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气象局
甘肃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西北区域气象中心),隶属中国气象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是甘肃省人民政府管理气象工作的主管部门,行使同级人民政府管理气象工作的行政职能,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实施行业管理。负责管理全省各市、州、地气象局及其所属气象台站的业务、服务、科研等工作。
气象局简介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甘肃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西北区域气象中心),隶属中国气象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是甘肃省人民政府管理气象工作的主管部门,行使同级人民政府管理气象工作的行政职能,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实施行业管理。同时承担着西北四省区(陕、甘、宁、青)气象业务技术指导任务,负责管理全省各市、州、地气象局及其所属气象台站的业务、服务、科研等工作。省气象局厅局级领导职数为1正5副,有10个内设机构,8个直属单位。14个市(州)设有气象机构,除金昌市外均属省气象局直接管理。全省共有97个气象台(站), 其中81个是艰苦站。全省气象部门有中央编制1958名,地方编制275名。
甘肃省气象局拥有气象卫星遥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千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及新型气象信息网络,沙尘暴网站、兴农网站等现代化装备,是具有现代高科技的气象信息服务部门。主要业务服务和科研工作有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监测、农业气象、干旱监测和研究、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卫星遥感生态监测、大气环境评价、沙尘暴监测、地质灾害预报、雷电灾害防御等。为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重要的决策气象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公益气象服务;为重点工程、企事业单位趋利避害、组织生产提供系列化的专业气象服务。气象服务领域已覆盖农业、林业、畜牧业、交通、能源、水利、环保、保险和商业等国民经济各大门类。甘肃气象工作为全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内设机构
办公室(行政管理处)
综合协调机关工作;承担省局党组重大决策咨询任务;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工作;负责政务信息、文秘、机要、保密、目标管理、宣传、综合档案、信访、安全、外事、机关财务、办公自动化、门户网站管理、政务公开、气象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等工作;负责督办、检查工作;组织草拟综合性文件、报告、总结、计划及有关管理制度;负责气象科普工作的协调和管理;负责会议安排及局机关行政后勤、公务接待及安全保卫等工作;归口管理气象学会。
应急与减灾处
组织拟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规划和计划;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及应急管理工作;负责公共气象服务的业务管理;组织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工作;负责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工作;指导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等防灾减灾服务工作;负责承担全省影视天气预报、“12121”、手机短信、新媒体、专业气象服务等气象信息服务的技术指导和科技创新工作。
观测与网络处
负责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管理;负责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和大型气象技术装备的规划布局;负责气象装备技术保障业务管理;负责气象通信网络和气象资料档案的管理。负责全省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审批。气象仪器计量检定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全省外国组织和个人在我国从事气象活动审批工作。
科技与预报处(气候变化处)
负责气象预测、预报、预警业务和气候业务的管理;组织协调区域与全省灾害性天气联防;组织区域预报预测技术总结交流;负责气象科研、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工作的管理;组织协调气候变化相关工作;负责西北区域气象中心沟通协调管理职责。负责全省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
计划财务处
负责拟定全省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负责全省重要气象设施建设项目审核;协调以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为基础的气象公共财政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管理全省气象部门国有资产、计划财务、基本建设、政府集中采购、统计、房改等工作;负责全省气象部门科技服务的计划财务管理工作;承担全省基层台站发展的总体协调工作。负责承担固定资产出租出借,经费收支预算、创收任务下达、合同管理、成本控制、资产和资金管理、财务监督等工作。
人事处
负责拟定全省气象部门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和计划;负责全省气象部门机构编制、干部选拔任用、人才培养选拔、人员录用调配、技术职称评聘、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等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负责全省气象部门的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负责全省气象部门公务员管理;负责全省气象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管理工作;归口管理全省气象部门编外人员;负责全省气象培训的组织管理;归口管理全省气象行业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面向社会的气象知识培训。
政策法规处(甘肃省防雷减灾管理局)
负责气象法规工作;负责省局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等管理工作;负责全省气象行政许可工作的综合管理和指导,承担省本级气象行政许可集中受理工作;承担省本级气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代理以及法律咨询服务;组织协调全省气象行业管理工作;负责管理大连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工作;负责防雷各类资质的审核;归口气象标准化管理工作;归口气象软科学和政策调研工作;负责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发展政策的研究、制定、实施、指导和监督、业务拓展、资源配置以及行政执法监督等工作;各类气象科技服务主体资质管理及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的建立和监管。
