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简称《参同契》,道教最早系统论述炼丹术的著作,后世称为“万古丹经王”,学界通常认为是由东汉魏伯阳所撰。《周易参同契》在成书之初被称为《参同契》,并未冠上“周易”两字,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真诰》中首次《周易参同契》一名。学界一般认为“参”就是“三”,即易道、黄老道、丹道(炉火),“同契”即“相类”,所谓“参同契”就是将易道、黄老道与丹道三家“互相契合”打通。该书主要是借用乾、坤、坎、离、水、火、龙、虎、铅、汞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

《周易参同契》全书三卷,另附“补塞遗脱”一章,约六千字,基本是用四字一句、五字一句的韵文及少数长短不齐散文体和离骚体写成的。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篇内容为易理与功法,中篇内容为具体炼丹之术,下篇(包括“补塞遗脱”)总结前人炼丹成就及注意事项等。由于该书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论述多用隐语,成书后多以注本形式流传。南宋朱熹有《周易参同契考异》一卷,此外注解尚有四十余家,多收入《道藏》 第621—629册。历代注家对其内容的理解亦存在分歧,主要形成三种观点:其一认为以阐述炼制金丹来求仙药的外丹说为主;其二主张以调和阴阳,修练自身精、气、神的内丹说为主;其三提出外丹说、内丹说二者兼而有之。

《周易参同契》内容涉及到哲学、医学、化学天文学、历法学、音律学、养生学等领域,建立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炼丹术上,其阐明了炼丹的基本原理和方式方法,为后炼丹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在易学上,其以种种图式表示其炼丹的理论,启发了宋儒之图书易学,从而开启了有宋一代图书易学的学术流派,促进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价值。在科技史上,其外丹思想客观上推动了中原地区古代化学矿物学冶炼学以及医学等发展进步,该书的多个译本已被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德国法国等数十个国家的图书馆馆藏。

成书年代及作者

在漫长的流传中,《周易参同契》的篇章编排结构与最开始的编排顺序大不相同,历代学者的诠释注解也与正文的内容混杂,最终导致该书的文体不统一,章节顺序混乱,内容错杂。因此对于该书的作者、成书年代等问题学界一直众说纷纭。

作者介绍

关于《周易参同契》的作者,从古至今有两种观点占主流,第一个观点是认为《周易参同契》是魏伯阳一人所作,并无其他作者。另一种观点认为《周易参同契》除了魏伯阳之外还有徐从事、淳于叔通等其他作者。最早记录魏伯阳作《周易参同契》的是葛洪的《神仙传》。最早提出还有其他作者的是唐代唐玄宗时期综州昌明县令刘知古,他认为 《周易参同契》 上中下三篇各有其作者。此外,托名阴长生注本 《 周易参同契》 三卷注自序中也有关于 《 周易参同契》 作者为徐真人、 魏伯阳、 淳于叔通三人的注解。在考察了五代十国后蜀彭晓周易参同契通真义》等注本后,学界认为魏伯阳是《参同契》的撰者或主要撰者之一。

魏伯阳(约公元151-公元221年),名翱,自号云牙子,字伯阳,会稽上虞 (今属浙江省)人,东汉炼丹术家,也是中原地区已知最早一位有著作传世的炼丹家。魏伯阳的生平事迹未见于正史,仅知出身于高门望族,一说是尚书魏朗之子。魏伯阳生于刘志元嘉元年(公元151),刘宏建宁二年(169年),其父魏朗因党祸被害致死,那时魏伯阳刚成年。汉灵帝熹五年(176年),因党祸牵连家属,魏伯阳在其十八岁到二十八岁的青年时期被迫隐遁山林修道,专心修道炼丹。在这大约十年的时光里,魏伯阳每日的生活大概是深造自己,不断进修学习并整理父亲遗留下的文稿编成《魏子》一书。曾率三弟子周燮、冯良、虞翻入上虞凤鸣山凤鸣洞炼丹服食,授青州市徐从事《参同契》及古歌。在此期间他很有可能与淳于叔通产生了联系,受到了淳于叔通的影响,为后来作《参同契》和《五相类》打下基础。魏伯阳应该是先作《参同契》而后又因为“补塞遗脱”写了《五相类》,两本书成书的时间相差五到十年左右。具体的成书时间不得而知,根据推测大概在中年时期四十岁左右的时候。魏曹丕黄初二年(221年),魏伯阳去世。

