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老子道德经译解

老子道德经译解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先秦时代道家学派的重要典籍,其思想学说从古至今对中国社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当今时代仍熠生辉。《老子道德经译解》旨在对《老子》进行全方位深入浅出的解读,正文按八十一章顺序编排,每章分“原文”“注释”“今译”“解析”“古今妙解”五个部分。“原文”采自通行最广的王弼注本,“注释”聚焦重点字词,“今译”准确简明,“解析”钩玄提要、融会贯通,“古今妙解”集录古今名家论述精华。书后所附“老子道德经十问”,就学习《老子》的十个普遍问题做交流,集中揭示《老子》思想的真谛和魅力,阐明学习的意义和路径。

编辑推荐

对《老子》进行全方位深入浅出的解读,一本书让你读懂老子!

国学研究者张葆全先生将自己传承经典的思想精髓融入新作,符合当前国家倡导文化自信、推广国学经典教育的时代背景,对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有两大特点:一是注重廓清对《老子》望文生义的误解,将《老子》原文放到历史语境中准确释析,从而真正读懂《老子》;二是重视阐述《老子》哲学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让人学有所悟,更睿智、快乐地生活。

作者简介

张葆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曾任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1984—1993)、校长(1993—1997),2002年退休。现受聘为广西师范大学国学堂专家委员会主任,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中文系首席教授,漓江学院终身教授,广西老教授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广西儒学学会名誉会长,桂林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国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或主编)《诗话和词话》、《历代诗话选注》、《宋代诗话选释》、《中国古代诗话词话辞典》、《新编今注今译昭明文选》、《玉台新咏译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先秦诸子散文赏析》、《论语通译》、《大学中庸译解》等著作多部。

精彩章节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今译

天地万物都有本始(道),这个本始(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母亲。既已领悟了那天地万物之母的道,就可凭借它了解它所生育的天地万物;既已了解它所生育的天地万物,又复坚守那作为生育天地万物之母的道,终身都不会有危险。

堵塞那激发人之欲望的感官,关闭那追求人之欲望的通道,终身都不会有劳苦和忧虑。如果开通那激发人之欲望的感官,鼓励人对欲望的追求,终身都会无可救药。

能察见细微才叫“明”,能持守柔弱才叫“强”。能用“道”这个无所不照的光去照亮自己,就可以复归心境澄明,就不会给自己留下祸殃,这就是永续不断的常道。

解析

这一章讲的是对“道”的持守。老子的观点有三:

一、得其母以知其子,知其子复守其母。母指道,子指天地万物。老子认为,体悟了道(母),就能了解天地万物(子)的本原和规律;而了解了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规律,就更能够也更需要坚定地执守道。

二、要持守道,必须保持心境的澄明。为了使心境澄明,必须无欲无为。“塞其兑”就是无欲,“闭其门”就是无为。在无欲无为中,排除杂念,摆脱物累,就可以做到心境澄明,道才能进入虚静的心中。

三、要持守道,必须贵柔尚弱。“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三十九章),作为天地万物本原的道,必定是处于贱下的地位。因而体道之人就应当贵柔,尚弱,居下,不争,守雌,无为……

古今妙解

王弼说:“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兑,事欲之所由生;门,事欲之所由从也。”“无事永逸,故终身不穷也。”(《道德真经注》)

范应元说:“道本无始,此言有始者,谓万物由是始也。母谓道也。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精,变化不测,通神达生,故谓之母。在人之身则为神明,不可以言传口授而得之也。静而无欲,道自居矣。非天下之至神,不能得之。既得乎此,则以是而知其子。子者一也,虚而无形,以万物同得,此所以谓之一也。非天下之至明,不能知之,知此则天地人物与我同出而异名也。”(《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

奚侗说:“塞兑,闭门,使民无知无欲。”(《老子集解》)

吴澄说:“水镜能照物谓之‘光’,光之体谓之‘明’。用其照外之光,回光照内,复返而归藏于其内体之明也。”(《道德真经注》)

韩非子说:“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吾畏其卒,故怖其始。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韩非子·喻老》)

豆瓣评论

当“国学”已经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阅读经典呢?有没有一本书能够让我们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经典呢?张葆全、郭玉贤的新著《老子今读》就是这样一本书。

伴随着百家讲坛的普及,国学仿佛已经成为上至国家政府机关,下至黎民百姓的必修课程,甚至很多MBA、EMBA教学里都专门的开设了国学课程,各种国学读本、国学经典等书籍也相继问世,为大家走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过,在浩如烟海的国学书籍中,我们如何选择呢?

个人认为选择这方面的书籍首先要注意书籍所参考的国学经典的版本和出处。国学经典中,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诸子和他们的著作是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而经过2000多年的流传和演变,很多国学经典都出现了多个版本,我们尽量选择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那些大家公认的比较权威的版本。阅读经典的时候最好还要参阅中国不同朝代文学家和哲学家的注释,这也是被众多学者所公认的研习经典的重要方法之一。最后就是要结合当前时事政治和自身阅历,能够深刻的体悟、反观经典,这样的阅读就会是一种比较深入的、有感染力的阅读。

这本书正是一本回归元典的好书,也是一本阅读老子的百科全书式的参考书。

《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八十一章,总计5289字。《老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典籍,也成为后世修身治国的重要参考。阅读《老子》,需要阅读者有一定的人生经历,那样才能更好地领悟其中的道理,有真正的收获。

之所以说《老子今读》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参考书,是因为本书原文采用了在历史上流传最广的王弼的《老子注》的版本,可以说是目前争议最小的《老子》版本。另外,对于每一章的原文,后面都有“注释”可供参考,还有原汁原味的“今译”,是没有发挥的经典解读,再后面是有所引申的“解析”,而后面的“古今妙解”会让人大开眼界——“古今妙解”是把历史上一些比较优秀的、有影响力的关于老子的注解中关于这一章的解释摘录出来,统一的放在这一章的后面,真的让人读一本书的同时阅读了众多名家关于老子的解读,怎不让人受益匪浅呢?在“古今妙解”中,有王弼魏源、张松如、陈鼓应司马光高亨、王淮、陆希声王夫之、河上公、苏辙童书业范应元蒋锡昌、李谷鸣、李嘉谋、杨兴顺冯友兰等各个朝代和时期的名家,个人比较喜欢的是任继愈老师和傅佩荣老师关于老子的解读,相信仔细阅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感悟和收获的。

虽然老子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物质文明还很不发达,但是老子已经看到了统治者为了追求一己私利穷兵武、诸侯称霸给国家和黎民百姓造成了重大的伤害,那个时代的老子就用朴素的哲学观点从“有”、“无”的角度探讨了治国、为政、修身的一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和那些一心向“钱”看的国人们真的是一剂良药——老子的人生哲学是“尚弱”、“贵柔”、“居下”、“守雌”、“不争”,而这些不正是对现世很多问题最好的解决之道吗?而对于统治者而言,老子给出的建议是:“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相信任何国家的领导阶层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一定会创造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

冥冥之中,自有天道!和谐社会,“道”是根本,不管是个人修养还是治理国家,我们都需要有“道”之人,为了追求和拥有“道”,多读读老子吧!

参考资料

一本书读懂老子.豆瓣读书.2017-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