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
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隶属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4月10日。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所长为林兆华。
概况
创立伊始,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即明确“摸索与建立本土化戏剧教育模式,培养年轻优秀的高级戏剧人才,追求有创造力、生命力以及真正属于中国人的现代戏剧”之宗旨。成立大会上,北大副校长吴志攀说,“一个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如果没有戏剧学科将是一个遗憾,很多国家语言中最漂亮的语汇都浓缩在了戏剧中。”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的戏剧人才的匮乏是目前制约中国戏剧发展的最主要弊端,濮存昕说:“中国戏剧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空间,如果把戏剧比做森林,那么目前戏剧所面临的危机是因为树木不够多,而树木就是人才,因此人才是戏剧繁荣的标志。”
在上午的开幕仪式上,吴志攀副校长、叶朗教授、程朝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祝贺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正式成立,并对过去一年中戏剧研究所的成绩给予鼓励。随后,由吴志攀副校长宣布“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正式成立”。在随后的主题发言中,孟京辉、存昕、过士行、宋丹丹、李六乙,以及来自法国法兰西喜剧院的艺术总监Jacques Lassalle和来自美国的导演Joseph Graves,分别对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表示了祝贺。
在本次论坛上与会者围绕着中国戏剧的缺失、中国戏剧需要什么样的戏剧人才、北京大学如何探索建立自己的戏剧学科、市场的娱乐化与戏剧的艺术化这四个主要论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些论题涉及当今戏剧发展、艺术人才培养的热点、核心话题。
林兆华
现任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兼职与客座教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导演,1984年至1998年任北京人艺副院长。他早期作为演员进入北京人艺,70年代末开始担任导演,至今已导演约七十部舞台作品。林兆华在80年代初期至中期与剧作家高行健的合作《绝对信号》(1982)、《车站》(1983)、《野人》(1985)引发中国80年代的实验戏剧风潮,这些作品从戏剧文学、剧场形式和思想内容都突破传统中国式的现实主义戏剧,正式开启中国当代戏剧进入现代主义阶段的大门。从90年代起,他与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过士行合作《鸟人》(1993)、《棋 人》(1995)、《鱼人》(1997)、《厕所》(2004)、和《活着还是死去》(2007)等剧目,这些作品被视为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出最深切的反 省,引起国内外文化界的关注。林兆华的作品风格类型趋于多样化,包括现实主义风格话剧、前卫剧场、戏曲和歌剧等。他在各种类型与风格中都创作出了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例如农村题材的《红白喜事》(1984)已成为学界公认的80年代现实主义话剧代表作;而《野人》(1985)和《狗儿爷涅盘》(1986)将文学意识流转 化成舞台自由叙述方法,成为80年代开创中国当代前卫戏剧的力作。