成书年代

《参同契》的成书年代,迄无定论。在晋葛洪以前,已有《参同契》流传于世。其作者魏伯阳为顺帝、刘志时人,因此《参同契》一书大约写于刘保与汉桓帝之间。但葛洪在三世纪初成书的《抱朴子内篇·遐览》篇却只记录了《魏伯阳内经》一卷,至后晋开运二年(945年)编成的《旧唐书·经籍志》始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二卷、《周易五相类》一卷。学界一般认为,《周易参同契》的主体内容有可能完成于东汉时期,与当时流行的黄老之学和金丹道教有关。

书名释义

“周易”

《周易参同契》一书起初并未冠有“周易”二字,如东晋葛洪神仙传》中有“老子作《参同契》《五相类》凡三卷”之语。及至南北朝时期道士陶弘景《真诰》中首次出现《周易参同契》一名,此后都冠上了“周易”二字。可见“周易”二字是后人所加,成书时仅名《参同契》。

冠居“群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古代哲学专著。《参同契》之制作,时当汉易盛行之际,其所言“周易”,实为汉易,即象数之易。此象数易乃经过改造与创新,与经学易有基本的相同语汇,也有自己的独自特点,这些特点就成了丹道易学的基本特点。

虽然《周易参同契》被冠以“周易”,实际上是一本讲述炼制丹药的方法与原理的道教著作,此书会被叫做《周易参同契》,是因为其中所讲述的炼丹过程以及原理与易学尤其是两汉象数易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周易参同契》虽言丹道,但是易理却贯穿于其整个炼丹体系。东汉郑玄《易论》对《易纬乾凿度》进行过注疏:“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周易参同契》中体现《周易》三义中最多的是“变易”思想,其运用汉易纳甲说、卦气说中的十二消息卦学说来阐述乾坤天地定位后阴阳二气的流动变化过程规律,进而推导炼丹修仙的每一步流程以及炼制外丹的进退火候和内丹体内气流的消息变化等。《周易参同契》在探讨构成炼制内外丹成仙的理论基础时体现了“易简”的思想。《周易参同契》非常重视乾坤两卦,强调道之自然,认为炼丹需要遵循自然的天道。乾坤两卦蕴含着“易简”之理,乾卦是生物之道易坤卦为成物之道简。《周易参同契》中的“不易”之理体现在炼制丹药过程中应该遵守“丹道与天地造化同途”。炼丹应该遵循天道而天道是不会变化的,《周易参同契》建立了一个以乾坤两卦为本体,坎离两卦为用的宇宙动态结构。《周易参同契》吸收继承了《周易》的义理,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易在一切事物之中,万事万物都可以援引易理来阐述。易在一切中,而非一切在易中。《周易参同契》将“易”放在一个本体层面的位置,认为“易”是天地间宇宙万物的源头和需要遵行总的原则,所以借易理来建立自己的炼丹系统。

“参同契”

“参同”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一书,其《扬权》篇云:“不知其名,复修其形,形名参同。”此词意为通过检验来判定理论是否与事实相符。唐朝的容字号无名氏注本,开卷即云:“周者,乃常道也;易者,变改之易......参,杂也,杂其水、土、金三物也,同为一家,如符若契,契其一体,故曰《参同契》。”此本将“周易”解释为“周天火候”,将“参同契”解释为“掺杂水、土、金三物,同为一家,如符合契”,即药物的混融为一。

五代十国彭晓的《参同契解义序》说:“《参同契》者,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契合也。”朱熹在《参同契考异》中对“参同契”的解释与彭晓一致。而宋代俞琰始以“三”解题,认为“参”与“三”相通。其在所著《周易参同契发挥》中有如下文字:“参,三也;同,相也;契,类也。”清朱骏声《参同契序》:“参者,三也,天地人三才也;合,会也,契者,大凡也。“参同”一词,除题目之外,书内尚有“参同者三才”一句。《参同契》之基本内容,在前释“参同契”本义时,实已包含,只是未曾言明罢了,那就是贯穿全书始终的大易、黄老、炉火三项。清人朱元育在《参同契阐幽》卷中认为,“参同契”三字含义,实指大易、黄老、炉火三者,而三道相通,如符合契,故名《参同契》也。

学界一般认为,“参”就是“三”,即易道、黄老道与丹道;“同契”就是“相类”。所谓“参同契”就是“三结合”,将易道、黄老道与丹道三家“互相契合”打通。

文本演变

东汉末至两晋时期

第一阶段大概在东汉末年至两晋这段时间,此时《周易参同契》未加上“周易”两字,叫做《参同契》。《参同契》第一次被叫做《周易参同契》是在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真诰》中。在此阶段中,《参同契》和《五相类》都只有一卷,还是独立的两篇。此时的《周易参同契》刚刚问世,还没有开始经过各家注解研究,最接近其本来的面貌。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第二阶段大概在南北朝至唐朝初期,根据新旧《唐志》记载,此时《五相类》篇幅与前一阶段的无变化,《参同契》由原来的一卷变成了两卷。如《旧唐书·经籍志》之《五行类》谓:“《周易参同契》二卷,魏伯阳撰;《周易五相类》一卷,魏伯阳撰。”此时《周易参同契》较《神仙传》所说多出一卷。

