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马褂

黄马褂

黄马褂(Yellow Jacket),又称黄褶,是清代官员外出时所穿行服的一种,使用淡黄(明黄)的绸缎或纱制成。有行职褂子、行围褂子、武功褂子以及晚清时皇上(太后)随意赐赏的褂子。

清朝建立后,只有皇帝近身的侍卫,或者获皇帝特别赏赐者才可以穿着黄马褂;穿上黄马褂,意味着是皇帝身边的人,受赐黄马褂者可以在隆重场合穿。晚清道、咸之后,英国人乔治·戈登,因太平天国平乱有功,是第一个受赐黄马褂的“洋大人”,1896年,李鸿章身着黄马褂出访美国,使黄马褂在国际有了较高的名气。清末获得赏赐者不单是有军功的战将,有时为皇帝(或太后)办事得其欢心亦可能获得赏赐。

马褂的颜色和用料与身份和地位有关,黄色是皇权的象征,明黄色是皇帝、皇太后、皇后的专用颜色;黄马褂在清朝早期是皇帝出行时近侍的服装,后也赐与有军功的臣下,文武百官均以得到黄马褂为荣耀,黄马褂的得失,也体现着奖惩的示范意义。

历史沿革

颜色背景

“人文初祖”的轩辕黄帝所管理的地区的土壤为黄色,所以他崇尚黄色,大禹喜欢青色,商汤喜欢白色,周文王喜欢红色;秦朝以黑色服饰为尊贵,汉文帝时正式以黄色为西汉王朝的国之色。唐朝对颜色的运用有了严格的等级规定,黄袍成为皇帝的专服,禁止一般官员和老百姓穿黄色衣服;此后,黄色成为皇家的专用色,只有皇帝、皇后、太子们可以使用。

历史发展

在明清两代,明黄色也就是淡黄色仅限于皇家专用,一般的宗室贵族只能用金黄色,也就是深黄色;为了显示天子出行的气派,同时也凸显随扈人员身份的特殊性,这些人伴驾出行时都身穿明黄色的马褂。内大臣和御前侍卫所穿的马褂全部用明黄色的绸缎或纱(一般冬天穿绸缎,夏天穿纱)制成,没有花纹和彩袖。这种“马褂”就是最初版的“黄马褂”,在清代典籍里,有时也被称为“黄褶”。

在清朝爱新觉罗·奕詝之前,每年都要到直隶承德的木兰围场大猎二十天,以示不忘满族骑射狩猎的尚武传统,这一活动被称为“行围”。按照规定,满官射中五箭,汉官射中三箭,且官阶较高、得赏次数较多的,也会被赐予黄马褂。此被称为行围褂子。从清朝咸丰皇帝开始,高级武将或统兵文官可以因特殊战功、功勋而得到黄马褂的奖赏,此马褂被称为武功褂子,也被称为“赐穿黄马褂”;战败将领也要受列处罚,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李鸿章就曾因1894年9月16日平壤失守而受到“拔去三眼花,去黄马褂”的处分。

晚清道、咸之后,随着国运衰减,制度废弛,法纪失效,黄马褂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明日黄花,不再具备高高在上的地位;为皇帝(或太后)办事得其欢心亦可能获得黄马褂的赏赐;英国人乔治·戈登,因太平天国平乱有功,是第一个受赐黄马褂的“洋大人”,1896年,李鸿章身着黄马褂出访美国,黄马褂从此享誉海内外。清朝之后,黄马褂作为统治者使笼络臣工的工具也就失去了意义,成为百姓的普通服饰了。

身份与特权

身份象征

清代时,内大臣、御前侍卫所穿的黄马褂,是因职务关系而穿的,和御赐的“恩典”“荣耀”没有直接关系,一旦职务解除,不再担任内大臣或御前侍卫时,就不能再穿。因此这种褂子被称为“职任褂子”,满语也叫“秃山”褂子。

虽然只是作为“工作服”,但黄马褂毕竟是皇帝亲近侍臣的服装,再加上能够使用帝王专属的“明黄色”,久而久之,身着“黄马褂”渐渐带有某种亲近皇帝,享受皇恩的意味,成为了一种令人欣羡的身份象征。

