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公博
何公博(1874年12月18日-),原名天瀚,广东省兴宁石马区新群乡人。家境贫寒,天资聪慧。1898年考取秀才,成为清朝进士。曾任同盟会广东支部长。
人物简介
何公博,名天瀚,1874年12月18日出生于广东省兴宁石马区新群乡。父何开秀是个普通农民,虽家道清贫,亦极力勉励其子力学。
公博天资聪慧,少年时期即为邑贤经学名师罗斧月先生赞许,常在公博所写的文章上作高度赞扬的批语。1898年他考取秀才。随后,为了钻研学术,赴汕头岭东同学堂进行深造,深得该校主办人丘逢甲、何仕果、温仲和(均系前清进士)的器重,旋被破格提聘为该校教师。在同文学堂期间,他受到丘逢甲等人的熏陶,知识日增,思想日新。
个人事迹
1903年秋,何公博鼓励和支持其堂弟何天炯东渡日本留学。他认为救国必须从兴办学校发展教育着手,于1904年辞去同文学堂教职,一度在邑贤何子渊、罗幼山、萧惠长、陈少岳、罗则桓等人在兴宁县城创办的兴民学堂(即现在兴宁市兴民中学)担任体育老师。同年冬,在原乡与何子渊、陈少岳等人创办“石马中心小学”,开兴宁市新学之先河。
1905年春,他的堂弟何晓柳回家探亲,公博为了寻求救国真理,即随何晓柳东渡日本,进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法律,同年秋加入同盟会,矢志推翻清朝,并被孙中山先生任命为同盟会广东支部长长(见邹鲁编著《国民党史稿》),为国民革命做了许多重大的工作。
1907年同盟会为了发展广东省的革命力量,特饬何公博、朱执信、高剑父等会员回到广州市,在广府中学堂及两广方言学堂担任教师,籍以宣传革命,发展组织。黄花岗之役,一些党人在失败后曾躲避于方言学堂,在何公博等人的掩护照顾下得以脱险。有一说黄兴先生在事败后也先到方言学堂,然后化装潜到河南省(即珠江南岸)徐宗汉(同盟会女会员)家。再由徐宗汉掩护脱险转赴香港特别行政区。
公博因长期肩负革命工作,兼之教务繁重,积劳成疾,于1911年(辛亥)夏季,返里养,不幸于同年九月十二日病逝,享年三十八岁。次月,武昌起义成功,广东光复,胡汉民督粤,电请公博出任教育司长,孰知先生己逝矣!公博遗体葬于故里,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墓碑曰:何公天瀚之墓。可惜此碑在十年浩劫期间被挖掉毁坏。
公博的生平事迹,因老一辈亲友均己去逝,所作诗文荡然无存,无法为之作祥尽的叙述,唯朱执信先生生前对何之堂弟说过:公博之文章道德,深为吾辈所推崇。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