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哈里夫曼
亚历山大·哈里夫曼(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Вале́рьевич Халифма́н,1966年1月18日—),俄罗斯国际象棋棋手、特级大师。1968年出生于圣彼得堡(今俄罗斯圣彼得堡)。1996年获得俄罗斯国际象棋全国冠军。1999年,哈利夫曼在国际棋联世界冠军赛上击败亚美尼亚棋手弗拉基米尔·阿科皮扬,获得世界冠军头衔,当时他在等级分仅排名世界第44位。此外,哈利夫曼还作为俄罗斯国家男子足球队的成员获得过1992年、2000年、2002年国际象棋奥运会金牌与1997年世界国际象棋团体锦标赛金牌。1990年,哈利夫曼被国际象棋联合会(FIDE)授予特级大师称号。
人物简介
亚历山大·哈里夫曼,俄罗斯1968年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出生于圣彼得堡。他从小在家乡就接受了很多著名教练及专家的指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苏联棋坛很有发展前途的新人,先后获得过三届前苏联少年锦标赛冠军和一届欧洲青年锦标赛冠军。是圣彼得堡国际象棋大师学校的创办人并担任该校校长。曾担任过加里·卡斯帕罗夫的助手和女棋手加利亚莫娃的教练.。
根据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2001年1月10 日公布的国际象棋等级分排名,亚历山大·哈里夫曼为2690分,排名16位,入选世界32名最佳棋手。
主要战绩
亚历山大·哈里夫曼1982-1984年为前苏联少年冠军,1985年成为欧洲青年冠军(20岁以下),1990年成为国际特级大师、1992年代表俄罗斯获得菲律宾奥林匹克团体赛冠军,1996年获得俄罗斯个人冠军,1997年代表俄罗斯获得卢塞恩世界团体锦标赛冠军。
1999年8月29日,在美国举行的第二届新赛制世界冠军赛(男子国际象棋世锦赛)中,亚历山大·哈里夫曼在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获得了冠军,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第14位世界棋王。
主要经历
亚历山大·哈里夫曼第一次参加世界冠军对抗赛是在1994年,在区际赛出线后,就遭遇了俄罗斯名手,世界排名第三的萨洛夫,结果哈利夫曼惨败。改革后的第一届新赛制世界冠军赛,哈里夫曼的成绩也不怎么样。1999年的第二届新赛制世界冠军赛,告诉了人们一个弱一流棋手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因为两卡(加里·卡斯帕罗夫和安纳托利·卡尔波夫)、克拉姆尼克、阿南德等人都因故未参加。所以使比赛的含金量大为降低。但即使这样,在赛前,世界排名第45位的哈里夫曼也未被看好。毕竟参赛棋手中,还是强手林立的。而哈里夫曼在1999年世界冠军赛中表现,可以用非常完美来形容,从开始到最后夺冠连过七关。第一轮第一局哈里夫曼就后手输给了印度名不见经传的棋手巴拉。在第二盘扳回。加赛快棋两人又各胜一局。在超快棋的比赛中,哈里夫曼涉险过关。第二轮,哈里夫曼的对手是上届亚军加塔·卡姆斯基,又在快棋中过关。第三轮胜亚美尼亚棋手asian。第四轮战胜了名将盖尔芳德,接下来又力克天才少女棋手波尔加·朱迪。半决赛又智胜罗马尼亚棋手尼斯皮亚努。决赛的较量中,哈里夫曼又以3.5比2.5战胜了亚美尼亚的阿克平。在整个比赛中,哈利夫曼表现是如此出色,15盘白棋中10胜5和,保持不败,冠军确实当之无愧。
即使这样,哈里夫曼还是表现得很冷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绝口不提自己是世界最强棋手,自己只是国际棋联的世界冠军。
成为世界冠军使哈里夫曼名利双收,不仅得到了丰厚的奖金,哈的世界排名也一度达到世界第10,等级分最高时也到了2702。而最让人心动的是可以使用世界冠军的称号,即使逊位也可以享用前世界冠军称号。哈里夫曼还在1999年的国际象棋奥斯卡奖中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小卡和弗拉基米尔·克拉姆尼克。这也表明,哈里夫曼的表现得到了棋界人士的肯定。
在1999年势头不错的哈利夫曼在2000年初开始趋于平淡,首先在和天才少年伊万·莱科的6盘对抗中,哈里夫曼以三负三和惨败,一盘未胜。揭示了他同超级棋手的差距。随后,因为获得了世界冠军,受邀请参加了世界等级最高的利纳雷斯公开赛。比赛的结果,加里·卡斯帕罗夫和克拉姆尼克以10轮6分的成绩并列冠军。哈里夫曼和希洛夫、阿南德、莱科的大分相同,都是4.5分,但小分偏低只获得第5名。整个10轮就赢了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