当清朝统治者意识到这一点时,便利用这种心理,将黄马褂作为赏赐臣仆们的奖品,以此激励其为君效忠之心,于是有了许多后世所熟知的“赏穿黄马褂”的事情。

特权

黄马褂是一种“统称”,具体可以分为很多种黄马褂,但黄马褂本身并未体现出任何特权,它更多地代表着一种荣誉,彰显的是皇帝的恩赏。

穿黄马褂的人受人尊敬,甚至在一些特殊场合,会让一些地方官员见之畏惧,其实并非黄马褂本身具备特权,他们畏惧的是黄马褂背后的皇权。

黄马褂分类

行职褂子

第一类是皇帝出行时,各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等随从,必须穿着黄色的马褂以壮行色。这种黄马褂称之为“行职褂子”,满语叫“秃山”褂子,没有花纹及图案。因为是因职而穿著,离开工作岗位,或者非与皇帝同行时便不能穿。行职马褂与行围马褂一样,衣襟上的纽袢颜色是黑色的。

行围褂子

第二类是在皇帝狩猎校射时所赏赐的,咸丰之前的清代皇帝,每年都要到直隶承德的木兰围场大猎二十天,以示不忘满族骑射狩猎的尚武传统,这一活动被称为“行围”。

凡是在行围中射杀鹿的行围者,或是狩猎完毕后,在路上遇到献禽的蒙古族,皇帝一般都要赏赐黄马褂。此外,打猎期间往往还要进行校射(射箭比赛),扈从狩猎的满汉官员都要参加,按照规定,满官射中五箭,汉官射中三箭,且官阶较高、得赏次数较多的,也会被赐予黄马褂。

这种行围马褂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衣襟上的纽袢颜色是黑色,在黄马褂的黄色背景下,显得十分显眼。除此以外,黄马褂平日里不穿的时候一定要保存好,不能被损坏,更不能丢失,否则不仅不能因为获赏黄马褂而彰显荣耀,反而还会因为它惹祸。

武功褂子

因战功而获得的黄马褂,被称为“武功褂子”,是皇帝专门用以赏赐在战争中立功的高级武将或统兵文官。由于是战场上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所以这种黄马褂“含金量”最高,它可以在一切庄重的场合穿着,必要时,甚至可以见官大三级,方便行事。

“武功褂子”是在咸丰朝之后才开始盛行,在镇压太平天国时,黄马褂的赏赐几乎到了泛滥的地步,凡是立功的高阶将领几乎都有获赐黄马褂。但黄马褂的赏赐标准依然很高,一般只授予有战功的高级军事主官,其他人等,如果不主管军事,或是官阶不够高,即使有功也很难获得这一殊荣。除非有特殊的机缘,才能破格赏赐。

与行围马褂不同,武功马褂的纽袢颜色是明黄色,从这个细节之处的设计也能看出,武功马褂的地位,在黄马褂之中绝对要高于行围马褂。而且,武功马褂没有行围马褂那样的诸多限制,不必在限定的环境下穿着。

随意赏赐

晚清道、咸之后,获得赏赐者不单是有军功的战将,有时为皇帝(或太后)办事得其欢心亦可能获得赏赐。慈诸太后就曾赏赐给为她开小火车的司机一件黄马褂,胡雪岩也得过黄马褂亦属此类。

黄马褂的褫夺

黄马褂的赏赐,象征着劳苦功高,皇帝心腹,对于文武大臣而言,是至高的荣耀。清朝皇帝也会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将黄马褂这一服饰的政治属性最大化的使用。无论是赏赐还是还是褫夺都有其深刻的政治意图,体现政治意志。作为皇权统治者,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对政权巩固发展有功者进行奖赏,有过者进行处罚,赏罚分明的手段和措施自然也就会体现在黄马褂上。

