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区
莺歌区(闽南语:Ing-ko-khu),位于台湾新北市西部,旧称“莺歌石”,前身“莺歌镇”。北毗桃园市龟山区,西邻桃园市桃园区、八德市、大溪区,东邻树林区,南接三峡区。因境内盛产窑土,陶瓷制造工业发达,区内有众多艺术工作室和商店。截至2024年1月,莺歌区有89064人。
历史沿革
相传在1684年时,莺歌区当地已有客家籍移民入垦,植茶为农。日据时期编的《桃园厅志》则记载:相传1685年泉州人陈瑜从南部招佃,入垦其南方的南靖庄,后因闽粤械斗离去。其后,又有许丁等人入垦植茶。
日据时期1920年设置莺歌庄,隶属台北州海山郡,1940年升格为莺歌街。莺歌街(或莺歌庄)虽以莺歌为名,但街役场(或庄役场)设于彭福大字下的树林小字。战后,1946年改制隶属于新北市海山区莺歌镇(当时镇公所设于树林),同年8月1日,莺歌镇与树林镇分治。1947年撤销海山区由台北县直辖,2010年五都升格,随着台北县改制为新北市而改称莺歌区。
自然地理
莺歌区位于新北市西端,东与树林区相接,西与桃园市八德市、桃园市桃园区毗邻,西南与桃园市大溪区相邻,东南与新北市三峡相邻,北与桃园市龟山区相邻。全区地理中心位置的经纬度约在东经121°20度,北纬24°57度。地势北高南低,分为山子脚山块丘陵区、林口台地区、桃园台地区和大汉溪阶地河阶区。主要河川有大汉溪及其支流莺歌溪,以及南崁溪上游支流。气候属于副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温约为摄氏度22.4度,年平均降雨量约为2250毫米。
行政区划
莺歌区是台湾新北市下的一个市辖区,原为莺歌镇,2010年12月25日原台北县改制为新北市,莺歌镇亦改制为莺歌区。莺歌区为新北市辖之行政区,但因邻近桃园市闹区,则划入桃园中坜都会区。
地名由来
两则传说:
1.莺歌北面山脉斜坡有一颗如鹦巨石,被称为“鹦哥石”,“鹰哥石”,“莺哥”,“莺歌”。传说此奇石长吐雾食人,而当郑成功领军经过此地时,被瘴气所阻扰,士兵被食,于是爆打巨石,使其瘴气散,而得以进军,此为莺歌人家喻户晓的传说,而莺歌地名也由山上奇石而来。
清代的《淡水厅志》亦载有类似的传说:“莺哥石在三角涌,与鸢山对峙。相传吐雾成瘴,伪郑进军迷路,断其颈。”然因郑成功未曾亲至北台湾地区,故此说置疑。
2.北面山脉斜坡翠岚中屹立一巨石,其形似鹦鹉栖树,据传说,明郑时期,三鹰地区有两只怪鸟,各占大汉溪东西两岸,东岸在三角涌(三峡镇)的鸢山(老鹰)与西岸的鹦哥山(鹦鹉)对峙,鹦哥鸟吐雾成瘴伪,使郑军迷路,郑军则炮断其首。
有关明郑王朝的神化故事,在台湾由南至北流传甚多,显示汉族在路褴褛的开天辟地时期,为求精神武装的作用。这样隐含王道之师的传说和“鹦哥石”型态酷似的因素,却添加“莺歌镇”命名原由的丰富色彩。
人文
莺歌区的特产是陶瓷。相传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吴岸、吴糖、吴曾等人来此,发现邻近的尖山地区盛产黏土,遂于此设窑制陶。清代与日本统治时代当地居民所从事的行业以农业为主、陶瓷业为辅。到了战后时期,陶瓷业渐能与农业分庭抗礼;近一、二十年间陶瓷业已取代农业成为当地标志,以盛产各类陶器著名。
约两百余年前,当时莺歌为全台湾最大的陶瓷艺品输出地,如今,莺歌的陶瓷艺品更是闻名全球,该镇更有“台湾的景德镇市”之称。现今镇内的陶瓷相关产业工厂及店家已超过千余家、大小商店近2,300余家,其中工厂有80%以上为陶瓷制造业,所生产的产品有属于建筑用的琉璃瓦、地砖、壁砖、卫浴设备等,亦有装饰或日常用品的艺术花瓶、仿古花瓶,茶壶、家庭器皿、儿童玩具、装饰品,以及工业用的精密陶瓷等。近年来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的落成,每逢假日到镇上参访的游客不胜其数。设有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及台湾首座以陶瓷为主题的陶瓷公园。
交通
凤鸣车站(兴建中)。
北82线:永和街→大湖路→中湖街→东湖路。北82-1线:大湖路。
北83线:中正三路。
北84线:三莺路。
北116线(原桃北10线):莺桃路。
文化路:陶博馆所在地,也是莺歌车站所在道路,有三莺大桥连接三峡和莺歌。
建国路:莺歌最热闹的道路和商圈。
中正一路:莺歌联外最主要的道路。
中山路:安全岛上有特殊的陶瓷装饰,全国唯一。
莺桃路:莺歌通往桃园地区的最主要道路
中正二三路:二桥尖山地区主要道路。
八德路:莺歌连接八德地区的主要道路。
尖山埔路:被封为莺歌陶瓷老街。
大湖路:中湖地区主要道路。
教育事业
高职院校
新北市立莺歌高级工商职业学校
中学
1、新北市立尖山中学
2、新北市立莺歌中学
3、新北市立凤鸣中学
小学
1、新北市莺歌区莺歌小学
2、新北市莺歌区二桥小学
3、新北市莺歌区中湖小学
4、新北市莺歌区凤鸣小学
5、新北市莺歌区建国小学
6、新北市莺歌区永吉小学
7、新北市莺歌区昌福小学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