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杭剧

杭剧

杭剧,杭州市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又称武林调、武林班,曾一度流行于杭州、嘉兴、湖州一带和苏南水乡等地,在20世纪60年代的杭州文艺界有一定影响力。

杭剧最大的特色,便是表演中的唱、念均以杭州官话为基础,具有杭州特色。杭剧所唱曲调有“平板”“大陆调”“游魂调”“大经调”“小经调”“杭州摊簧”等。其曲调悠扬质朴,唱腔粗犷高亢,其中大陆调影响深远,后为扬剧、锡剧、甬剧、越剧等姊妹艺术吸纳。

杭剧起源于宣卷。1923年,杭州市宣卷艺人裘逢春、方吉鹏、金月红等人收到宣卷表演鼓舞后,于当年8月组成了民乐社,成为杭剧第一个正式的演出团体,自此,杭剧从一种曲艺跃升为表演艺术。1932年,因杭剧春秋社这类演出团体的出现,“杭剧”的名字得以确立,此前杭剧一直被称为武林调。新中国成立后,武林调正式定名为杭剧。1958年,杭州杭剧一团与二团合并为杭州杭剧团。1962年杭剧移植了孟超新编昆曲李慧娘》,1963年元旦前夕在胜利剧院首演,获得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的赞赏。后来因“文化大革命”影响,《李慧娘》被批斗,1968年,杭州杭剧团撤销。1973年杭剧改革组成立,意在重新振兴杭剧。

2005年5月,杭剧入选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杭剧正式挂牌成立“杭州杭剧团”,首部大型现代杭剧《妈妈的泪》上映。杭州黄龙洞也挂牌成立“黄龙杭剧团”,并上演了大型古装剧《苏小小》。杭剧还创排了《新龙凤锁》《永远的雷锋》等新剧目。

剧种简介

杭剧又名武林调、武林班,因杭州市古称武林,故其调称为武林调,其戏班称为武林班,实非剧种名称。杭剧在坐唱曲艺宣卷基础上形成,1923年正式搬上舞台演出,中国抗日战争以前颇为兴旺。解放后得到振兴,但只有一个专业剧团,剧目以《独占花魁》《李慧娘》《银瓶》最为有名。“文化大革命”中剧团被撤销,至今未被恢复。近几年只有黄龙越剧团演了几只杭剧折子戏,在黄龙洞插演。所唱曲调为说唱滩簧,有平板、大陆调、游魂调、杭滩等。

此剧种形成年代虽晚,但有一定代表性,且中断已近三十年。现既无专业剧团,亦无-业余剧团,老艺人亦所剩无几,急需对其代表性剧目和演员进行录像,对剧种、剧团的历史进行调查研究,写成文字资料保存。再不抓紧抢救,就将失传!

剧种由来

杭剧,是杭州市独有的地方戏,源于宣卷。宣卷始于元明,又称武林调、武林班,是杭州独有的地方戏,源于宣卷。宣卷始于元明,宣卷调无乐器伴奏,仅以木鱼击拍,一人独唱,众人合唱一句尾声“南无阿弥陀佛”,内容多为劝人为善,至清末民初已成为人们自我娱乐的一种说唱形式,并逐渐在杭城内外流行。1923年,几位织绸工人将宣卷演唱搬上舞台,组成民乐社,排演以杭州民间故事改编的《卖油郎独占花魁女》。曲调除宣卷外,又采用扬州市清音中的“梳妆台”等唱腔,以胡琴三弦琴小锣鼓板伴奏。1924年1月在杭州大世界游艺场公演,深受欢迎,人称化妆宣卷。因杭州市古名武林,于是定名为武林班,这就是杭剧的雏形。

杭剧初期没有女演员,1926年才实行男女合演。1932年,傅智芳等组织杭剧春秋社,开始用“杭剧”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武林班正式定名杭剧。1968年,杭州杭剧团撤销,至今失传了近40年。2005年5月30日公布的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包括杭剧。

剧种发展

一、中华民国的杭剧

民国12年(1923年),宣卷爱好者、织绸工人裘逢春、方吉鹏、蒋锦芳、金月红、赵炳泉等,将宣卷演唱搬上舞台,并组成民乐社,推举何品三为班主,排演以杭州市民间故事改编的《卖油郎独占花魁女》。曲调除宣卷外,又采用扬州市清音中的“梳妆台”等唱腔,以胡琴三弦琴小锣鼓板伴奏。13年1月在杭州大世界游艺场公演,深受欢迎,人称化妆宣卷。因杭州古名武林,乃定名为武林班,此即杭剧之雏形。