这一阶段中,因《大丹赋》、《鼎器歌》两篇都是讲述炉火之术,所以《参同契》后面很有可能被附上了这两篇篇幅,才由原来的一卷变成两卷。《道藏》托名长生阴真人注《周易参同契》实为唐注本,共三卷,全书不分章,《鼎器歌》存于卷下文末。而同为唐注本的《道藏》太玄部容字号《周易参同契注》则只有二卷,认为《参同契》乃为详解《古歌》而作;《古歌》为诗歌体,《参同契》则为书体;从篇章结构来看,容字号无名氏《周易参同契注》二卷只相当于通行本《周易参同契》的卷上,通行本卷中、卷下则未注,亦没有收入。

五代时期

五代时期,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采用章句体形式,以四篇统分三卷为九十章,其中,上卷分四十章,中卷分三十八章,下卷分十二章。上篇和中篇是《参同契》和《五相类》混合编到一起,不再是两个独立的篇章。之前被附在《参同契》后的《鼎器歌》和《大丹赋》连同结语、后序一起混合编为下篇。内有《鼎器歌》一篇,因其词理钩连,字句零碎,分章不得,故独存于书后。并以红色笔书正文,黑色笔书旁义,使经、注显明可观。

明代

第四阶段的《周易参同契》版本是由明朝正德年间的杜一诚和明朝嘉靖年间的杨慎重新编排整理的经传《古文参同契》。该版本打乱了其上中下三卷的结构,按照《周易参同契》里每一句的文体重新编纂,把四言句作为魏伯阳之经,五言句作为徐从事之注,《赋》《乱辞》及《歌》为《三相类》,乃淳于姓叔通之补遗,共编为三册,谓之为《古本参同契》。至嘉靖(公元1522年-公元1566年),杨慎称南方掘地得石函,中有《古文参同契》上、中、下三篇,叙一篇;徐景休《笺注》亦三篇,后序一篇;淳于叔通《补遗》《三相类》上下二篇,后序一篇,合为十一篇;并指《赞序》为景休后序,《补塞遗脱》一章为叔通后序。自此后,《古本参同契》开始大行于世。

内容概要

《周易参同契》全书共六千余字,分上、中、下三卷,上篇内容为易理与功法,中篇内容为具体炼丹之术,下篇(包括“补塞遗脱”)总结前人炼丹成就及注意事项等。

上卷,《周易参同契》结合《周易》之理,探讨天道及其表现,从而为炼丹术确立起形而上的哲学依据。丹家认为,修炼金丹必须法天道而行,要“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但是天道深远而难窥,要对天道有所了解,必须因《易》象以发明之。故而在探讨天道之理为何,由人道及于天道的具体路径为何等问题的过程中,《参同契》引入《周易》,从而确立了易学与炼丹相结合的这种独特的修丹理论。《周易》被引入炼丹术之后,天道不再是不可言说、不可描述的神秘主宰者,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体现着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因为在汉代的人们看来,《周易》卦爻象的数理排列,如汉易卦气说以八卦、十二辟卦、六十四卦配一年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纳甲说以天干、地支配卦等,在当时能较系统地说明天道运行的法则、规律,故人们认同于《周易》与天道的关系,认为《周易》之理即是天道的表现,循《周易》之理而行,就能与天道相通,达到天与人的合一。

中卷,结合《周易》之理,对金丹炉火之术的药物、火候、鼎器等问题作系统说明。炼丹最重要的问题,是所谓“炉鼎”“药物”与“火候”的问题。“炉鼎”是炼丹之所,“药物”是成丹之源,“火候”为结丹之功夫。《周易参同契》以阴阳变易法则解释丹药的形成,以汉易中的卦气说、纳甲说等解释炼丹的火候以乾、坤为鼎器;以坎、离为药物;以屯、蒙一卦等值一日之火候,如此则除乾、坤、坎、离之外的六十卦可以表征一月三十日每日早晚之火候;又以纳甲六卦即震、兑、乾、、艮、坤总言一月火候之进退;以复、临、泰、大壮、夬、乾、、遁、否、观、剥、坤十二辟卦之消息说明一岁火候之消长,这就对炼丹之“炉鼎”“药物”与“火候”等作出了详细说明。