党组纪检组办公室(甘肃省气象局审计室)
负责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各项纪律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省局领导班子和成员、全省气象部门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选拔任用干部、加强作风建设、依法行使职权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实施办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省局党组重大决策部署等情况;经中国气象局党组或中央纪委驻中国气象局纪检组或省纪委批准,初步核实省局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反党纪的问题,参与调查省局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反党纪的案件;调查全省气象部门处级干部违反党纪党规的案件及其他重要案件,提出处分建议;协助省气象局党组加强全省气象部门的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督促省气象局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对全省气象部门各级党组织,对管辖范围的领导班子及成员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提出问责建议,按照管理权限交有关部门实施责任追究;受理对全省气象部门党组织和党员的检举、控告,受理全省气象部门党组织和党员不服处分的申诉; 向省局党组、省纪委以及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纪委报告党内监督工作情况,提出建议;履行省气象局行政监察和内部审计职责,更好地发挥行政监察和内部审计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承办省纪委、中国气象局党组、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纪委、中国气象局审计室交办的其他任务。指导全省气象部门内部审计工作;负责对省局党组管理的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负责市(州)局、直属单位财务收支、国有资产、经济效益的审计;负责对重大项目和违纪违规案件的审计调查;组织全省气象部门开展交叉审计工作;协调社会中介审计,组织进行部门委托审计业务。
机关党委办公室
对省局机关、直属单位党组织实行统一领导,负责制定省局机关党委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省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党建日常管理工作;指导部门内市(州)、县气象局的党建工作;负责制定全省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部门气象文化建设;负责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党的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调查、总结、交流、研讨工作;归口管理省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工会、青年、妇女、统战、侨务、拥军优属工作;归口管理扶贫工作。
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负责全省气象部门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宏观指导、落实政策规定、制订实施办法;负责落实离退休干部待遇;负责离退休干部来信来访工作;负责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对外宣传、活动经费预算、管理服务、统计、信息收集、培训、文秘、档案、保密等工作;承担省局机关、协助直属单位办理离退休干部的丧事及遗属工作。
直属单位
兰州中心气象台是甘肃省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是兰州区域气象中心的主要成员单位之一,也是甘肃航天气象中心,其前身是西北气象台,1954年11月成立兰州中心气象台,1956年6月1日正式对外发布天气预报。牵头区域和省级天气、空间天气轨道业务;负责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负责国家、区域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研究开发和检验评估,牵头负责天气模式的研究开发,负责运行区域中尺度数值模式系统;负责精细化预报产品、精细化预报流程和方法、专业预报技术的研究;承担短时、临近和短期天气预报制作和发布;开展气象应急服务,承担兰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的运行和管理;负责电离层监测资料、中高层气象探测资料的分析,在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指导下,为载人航天发射提供空间天气相关产品。
兰州市区域气候中心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是隶属甘肃省省气象局的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承担着兰州区域(包括甘肃、陕西省、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三条业务轨道任务。兰州区域气候中心自2006年4月成立以来,全面贯彻“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逐步建立了与“三大战略”相适应,符合现代气象业务技术发展方向,结构完整、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综合配套的“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业务技术体制。
甘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
成立于2006年4月,是甘肃省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中心上连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大气探测中心,下与市、县两级依次连结,形成上连国家级、覆盖全省、市、县的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体系。