有文献记载,在爱新觉罗·颙琰时期,有一位温姓官员,由于在办案期间,审理不够细致,造成冤案发生的严重后果。为追究其办案不力的责任,皇帝褫夺了他的黄马褂。还有晚清时期的朝廷重臣李鸿章,他的黄马褂也曾经被皇帝褫夺,而且还是两次。一次是因为当时捻军军队的进攻,逐渐对皇城构成了威胁,而李鸿章部下军队却援助不及时,皇帝下令拔去李鸿章的顶戴花翎,褫夺了他的黄马褂。后来,又因为李鸿章立功,皇帝赏还了他的黄马褂;还有一次是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惨败的朝廷将责任归咎于他,就这样,黄马褂被再次褫夺。

相关马褂的款式

根据清代昭桩所著《啸亭续录》和徐珂所著《清稗类钞》,黄马褂的款式可以分为五类:

对襟式马褂

这样的马褂比较规整,左右衣襟对等,不分左右衽。有文献中称之为“得胜褂”,可以理解为作战胜利凯旋归来所穿的一种马褂。 “得胜褂”,就是衣襟相对的马褂,在当时是流行最广的一种马褂形式,以至于不仅仅是在军中,在民间也广泛流行,成为清代社会各阶层普遍穿着的基本服饰之一。

右衽式马褂

这种马褂左右衣襟不相对称,且以衣襟向右的式样为显著特征,这种类型的马褂即是右衽式马褂,也有文献中称之为“大襟马褂”。关于右衽马褂,根据现存的马褂实物可以看出,这类右衽式马褂经常出现在汉族服饰中,而且在男女服饰中都比较常见,成为重要的日常穿着服饰。

缺襟式马褂

这种衣襟为缺襟式的马褂,就是左右衣襟不相对、不规则、不完整的马褂,在有的文献中也称为“琵琶襟马褂"。相比于前几种马褂,缺襟式马褂的右衽衣襟看上去不够完整,现存实物中,虽然保留下来的不多,但还是可以明确的看出这种缺襟马褂的形制特点。

缺襟式马褂的其它形制特点和对襟式马褂、右衽式马褂相同,唯独右衽底部看上去短缺了一部分,不够规整。但这也恰恰从审美角度让缺襟式马褂具有其它的审美方面的功能属性,可以在这类马褂上镶嵌或者改编更多的图案或者花纹,让这一类马褂更具个性化特点和美感,也让这种马褂和其它满族不同种类的服饰来进行搭配,具备各种不同的可能性。据史料记载,这类缺襟式马褂大多是清代旗人所穿,入关后,更是成为八旗子弟的日常穿着服饰。

长袖马褂

长袖马褂也就是卧龙袋,是满语的音译,原是满语“额伦代",汉语意为“马褂",在相关文献中也称之为“长袖马褂"。长袖马褂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马褂衣身和袖子略长一些,所以从外形上有了最直接的感官区别判断标准。长袖马褂这类马褂更常用于平民百姓日常劳作时的穿着,长袖马褂这类马褂是当时社会底层人民做苦力、杂役时穿着的最基本的衣物,之所以穿着这类衣物,更多的是方便劳作,审美功能几乎被忽略。

有边沿马褂

有边沿儿的马褂出现,不单是让马褂更具审美功能,而是用以区别不同的人群。马褂镶边沿儿这一形式,最早出现在清代的八旗军队中,作为行军作战的一种甲式的服饰出现,八旗军队有着严格且极易区分的行服制度;在作战中分工不同,所承担的战略任务也不同,之所以用颜色区分一是指挥方便,二则是构成了军队的基本建制骨架。为了与八旗军队的行服制度相匹配,穿在最外边的马褂自然也就有了八旗军队中各个旗马褂穿着的不同要求,于是在马褂的领子、衣襟以及袖口镶嵌与马褂本身不一样的颜色用以区分开来。

中晚清时期的款式

雍正朝以后,马褂由行服演变成便服,当时马褂成为清代满族男女咸宜的燕居便服,男女款形制略有区别,男款形式是圆领(晚清有圆立领),对襟,身长及腾,有开裾,袖长分为长短两种,长者及腕,短者及肘,平袖端。女款形式是圆领(晚清有圆立领),身长及胯,有开裾,袖长及腕者边饰相对简洁,袖长及肘者边饰繁复,并可见袖口内镶饰挽袖的款式,挽袖展开可做舒袖穿用,均为平袖端,其襟富于变化,可见大襟、琵琶襟,对襟等诸款。女款马褂镶边装饰尤为华丽繁复,面料及制作工艺更为精致考究,成为便服中独具特色的一款服饰。

