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湖
后湖街道位于江岸区西北部,东北邻朱家河与江岸区谌家矶街道以及黄陂区相望,南至建设大道分别与江岸区西马、花桥、新村、二七、丹水池等街道交错接壤,西以新华下路为界与江汉区唐家墩街道相邻,北抵张公堤,与东西湖区交界。后湖片区辖后湖街道、塔子湖街道、丹水池街道、百步亭社区,区域面积35.9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5.4万。
后湖辖区解放初期先后隶属岱山县区、惠济区,1958年组建人民公社时,由解放、塔子、林英、岱山、连城等乡合并组成岱山人民公社。1963年岱山公社分为红星、解放、岱山3个公社。1968年红星公社改名塔子公社,岱山公社改名为井冈山市公社。1971年井冈山公社复为岱山公社。1975年岱山、塔子、解放3公社合并,称后湖人民公社,隶属洪山区。1984年政社分设,改为后湖乡,划属江岸区。2006年4月,撤乡建街,改为后湖街道。2012年2月,后湖街道武汉大道以西地区分出,新设塔子湖街道,以东仍为后湖街道。
基本介绍
从明代到清代中期,后湖一度是汉口著名的游览胜地,自清湖广总督张之洞为防水患,主持修筑张公堤后,堤内的后湖逐渐淤积直至消失。黄陂后湖在堤外。江岸区后湖地区已建成30多个居住小区。
后湖,东至汉黄路、解放大道,南抵京广铁路,西起姑嫂树路,北接施工中的三环线,规划用地面积23.6平方公里,这个就是规划中的后湖蓝图。根据2006年出台的《后湖地区分区规划》,后湖被定义为“和谐生态居住新城”,位列武汉4大居住新城之一,到2020年该区域内规划人口将到30万人。交通方面,后湖将在几年内着力建设完善"四横八纵"的主要骨架路网。“四横”是三环线、井南路、幸福大道和后湖路;“八纵”分别是姑嫂树路、塔子湖西路、塔子湖东路、金桥大道、建设大道、建设渠路、岔马路和汉黄路,与道路建设有关的设施、管线将同步实施。
1975年岱山、解放、塔子3个人民公社合并成立后湖人民公社,隶属武汉洪山区管辖。1980年7月撤销公社革命委员会,设立管理委员会。1984年2月后湖人民公社改为后湖乡人民政府。1985年2月,后湖乡人政府划归江岸区管辖。2006年4月,后湖乡改为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下辖16个行政村8个社区,5.6万户,总人口15.10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9万人。
30年前,后湖还是一个以蔬菜、鱼牧为主的农业乡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唤醒了后湖这块沉寂的土地。在历届乡党委、乡zhengfu的领导下,后湖人民投入到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中。1980年,乡办企业异军突起,使后湖成为湖北省第一个“亿元乡”。1992年,市场经济的确立,个私企业如雨后春笋,乡村企业通过改制焕发了活力。
1998年,开始兴建大型专业市场和工业园,形成了有后湖特色的园区经济,成为后湖经济的重要支点,将后湖发展成为“湖北省十强乡镇”、“楚天明星乡镇”,铸造了乡镇建设的辉煌历史。2000年,后湖在武汉市率先探索和推行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工作,为全市的“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2005年全面启动"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将昔日的农民变为居民、股民,“都市里的村庄”正在人们的印象里逐渐消失。2006年“后湖新城”建设方案,被武汉市zhengfu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后湖将成为一个居住人口30万人的高标准生态型的“生活新区、健康新城”。
30年来,后湖的经济增长了100倍,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不到20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00亿元;税收由1978年的不到2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2.1亿元;全街固定资产100多亿元,可支配资金20多亿元。
30年来,后湖先后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北省十强乡镇"、"楚天明星乡镇"、"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十面红旗"、"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奠定了江岸区“半壁江山”的地位。
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后湖已成为一个集工、科、贸、服务业为一体,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龙头,休闲娱乐、都市农庄同步发展,文化体育生活丰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综合型新城区。
参考资料
武汉市后湖地区历史追溯及发展简介.凤凰网湖北.2024-03-09
武汉新发现:后湖将为武汉市二环和三环之间最具有活力的地区.武汉发布 .202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