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气象信息的收集、处理、分发、交换等业务;承担全省气象基本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归档、存储、管理、共享服务等业务;承担区域部分气象观测系统和全省综合气象探测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监控和技术装备保障业务;承担新一代天气雷达、卫星地面接收处理系统的运行维护业务;负责专业网站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维护工作;负责全省气象装备和器材的计划供应;承担区域及全省气象设备的计量检定和监督业务;承担与气候资源应用有关的探测和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业务,参与气候资源应用资质的评价工作;开展观测方法和观测设备的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开展气象基本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数据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承担区域内气象综合探测和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咨询工作;承担区域内气象信息网络和综合探测业务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是省政府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是甘肃省气象局的直属事业单位,同时也是全省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全室现有人员20人。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下设作业指挥室、飞机增雨室(中川飞机人工增雨基地)、技术开发室和综合管理科,具有制定本省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组织实施飞机增雨(雪)作业及科学探测,指导高炮火箭防雹增雨(雪)作业,组织实施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森林灭火、霜冻防御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负责作业信息收集上报,为中国气象局、甘肃省政府提供全省人影工作情况,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技术研究、开发和对地(州、市)县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负责作业点资质审核、作业装备购置和安全管理等人影业务、科研和管理的职能。
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
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甘肃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服务中心)是甘肃省气象局直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处级领导为1正3副。中心主要承担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气象信息发布、防雷服务及公共突发事件气象保障服务等工作,负责下属甘肃麦克气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甘肃民安现代防雷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和管理。
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甘肃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服务中心)内设11个科级机构,分别为办公室、经营管理科、业务管理科、防雷业务科、专业预报室、影视制作室(甘肃省气象影视中心)、公众信息发布室(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新能源服务室(甘肃省能源气象中心)、信息与技术保障室、政企客户室、科普宣传室。中心现有职工6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3人,工程师24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8人,大学本科学历35人。
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甘肃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服务中心)负责全省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发展规划的制定、修改工作;负责省级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维护;负责对全省的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业务上的指导;负责公共天气预报、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开展公众、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负责国突系统运行维护;负责广播、电视、报刊、电话、led显示屏、网站、手机、新浪微博、微信等媒体气象服务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送;负责公共气象服务网、专业气象服务网和手机WAP网等网站的信息服务运行工作;负责中国天气网新闻业务,中国天气网甘肃站的业务;负责组织开展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社会需求和公众满意度调查工作;负责新技术条件下气象服务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媒体合作、推广应用等工作;负责中国气象频道甘肃记者站的相关工作;负责中国气象频道甘肃省本地化工作;承担全省气象信息规范管理和传播协议制度的制定及执行工作;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应急状态下相关的应急气象服务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负责全省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负责气象资料对外服务工作,负责防雷图审、防雷技术服务工作等;围绕防灾减灾及气象服务需求,开展天气预报服务科学研究;负责完成中国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局交办的其他任务,配合相关业务单位做好有关服务工作。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面向基本气象系统和社会服务的国家级公益类专业气象科学研究所。其主要任务是瞄准干旱气象研究的国家目标,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气象业务现代化的需要,紧密围绕干旱、沙尘暴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干旱所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甘肃省气象科学研究所,2001年作为中国气象局“一院八所”之一,开始进行国家级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建立起“开放、流动、协作、竞争”的新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了“宽松工作氛围、紧张工作步骤、浓厚科学气氛”的干事创业环境,确立了面向干旱气象研究国际前沿和国家及地方需求的科技创新目标。2004年10月,干旱所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等组织的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联合验收。在2006年召开的全国气象科技大会上,干旱所获“全国气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未来5~10年,干旱所将逐步建设成为专业特色突出、科研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干旱研究中心和干旱气象人才培养基地。干旱所拥有一支精干高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研队伍,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9人。博士2人,硕士16人,在读博士5人,平均年龄36岁。另外,全所聘请聘用科研流动人员40人。