民俗音乐社诞生后,一些宣卷爱好者也纷纷组织班社。为了竞争,各攻所长。有专攻武戏者,如元元班;有侧重唱工者,如德记舞台。表演、化妆、文场、武场均仿效京剧、扬剧程式。民国14年(1925年),民乐社进上海大世界游艺场演出。随着武林班影响逐渐扩大,先后有四个班赴上海市、苏南一带巡回演出,在江浙水乡初露头角。艺人中的有识之士,认为一味模仿京剧、扬剧终非正途,蒋宝儿首先从唱腔着手,选“满江红”曲调加以改进,并吸收“游魂调”、“宣卷调”成份,逐渐衍化成优美动听的“大陆板”。演员争相学唱,经不断加工,遂成为富有特色的大陆板基本唱腔。同时,扬剧的梳妆台唱腔衍化为平板基本腔,而原始的宣卷调则发展为大经调、小经调唱腔,后又吸收一些民间流行小曲,使之更具地方特色。基本唱腔形成后,乐师金小龙将原扬剧主胡伴奏法加以发展,采用连续顿弓演奏,并将主胡加以改进,形成杭剧主胡发音柔和凝重的特色。乐师王宝元、金学琴为加强主胡顿弓伴奏效果,选用小三弦以长音滚奏烘托,二人配合默契,创建了杭剧唱腔演奏的独特风格。

大陆板、平板基本唱腔形成后,杭剧迅速发展,并形成了武林调,一时在杭州市的街坊里弄广为流传。民国21~33年,杭剧先后有民乐社、同乐社、元元班、同民社、金记武林班、虞记舞台、顺记舞台、老顺记舞台、民新舞台、公记舞台、四喜舞台、永记舞台、德记舞台、兰舞台、仁记舞台、明星舞台等16个班社。有的扎根于杭、嘉、湖,有的活跃于宁波市绍兴市金华市,有的则流动于上海市、苏南等地。上海的EMI集团、丽都、胜利三家唱片公司曾录有颇有声誉的老生俞少泉,旦角绿牡丹、粉艳霞等人的唱片。

杭剧初期无女演员,民国15年(1926年)后,始仿效其他剧种,吸收女性参加,实行男女合演。逐渐成名的女演员有杨文英、吴菊英、徐美英和绿牡丹,被誉为“三英一牡丹”。32年,傅智芳等组织杭剧春秋社,始用“杭剧”名称。而一般仍称“武林班”。

杭剧演出剧目大多袭用京剧、扬剧,如《狸猫换太子》、《苏三起解》、《铡美案》、《大红袍》、《华丽缘》等。虽有艺人整理改编出宣卷传统曲目《太平记》、《百花台》、《琵琶记》、《失罗帕》,但未能加工成为具有自己剧种特色的保留剧目。演员亦缺乏艺术上独树一帜的代表人物。故从30年代后期开始,杭剧便日趋衰落。至杭州解放前夕,仅存杭州春秋杭剧团、流落江苏宜兴的德记舞台和宁波杭剧团3个民间职业剧团。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杭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林班正式定名杭剧。江苏宜兴的德记舞台就地登记,1952年,更名为群谊杭剧团,1953年,更名宜兴杭剧团。1957年下半年回归杭州市,成为杭州杭剧二团。原杭州春秋杭剧团为杭剧一团。1958年,两团合并成立杭州杭剧团。1959年11月,并入杭州实验剧团。1961年,杭州实验剧团撒销,恢复杭州杭剧团。

1961年3月,杭州市文化局决定抢救和振兴杭剧,集编、导、音美专业人员和青年演员、演奏员,以及散落民间的老艺人共108人,充实杭州杭剧团,对杭剧进行全面改革。为了丰富杭剧的音乐唱腔,将杭州古老曲种“杭州滩簧”(简称杭滩)的曲牌和唱腔揉合在杭剧中。选取杭滩传统曲目《僧尼下山》、《昭君和番》、《断桥》、《六月雪》、《貂婵拜月》等折子戏,陆续搬上舞台。演出时适逢田汉周贻白钱俊瑞、芳、顾仲彝等专家先后来杭,观看了彩排以后,都予以肯定和鼓励。