为追求艺术的独立性,林兆华于1990年成立了林兆华戏剧工作室,是中国少数的独立戏剧团体之一。他于工作室中创作了许多前卫剧场风格的舞台作品,使林兆华戏剧工作室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现代戏剧团体,工作室的重要作品包括《哈姆雷特》(1990)、《罗慕洛斯大帝》(1992)、《浮士德》(1994)、《三姊妹·等待戈多》(1998) 、《故事新编》(2000)、《理查三世》(2001)、 《樱桃园》(2004)和《建筑大师》(2006)等,这些作品在剧场形式上打破了传统戏剧和现代戏剧、与不同类型艺术间的界限,它们最为人注目的是林兆 华在舞台视觉上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空灵美感,同时透过这些作品,林兆华也逐渐发展出其特有的导演语汇与理念和表演美学,包括“无时空戏剧”观念、“双重结构戏剧”的导表演方法,以及多种东方的表演叙述方式。林兆华其它重要作品还包括:话剧《二次大战中的帅克》(1986)、《北京人》(1989)、《茶馆》(1999)、《风月无边》(2000)、《赵氏孤儿》(2003)、《白鹿原》(2006);京剧《宰相刘罗锅》(2000) 、《张协状元》(2003). 《连升三级》(2005)、交响京剧《杨门女将》(2005);徽剧《蔡文姬》(2002)、昆曲厅堂版《牡丹亭》(2007);歌剧《夜宴》、《狂人日记》(2003)等。
自80年代中期起,林兆华的作品开始受邀至海外演出,如《北京人》、《哈姆雷特》、《故事新编》、《理查三世》、《狗儿爷涅盘》、《阮玲玉》、 《茶馆》、《鸟人》等,陆续应邀到莫斯科、柏林、美国、东京、新加坡等地演出。他本人也曾受邀到德国塔利亚国家剧院导演《野人》、日本新国立剧场导演《棋人》、和美国中央城市歌剧院执导歌剧《李白》。此外,他也经常应邀参与国际戏剧活动,如欧洲各大著名戏剧节和戏剧学术活动,其间和各国重要戏 剧大师互动与交流,如彼得·布鲁克、海勒穆勒、李布鲁 (Lee Brue)、铃木忠志、太田省吾、李名觉、黄哲伦等。
林兆华亦经常性邀请欧洲重要剧场导演和团体到中国进行排演和戏剧工作坊,如德国著名导演托马斯沃斯特马雅、法兰西喜剧院前艺术总监雅克·拉萨勒、法国圆点剧团、英国欧剧团、法国夏日风戏剧节工作坊等等。同时他也策划和担任大型中国艺术节的艺术总监,如中国国家话剧院国际戏剧节《永远的契诃 夫》(2004)、《永远的易卜生》(2006)等。
林兆华1987年起受邀成为国际布来希特协会会员,由于他在华文戏剧世界的重要性,他的名字自80年代起即陆续被亚洲、美国和英国的世界名人录 与百科全书等收入词条,包括《世界名人录》、《世界杰出领袖录》、《国际传记录》、《国际传记辞典》和《当代华人文化百科全书》等。
愿景
百年来,北京大学不仅是中国学术研究的重镇,同时也在不同领域带动中国现代历史和各社会层面的发展,话剧在中国的开展即与北京大学20世纪初的文化运动有密切关系,在前人的基础上,我们希望北京大学能成为将中国戏剧推向新的美学境界的主要动力。
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的主要目的如下:一、摸索与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年轻优秀的高级戏剧人才;二、追求有创造力、生命力以及真正属于中国人的现代戏剧。
长期以来中国话剧的发展缺乏对本土艺术传统的建设,从表、导演教学到整体话剧创作方法仍是沿习西方的模式,这使话剧在美学上缺乏文化的主体性,我们认为中国要建立属于本土的现代戏剧,就必须要从表、导演、创作和美学上建立属于中国的表、导演学派和戏剧教学模式。当今中国戏剧商业化和庸俗化倾向使中国戏剧越来越丧失创造力和生命力,加之年轻的、具有创造力的、高知识水平的戏剧人才严重缺乏,这将在未来更加剧僵化戏剧发展。
为此,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将试图提出和探索本土化戏剧教育的改革,并结合新的教学计划进行戏剧实践和理论的双重训练,包括编剧、导演、演员、舞台美术暨灯光设计、戏剧评论者等,有针对性地培育新的戏剧人才,使他们能在戏剧实践和理论知识方面达到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
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的方向以戏剧舞台艺术实践为主,侧重于导演、表演以及戏剧文学,其教学思路是将理论教学内容融入戏剧实践当中,教学过程和艺术实践过程同步进行。而研究所的教学方针,一方面尊重和学习传统,另一方面鼓励发展新的艺术观念和形式。
教学
以往的戏剧教学体系是将教学和实践分离,林兆华提出了把教学内容融入戏剧实践当中的教学理念。林兆华说:“研修班将是一个混合班,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灯光设计以及戏剧评论等专业,一起授课,一起排戏实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避免各专业互相隔阂的壁垒。”值得一提的是,学习期间,除国内最优秀的艺术家郭文景、孟京辉、易立明、梁冠华、徐帆等前来授课外,法兰西戏剧院的著名导演、巴黎高等国立戏剧学校资深教授、斯特拉斯堡戏剧院院长、德国人民剧院艺术总监、纽约大学戏剧系著名戏剧学者等国际戏剧界有影响的人士也将来为学生做讲座。每学期都会排演至少两台能够进行公演的大戏辅助教学,这其中除由林兆华执导外,还会聘请其他有经验有个性的导演带领学生进行戏剧实践,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