研究领域和方向:干旱所以干旱、沙尘暴,以及与干旱和沙尘暴紧密联系的水资源、生态环境、沙尘气溶胶等为主要研究领域。重点研究方向是:干旱气象监测与试验研究、干旱气候规律及其预测研究、干旱气象灾害研究、干旱气候变化与沙尘气溶胶特征研究、干旱区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研究。
科研基础条件:干旱所在区域干旱气候观测系统(RACOS)的总体思路下,拥有一大批国际先进的科研设施,具备了开展野外综合试验的良好条件。另外,已初步建成沙尘气溶胶物理化学分析实验室和移动式的干旱气象综合科学观测平台。为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陆—气之间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为发展区域相关模式,为水、土、气、生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提供了科学试验平台。干旱所还拥有一流的开放式科研办公环境及条件,计算速度超过千亿次的SGI高性能计算机,方便快捷的科技期刊电子查询系统,以及主网为千兆的网络传输系统和中国干旱气象网站,并初步建成干旱气象专业共享数据库系统。
对外交流合作:干旱所实行开放合作的办所方针,大力构建科研合作平台,拓展研究领域,不断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广泛吸纳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提升科技竞争力和创新力。干旱所以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为跨部门和跨行业开放合作平台,以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为区域开放合作平台,以兰州国际环境蠕变研究中心为国际开放合作平台,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人才培养合作平台,并设立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面向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进行开放合作研究。干旱所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类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所开展学术交流和访问,国内已经与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都具有实质性的科研合作。
科学研究成果:“十五”至今,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申请立项、发表论文和获奖成果大幅度增加,共申报各类科研项目405项,立项127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科技部项目7项),获得资助经费2000多万元;共发表论文519篇,其中在SCI、SCIE、EI类收录刊物上发表25篇,在一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86篇;获各种科技奖64项,其中省部级奖7项。
总体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瞄准干旱气象发展的国际前沿。加强干旱、沙尘暴、冰雹等灾害气象事件的形成机理和监测预报预测技术研究,重点在干旱气候监测与试验、干旱气候预测与生态环境、干旱气象灾害评估、干旱气候变化与对策研究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在干旱、沙尘暴的监测和发生机理,以及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取得重要科学突破,产生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造就一批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干旱气象专家,形成4-5个由首席科学领衔的富有竞争力的科研群体。加强完善“五个基地”、“三个平台”、“一个工作站”、“一个分析室”,以及移动干旱气象综合科学观测平台和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建成布局科学、功能完备的科研基础体系,发展能够体现干旱区域特色的数值模式体系,进一步建设完成干旱气象共享数据库系统。最终将干旱所建设成专业特色突出、科研水平达到一流、国内知名、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干旱气象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和建立科研型业务部门提供强有利的科技支撑,在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取得突出的成绩。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甘肃分院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甘肃分院:前身为甘肃省气象培训中心,成立于2004年12月。2015年9月27日,由中国气象局批复更名为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甘肃分院,隶属甘肃省气象局,培训业务受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的指导,是组织气象职工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国家级气象教育培训分支机构。主要任务:承担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面向全国气象部门的相关培训班;开展面向西北区域的气象业务培训和专项培训;承担甘肃省气象部门干部职工的技术岗位培训、管理培训、综合素质培训和远程在线培训;开展气象新技术、新方法培训;做好培训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管理、教学总结评估及培训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气象课程体系建设、课件开发、远程教学等教育培训技术研究及技术咨询服务。
中共中国气象局党校甘肃分校是开展甘肃省气象部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成立于2018年6月,标志着甘肃省气象局党建工作进入了新时代,为甘肃省气象部门加强党的建设,培养党员干部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党校甘肃分校依托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甘肃分院开展工作,在甘肃分院职能中增加党校职能,切实为推动省局党建工作方面和气象部门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资料
省局简介.甘肃省气象局.2022-08-02
内设机构.甘肃省气象局.2022-08-02
直属单位.甘肃省气象局.202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