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旗装

旗装

旗装,是满族的传统服饰,并作为所有旗人(男女老幼)统一的一种袍式服装,所以叫旗装,满语称“衣介”。“旗装”又叫“旗服”,分为单、夹、皮、棉四种。传统的男式旗人之袍和女式旗人之袍被称为旗装,是中国满族的传统服饰。

女子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脚着长筒白丝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装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这种“衣皆连裳”(古代上为衣,下为裳)与汉族服饰的上衣下裳的两截衣裳有明显区别。

演变发展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推行八旗制度,满族被称为“旗人”,故他们的服装被称为“旗装”。这种袍服男女均有穿着。其一般特征为:圆口领、窄袖、向右侧捻襟、下摆四面开衩、带扣绊、束腰带。四片裁制,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面料多为皮革。

1644年满族入主北京后,原先的游猎文化与汉族的农耕文化相融合,到了清末旗装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圆领变为一寸多高的立领,这种弧形领子即后世俗称的旗袍领的鼻祖。四面开衩变为两侧开衩或不开衩;窄袖变为喇叭袖;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做工日趋精巧;面料开始以棉布为主,丝绸也逐步盛行。

旗装作为八旗妇女的衣袍,不仅仅用来御寒保暖,同时也是区别身份等级的象征,当时,旗装属于宫里的礼服,是上等人的专有之物,只有宫里的皇太后、妃子、格格及贴身丫鬟才能穿旗装,而宫中普通丫鬟、佣人只能穿戴短袄长裤。民间的普通百姓虽然没有等级之分,却有富贵贫贱的区隔,中上等人家款式简单,但面料上十分考究。

满族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按照清代法规,当时汉族女子不可以穿着旗装。但服饰习俗的变迁往往随着社会风尚的改变而发生微妙的变化。

满族男子穿的旗装,其样式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原为满族骑射时穿用的圆领(无领后习惯加一假领),大襟,窄袖,四面开,左,带扣绊,束带,四面开衩是为了骑射自如,箭袖是为射箭方便,又可御寒保护手背。

满族妇女穿的旗装,是直立式的宽襟大袖旗袍,下摆及小腿,也外有绣花纹饰。样式美观大方,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都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有的多至十几道,穿起来匀称苗条,婀娜多姿。有一种女式旗装叫“大挽袖”,把花纹绣在袖裏,“挽”出来更显得美观。满族妇女所穿旗装,从样式到做工都十分讲究。在旗装领口,衣襟,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条或彩牙儿,有的还要镶上18道衣边才算是美。天寒时则外加马褂或马甲于袍外,即长到肚脐、四面开衩、对襟的短褂,俗称马褂。亦有外套一马甲(俗称坎肩)者。

马蹄袖是满族男女旗装之袖式,亦称箭袖。清代,满族男子所服旗装,袖口较窄,袖端多加一长可露指的半圆型兽皮(后改布质),因其状酷似马蹄而名之马蹄袖。优点是征战、打猎时射箭方便,御寒保护手背。

清中期以后,该袖式的服装渐从便服转为礼服,便服多为平袖,礼服仍为马蹄袖。平时多卷起,在办公事、喜庆节日、拜见上司、叩见长辈时,必须先左后右地放下马蹄袖,才可行拜见礼。亦有将马蹄袖用钮扣系于便服袖口以为礼服之用者。满族妇女礼服亦多为马蹄袖式。

特征

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在清末女子袖口领口有大量盘滚装饰。色彩上,黄色是皇家独尊之色,民众是忌用。旗装色彩鲜艳复杂,用料等花色品种就多样,喜用对比度高的色彩搭配。王宫旗装用色明朗、强烈、艳丽,平民则以灰暗颜色为习俗。盘滚设计上,在领口、袖头和掖襟上加上了几道鲜艳花边或彩色牙子。由于旗装是一种平面服饰,盘滚成为旗装除面料外的设计空间,因而以多盘滚为美。清末曾时兴过“十八镶”(即镶十八道花边)。.图案上,清代旗装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丹顶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旗装的工艺繁复。盘金满绣在历史服装中可称之为“最”。为表现显赫的地位和富贵的身价,一般旗装绣花图案面积可占70%,工艺之重超乎寻常。宫廷旗装按官品等级选择高档华贵面料,如缎、绡、绸、纱及剪绒织物。

官用特征

官用袍服宽肥,上窄下阔呈三角状,无领,下摆设2~4个开衩,便于端坐和骑射,扣和箭袖为实用,也为装饰。10~17厘米(3~5寸)形似马蹄的箭袖(又称护袖),是一种“仿生”设计。平时回挽至肘部增加美观,外出时放下遮盖手背御寒防冷。

当王公大臣入朝廷见皇帝时,将马蹄袖掸下,双手扶地,行三拜九叩大礼,以示主奴的尊卑关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