杭剧改革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便排练富有杭州市地方特色的大型历史故事剧《银瓶》(陆高平编剧)。音乐唱腔,激昂处选用武林调,优美抒情处选用杭滩。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前夕在新中国剧院首演。这是杭剧改革后正式公演的第一出戏,剧目、音乐唱腔、舞台美术、演员阵容等都以崭新的面貌与观众见面,演出受到普遍欢迎。

1962年又移植了孟超新编昆曲李慧娘》,在音乐上则以杭滩音乐为基础,融合武林调的某些唱腔,并借鉴合唱音乐中的哼呜法,以无伴奏人声哼鸣渲染气氛,一段“游魂调”婉丽缠绵,优美动听,十分感人。1963年元旦前夕在胜利剧院首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看了演出后,十分高兴地说:“与北昆相比,各有所长。”《银瓶》、《李慧娘》的先后演出,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使危机中的杭剧喜获新生。同年,编导吴平创作演出了《雷锋》、《王杰》,改编演出了《年青一代》、《雪里红梅》等现代戏,也受到观众欢迎。

“文化大革命”开始,《李慧娘》受到批判。1968年,杭州杭剧团撤销。

1973年成立杭剧改革组,意在重新振兴杭剧。由于经费、场地困难,演员后继无人等问题没有解决,不久解散。至1985年,杭剧已基本不存在。

苏小小剧目

1500多年前的西湖,貌若天仙、满腹文才的苏小小,乘着油壁香车到荷芳赏荷,意外遇见避祸出逃的落难公子阮德郁……今天,黄龙越剧团在西子湖畔的画舫上发布:他们将用40年未演过的杭剧来演唱杭州美丽的姑娘——苏小小。

民间dai故事剧《苏小小》将成为杭州黄龙越剧团投资100多万元创排的杭剧粤剧。其主创班子联合了我省戏剧界多位著名人士和杭剧专家,充分运用杭剧优美的唱腔和曲调,结合现代舞台的表现手法,力争打造一出既有杭州市人文历史、又有杭剧浓郁特色的经典之作,让观众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并喜爱杭剧这一古老的剧种。

作为一个杭州人,你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前听过杭剧,也许,你从来没有听过杭剧,甚至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老剧作家沈祖安解释说,杭剧又称“武林调”、“武林班”,由杭州滩簧和杭曲组成,已经有8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1923年正式搬上舞台演出,中国抗日战争以前颇为兴旺,流传杭、沪、甬一带。解放后尚有三四个剧团,后仅存一个专业剧团,剧目以《独占花魁》、《李慧娘》、《银瓶》最为有名。文革中这个剧团被撤销。

杭剧是杭州市真正的地方戏,是杭州人用正宗的“杭州闲话”唱的戏文。这种正宗的“杭州土特产”已经40年没有露面,但其有着较广的群众基础,黄龙越剧团团长朱艳艳在2001年就看中了杭剧这个虽然停演但是在民间并没消亡的杭州戏曲“土特产”,并尝试着排了折子戏《双下山》和杭曲《西湖美景天下扬》。所唱曲调有“平板”、“大陆调”、“游魂调”、“大经调”、“小经调”以及“杭州滩簧”等,在黄龙洞里表演,引来观众阵阵喝彩,觉得这杭州“土特产”是越看越有味。

因为有前两次小小的成功,黄龙越剧团放开胆子放开手脚创排杭剧粤剧《苏小小》,而且一下子就投入了100多万元,虽然这些投入中有一部分是政府资助的,但这对一个自负盈亏的民营越剧团来说,也绝对是个冒险的举动。不过这么多年独立生存,朱艳艳和她的越剧团已经非常熟悉市场,所以,她在专家建议下,精心挑选了苏小小这个众人皆知的故事进行改编,以吸引观众。

这些天,导演俞珍珠和40年前唱杭剧的汪谊华大姐一起,打着节拍在给演员们排戏。4月中旬,说杭州话的《苏小小》将在杭州剧院登场亮相。品着龙井,杭州市人很快可以欣赏到乡音浓厚的土戏文了。

参考资料

失传了40年的杭剧又发声 老底子杭州的曲艺绽放魅力.杭州网.2024-03-12

今年,它100岁了!身为杭州人,或许你知道“杭剧”吗?.腾讯网.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