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侧帽集

侧帽集

《侧帽集》,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的词集。纳兰性德词作先后结集为《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他的词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

目录

原文·纳兰性德·词集介绍·词风介绍·相关链接·原文·纳兰性德·词集介绍·词风介绍·相关链接

作品原文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菩萨蛮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古琴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菩萨蛮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临江仙

点滴香蕉树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虞美人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银床淅沥青梧老,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又(中秋节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鬓云松令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刬(chàn)地东风,彻夜梨花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生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5年),卒于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其先祖原为蒙古吐默特氏,因攻占纳□部,以地为氏,改姓纳□──即纳兰。17世纪初为清太祖努尔哈赤降伏,属满洲正黄旗。其父纳兰明珠为清康熙时大学士

纳兰性德自幼勤于修文习武。18岁中举,22岁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扈从于康熙帝身边。康熙非常赏识他的才干,曾委派他到黑龙江省呼伦,查勘俄罗斯帝国侵扰情况,并安抚达斡尔族边民。辑有《全唐诗选》和《词韵正略》。擅书法,精于书画鉴赏。

纳兰性德性澹泊。在涉猎汉文学传统时,他将李白陶渊明奉为楷模。视功名权势如敝屣,视相府长子、御前侍卫的地位为难以解脱的束缚,不到30岁竟“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产生了“普通海鸥无事,闲飞闲宿”的出世之想,这种心绪给他的作品涂上了一层浓重的哀愁。思乡、思亲、思友的主题,词集里多有所见。顾贞观说:“容若词一种凄惋处令人不忍卒读。”

王国维论及纳兰性德时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族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不仅指出了他在中国词坛上的历史地位,而且概括了他的个人风格。

纳兰性德清代词坛上,起了联络海内词客的重要作用。其词风格接近李煜,有清朝李后主之称。所写词清丽婉约,格高韵远,颇具特色。

词集介绍

在纳兰性德生前,他自己或他的挚友就至少有四次将他的词作刊印于世。第一次是《侧帽集》。第二次是其生乎挚友顾贞观(梁汾)把他的词作与自己的词作合刊,名为《弹指词侧帽词》。不过这两个本子早已失传,其具体刊刻年代也都已不可考,我们仅能从文献记载中知其曾刊印。如其师徐学乾所著的《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墓志铭》(《墓志铭》)日:“(纳兰性德)所著《侧帽集》、后更名《饮水集》者,皆词也。”赵函云:“向所见者,惟《侧帽词》》并与顾梁汾合刊者。”这两本虽不传,但后来的词集应保留了它们的面貌。第三次是康熙十六年《今词初集》两卷,纳兰性德和顾贞观同时编选,有鲁超序,选录纳兰词17首。此17首多应在《侧帽》中。第四次是康熙帝十七年,顾贞观和吴绮为他校定词作,刊于苏州古城,名为《饮水词》。此本亦已失传,仅存吴绮、顾贞观二序(吴序、顾序)。嘉庆时的杨芳灿(蓉裳)曾手抄纳兰性德词,并为之序说:“先生(指纳兰性德)所著《饮水词》,仅百余阕。”当指此本。

纳兰性德卒后,其词集刊刻较多。按版本源头、词作字句和排次的相异,其全集,或说,编者主观上希望尽可能地收入纳兰性德全部词作的本子大致可分为第一和第二两个版本系统。

纳兰性德的词集《侧帽集》于康熙十七年(1678)问世,时年仅24岁。继而,另一词集《饮水词》在苏州古城刊行。而综合编他诗、词、文、赋为《通志堂集》的,则是他的文言文老师徐乾学

他的词集问世后,曾形成“家家争唱饮水词”(曹寅语)的局面。这不仅因其词作“缠绵清婉,为当代冠”(郑振铎语),其思想的深沉,风格的清新,抒情状物的不落臼、别开生面,也是重要原因。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族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而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词作先后结集为《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纵观纳兰性德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李煜。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词风介绍

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其多。首先其别业就名为“渌水亭”。无论目前关于水亭所在地点的争议怎样,无论它是在京城内什刹海畔,还是在西郊玉泉山下,亦或在其封地皂甲屯玉河之浜,都没能离开一个水字。是一处傍水的建筑,或是有水的园。对于水,纳兰性德是情有独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水认作有生命的物质,认为是有德的。并用水之德比君子之德。滋润万物,以柔克刚,川流不息,从物质性理的角度赋与其哲学的内涵。这一点被纳兰性德这位词人尤为看重。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对荷花的吟咏,描述很多。以荷花来比兴纳兰公子的高洁品格,是再恰当不过的。出污泥而不染是文人雅士们崇尚的境界。它起始于佛教的有关教义,把荷花作为超凡脱俗的象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梅、竹、兰、菊“使君子”和松柏、荷花等人格化,赋予人的性格、情感、志趣,使其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郑板桥的竹、金农的梅、曹雪芹的石,都成了寄托文人心态、情感的文化图腾。而纳兰性德却认定了荷花。他的号为楞伽山人,有禅缘者,看重荷花,更在情理之中。纳兰性德所居,所乐之处均有水存在,水中的荷花更陶冶诗人的性情。昆明湖畔有芙蓉十里,玉泉山下有芙蓉殿,渌水亭边碧水菱荷,皂甲屯明珠花园西花园遗址仍残留水沼,出土莲花纹汉白玉栏板……这无不说明它与纳兰性德的生活、创作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与词人的精神始终同在。

中原地区历代文人追求对物质性理的认识,并把它与人生观、世界观等哲学概念联系起来,指导生活、事业、并把它艺术化。在哲学的理性与艺术的热情的交汇点上有所生发。纳兰性德也不例外,他以诗词的形式,以杰出的艺术互为观照着他的哲学理念。

参考资料

纳兰性德词集.豆瓣读书.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