马褂的材质

宫廷黄马褂

宫廷中日常穿用的便服,面料与里子均为各式丝绸,装饰非常繁复的皮质边饰,显得讲究、华丽,边饰精美。宫廷中皮马褂更显富丽,爱新觉罗·颙琰的“明黄色暗葫芦花春绸草上霜皮马褂”“明黄暗团龙里双喜皮马褂”,光绪帝的“果绿色暗花缎琵琶襟皮马褂”,后妃的“紫色稠绣挑花团寿镶貂皮夹马褂”就充分显示了皇室的尊贵。

其他黄马褂

根据史料记载,清代内大臣和御前侍卫所穿的马褂全部用明黄色的绸缎或纱(一般冬天穿绸缎,夏天穿纱)制成,没有花纹和彩袖。他们所穿的这种“马褂”就是最初版的“黄马褂”,在清代典籍里,有时也被称为“黄褶”。

价值意义

马褂的颜色和用料与身份和地位有关,黄色是皇权的象征,明黄色是皇帝、皇太后、皇后的专用颜色;黄马褂在清朝早期是皇帝出行时近侍的服装,后也赐与有军功的臣下,文武百官均以得到黄马褂为荣耀,黄马褂的得失,也体现着奖惩的示范意义。

相关事件

太平天国时期

晚清朝廷对黄马褂的赏赐越来越泛滥时,初来中国的“洋大人们”也对黄马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清廷对外国人赏赐黄马褂,源于镇压太平天国时期。时任清代雇佣军“洋枪队”的英国人乔治·戈登,是第一个受赐黄马褂的“洋大人”。1860年查理·乔治·戈登随英法联军来到中国,之后他在上海配合美国人华尔白齐文组织“常胜军”抵抗太平军的攻击,于1863年3月成为“常胜军”的首领,与李鸿章结成私交。1864年与李鸿章合作攻下常州市后,“常胜军”解散,李鸿章奏请两宫皇太后,授与戈登清代最高武职“提督”称号并赏穿黄马褂,也开启了清廷赐予外国人黄马褂的先河。

李鸿章议和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奉命赴日本议和,结果遭遇日本极端分子小山丰太郎刺杀,一枪击中面部,血流不止,身上所穿黄马褂也被血浸染。李中堂醒来后,嘱咐侍从不要将黄马褂上的血迹洗掉,并说“此血可以报国”。

没想到在弱国无外交的辛酸历史时期,李鸿章和他的“Yellow Jacket”(黄马褂)被欧美媒体大肆报道,多次登上了欧美主流报纸的版面。西方读者们发现,在古老的东方国家,一个将军打了败仗,只要脱去他的黄马褂就等于责罚了他,一件染血的马褂也可以“报国”。

李鸿章访美

1896年李鸿章访美,《纽约时报》不仅用醒目的大标题——“李鸿章已经起航了”来表达对其重视,还在报道中特意提到“那件著名的黄马褂”。

当李鸿章到达纽约时,黄马褂比李鸿章本人还要出风头,当日有50万之多民众列队街头,在一睹这位来自神秘东方的重要访客的真容时,目光无不聚焦于那件黄马褂。

其他事件

经过李中堂的“国际宣传”,黄马褂从此享誉海内外,致使洋人来到中国,总要想方设法弄件黄马褂过过瘾。19世纪末来华考察的英国退役海军少将贝思福也不能免俗,不知走了谁的后门,特意弄了件黄马褂,照了几张相片以做留念。到了清亡后,退了位的小朝廷仍在私下里频繁赏赐黄马褂,废帝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就曾将溥仪赏赐的黄马褂视为珍宝。

参考资料

..2023-12-19

黄马褂——大清落日余晖中的风景.腾讯网.2023-12-19

..2023-12-19

古代“黄马褂”到底有没有特权?.大河网.2023-12-19

..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