石桥一座,相传为明代徐姓客所建,故曰“徐家桥”。溯古寻源,此处乃株洲之发祥地也。

然则千年古镇,历经风雨摧残,早已街埠萧条,桥身破败:港湾淤积,污秽塞道。旧城房屋亦所剩无几,且多为断壁残墙,禾本科杂草桥顶,形同废墟,令行人凄然侧目,居者寝室食难安。都市之中留此之地,实与现代文明极不相称也。

及至癸末初春:湘银受市府之托:斥资四亿,率数万建筑大军挥师建宁,智者献其策,工者同其心,拆危桥、封污港、捣残垣、辟广场、建大厦、置景观,历时三载,遂了市民之心愿,铸千秋之作业。设或主政者无爱民之心,居民无大局之识,湘银无豪壮之举,则此都市疾当不知留至何时也。由是观之,凡成大事者,当顺民心,得民助,赖民力耳。

而今徐家桥,高楼林立,六街交错,通如织,风景如画,可谓城南购物、休闲、美食、娱乐之总汇也。建宁港上,六百米水景大街横贯东西。街心,树木葱笼,溪流潺潺,八桥飞架,更有情侣岛、愿望塔、儿童乐园、民俗铜雕、假山亭阁点缀其间,街之两端,各辟广场一片,置水幕电影、叠水喷泉于其上,凸显“水街”之奇观。街之两旁,层楼迭起冠之以“现代城”、“时代广场”、“空中街市”、“女人世界”之属,令人目不暇接,置身街中,有入花廊之感。斗星转移,,此地之变迁可谓天壤之别也,吾辈能不欣慰呼?予爱徐家桥,既崇其历史厚重,益感其生气盎然。戏曰“盛衰之理关乎形,不朽之名在乎神”。然则神形之间孰重孰轻?予以为神重而形轻也。今古镇形虽亡,而其神将永存也!是以志之。

何辉宇记于丙戊孟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