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弼
潘公弼,生于1895年,于1961年去世。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是著名演员金山的姐夫、著名记者邵飘萍的搭档、中国新闻界的老前辈,是《京报》的创始人、《星洲日报》(联合早报)的主笔、《中央日报》的社长。
个人生平
民国3年(1914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政法学校。在留学期间,与邵飘萍合办“东京通讯”,并担任上海《申报》、《时事新报》驻日通讯员。民国5年(1916年)回国,入时事新报馆任编辑。民国8年(1919年)春起在北京,任《京报》主笔。因批评北洋政府入狱,报纸被封。释放后重入《时事新报》,先后任总编辑、总经理、总主笔。民国10年(1921年)6月参加创办上海市《商报》,任主笔。民国15年(1926年)起,先后曾在上海国民大学新闻系、上海沪江大学商学院新闻科任教。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主持《申报》笔政。民国30年(1941年)到新加坡,担任《星洲日报》总主笔。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东北特派员,创办长春市《中央日报》,任社长。民国36年(1947年)赴香港特别行政区,曾任《国民日报》社长。1951年去台湾,任《中华日报》顾问兼主笔。1961年12月逝世于台湾。
个人成就
潘公弼是金山区的姐夫、邵飘萍的搭档、中国新闻界的老前辈;他是《京报》的创始人、《星洲日报》(联合早报)的主笔、《中央日报》的社长。
其人其事
在《时事新报》期间,邹韬奋与他在一间办公室工作。韬奋先生回忆说:“他用坚决的态度解决职务上的当前的各问题,一点都不着急,一点没有疾言厉色。任何同事进来和他商量什么事情,或甚至和他大起争辩,他总是对事对人根据他的见解作坚决的应付,很从容不迫地作坚决的应付,无论如何,总是始终和和气气的。从没有看见他发过脾气。”
这位谦和、温顺、没有脾气的人,却用纸和笔,诠释了新闻舆论正气凛然、申张公道力量。
潘公弼于1914年赴日本东京政法学校留学。1915年7月,他与邵飘萍(邵飘萍被杀害)等三人合办了“东京通讯社”,这个通讯社向国内京、津、沪、汉等地报纸寄发东京通讯,主要报道留日学生和爱国华侨的反袁活动情况,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它较早报道了日本政府强迫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的消息,引起国内震动。
1918年10月,“同学同事同患难”的潘公弼和邵飘萍共同创办了著名的《京报》。《京报》的创刊词《本报因何而出世乎》明确的提出了报纸的宗旨:“必从政治教育入手。树不拔之基,乃万年之计,治本之策。......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之所作为也!”
旧中国办报,“集资千金,局居斗室,因陋就简,就可创业”(潘公弼《六十年来中国之日报事业》)。
《京报》一开始只有邵飘萍和潘公弼两个人,采访、著译、编辑……所有的事情,都由他与邵飘萍分任。《京报》无党无派,不依附特殊的权力集团,主张言论自由,很快得到读者的喜爱。
《京报》大胆批评北洋政府,邵飘萍、潘公弼先后入狱,报纸被封。邵飘萍死后, 邵飘萍的妻子汤修慧邀请潘公弼的弟弟潘昂担任《京报》主笔。潘公弼则南下上海市,在大学主讲新闻。后来主持《时事新报》,这期间,他的文章常引起轰动。人们喜欢把他的名字,与当时《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并列一起,称为中国报界的“南潘北张”。
在《时事新报》期间,邹韬奋说,“潘先生对于新闻业的各个环节都很熟悉。在编辑方面,从校对到总编辑、总主笔,他都干过;在经营方面,他也干过各种职务。所以他在解决各个部门的问题时,都有独到的见解。潘公弼在新闻界的丰富经验,使韬奋获益不浅。他说:“我在人生观方面,政治的和社会的思想方面,虽和潘先生的未必相同,但是我对于他的办事的经验,处理问题时的镇定安详,对人接物的恰当,都应该表示我的敬意。”
1924年4月12日,著名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抵达上海市,徐志摩担当翻译,张君劢、郑振铎、潘公弼等文化人士悉数前往迎接。
1929年潘公弼先生总结自己从事报纸编辑的实践经验,发表了《新闻编辑法》。他认为,想要制作良好的新闻,编辑方面不可不采取四个步骤,即收集资料、选择资料、整理资料以及由引而编成资料。理论界认为,潘先生的研究实质上已经涉及到了编辑的本质问题的探讨,表明中国的新闻编辑学研究已经开始起步了。
30年代,100多位各界人士共同做了一场“中国梦”。他们随心所欲、侃侃而谈,畅想着未来的中国。
《时事新报》潘公弼的“中国梦”显得悲观:“中国终究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共和国家。有了强暴的领袖,他掠夺政权;有了贤明的领袖,人民奉让政权。所谓掠夺与奉让,并不拘于一种丑态;所谓政权,是一部或全部。人民却安居乐业于低度的保障之下。国际地位的增进,有待国内产生若干世界的科学家与哲学家;当然,政治相当的张炽,国防相当的充实,亦是必要条件。”记者的眼光,总是别树一帜。
1940年,主笔关楚璞离开《星洲日报》,俞颂华、郁达夫继任,最后由潘公弼接任。这个报纸,便是现在的《联合早报》。
日本投降后,潘公弼被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任命为负责接收东北文化事业的特派员。在长春市,他创办了《中央日报》,任社长。著名演员旧金山、张瑞芳夫妇,本来准备去美国一所大学任教,周恩来获悉潘公弼的任命后,当即给金山写了一封密函:“山、芳:姊夫(潘公弼)有去东北可能,山可不必等我,速南下俟机北上。……”张瑞芳1995年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周恩来想利用金山区和潘公弼的这层关系。
1948年,《大公报》香港特别行政区版复刊。金庸被派往香港。据说,金庸被派往香港,纯属偶然:报社预备派去的是另一个人,那个人当时刚刚结婚,不愿远离,才由金庸临时代往。更惊奇的是,金庸登上开往香港的飞机后,发现自己身无一文,顿时失色。而邻座正好是时任香港《国民日报》的社长潘公弼,见他窘态,问起缘故,给了十块港元。
潘公弼一辈子与报纸打交道,对报纸编辑、评论言论、舆论影响多有精到的论述。1994年版台湾“国立编译馆”的国文课本第六册第九课,收录了潘先生在《时事新报》上发表的《报纸的言论》。
潘先生说,报纸的言论虽然可以代表舆论,但是必须自身健全,然后才能发挥舆论的功能,进而才能对社会、对国家有所贡献。他认为,舆论自身健全的条件有四条。第一是动机纯洁;第二是识见卓越;第三是文才畅达;第四是胆气横逸。他还论述了世界文明国家政治演进的途径,指出舆论政治是民主精神的现象,并就法律允许言论自由的意义、朝野对舆论如何加以判断和尊重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即使在今天看来,其见解之透辟,仍具积极的指引作用。
1949年,潘公弼的弟弟潘劭昂担任国民党中央社重庆分社主任。十二月七日,在等待了三天之后,中央社好不容易从空军弄了个226号专机,十几位中央社的高级编辑记者从成都新津机场撤至海南省,却不幸在海口市遭遇坠机惨祸。这起坠机事件,共死亡二十多人。潘邵昂先生头部严重受伤,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疗养多年,后来来到台湾。但潘先生从此绝意世途,未担任任何工作,八十一岁在台湾逝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