下卷,《周易参同契》还将大易、黄老相结合,以体用的方式贯通道体与器用,沟通形上与形下,从而建构起一个有体有用的独特丹道哲学理论体系。《周易参同契》以《周易》卦爻象变异的节序性、规律性的思想与黄老天道自然无为的道体观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它将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融为一体,将道体的虚无自然看作是金丹炉火具象变化的本质,而金丹炉火具象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和节序性又被看作是虚无自然道体的内容和显现,从而道体不离器用,器用显现道体。一般认为,《周易》思维有“推天道以明人事”的特点。《周易参同契》推阐天道,其所关注的“人事”主要指的是修丹之事,即认为人通过法天道阴阳之消长,修炉火金丹而饵之,就能达成使人道合于天道的目的。其与儒学解《易》以政治和社会伦理问题等作为“人事”的主要内容有所不同,两者代表了易学发展的不同方向,具有一种相待互补性。

主要思想

哲学思想

天道观

东汉末年对天体结构的看法主要有三种观点,即盖天、宣夜、浑天三家。《参同契》的天道观,吸取了浑天说的“基本内核”,并吸取了“盖天说”与“宣夜说”的“合理内核”。《参同契》取消了此说中天有形质,“天表里有水”,天地“载水而浮”等说法,汲取了宣夜说“天了无质”,“日月众星,白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气焉”等内容,建立了可以称之为“天地设位”,“坎离匡郭”的宇宙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已经不再是上下结构,而是“内外相包”了。这一模型主要采用了浑天说,认为“天地设位”是用乾坤坎离四卦建构的天地结构模型。一方面,它继承了《易·系辞》盖天说的内容,以坤相包取代乾上坤下;另一方面,它又继承并改造了《道德经》以宣夜说为依据的宇宙风箱模型,将日月相推之意纳入模型,黄道和白道的轨迹有数可期,从而使风箱模型具有了观象制历的实际意义。在此模型中,乾坤为天地之体,坎离为乾坤之用。乾坤内外相包,不过是“列阴阳配合之位”而已,必须通过坎离的上下升降来体现。《周易参同契》认为“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其中包含“天地造化”的物理天道观,也包含人效法天地造化的哲学天道观。修丹同于天地造化,意味着天地大宇宙与人身小宇宙有着对应关系。

三道由一

《参同契》中“三道由一”思想中的“三道”指大易、黄老、炉火。所谓炉火,即外丹、内丹的修炼术,包括房中、服食、气法。 大易、黄老都是为指导炉火服务的,是理论基础。黄老即指黄老之学,黄老术发展至秦汉之际,已臻成熟。《参同契》中的黄老合气术和马王堆汉墓竹简《天下至道谈》及《合阴阳》等书有着内在的因袭关系。所谓“大易”,实指汉代象数派易学。魏伯阳汲取了汉易学尤其是《易纬》中的古代科学思想,用以阐述丹法修炼的理论,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儒家易学的道教易学,这就是宋代陈抟倡导的先天易学的源头。

对于“三道由一”的“一”字,学界的理解却大相径庭。概括起来约有四种说法:其一,朱伯崑认为,一谓大易、黄老、炉火三道合而为一,成为统一的整体,“一”作“合一”解;其二,彭晓认为,大易、黄老、炉火三道的理论基础皆由《周易》(亦有云阴阳五行说)一门而出,“一”作《周易》解;七三,李养正认为,大易、黄老、炉火三道皆归之于金丹道,“一”作“金丹道”解;其四,《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一书中,将“一”解为一个目的,即不死成仙之目的,亦即大易、黄老、炉火三条道路俱是通往不死成仙这一最终目的的快捷方式。

丹道思想

外丹

《周易参同契》以《周易》为指导,效法汉代象数易学,以乾坤为鼎炉,坎离为药物,其余六十卦为火候,借用阴阳五行等晦涩难懂的语言,阐述了外丹思想。外丹是指用炉鼎烧炼丹砂等矿石药物而成的,能使人服之“长生不老”的丹药,也可指烧炼丹砂、铅、汞等矿石及药物的方术的总和。它包括三种烧炼术,即神丹、金液、黄白。外丹术在我国起源很早,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外丹术包括金丹术和记黄埔有限公司白术。“金丹”是泛指在古代神仙传说与求仙活动的基础上,希望金石药物之炼制获取“服食成仙”的“长生药”,即神仙术士们人工炼制的还丹、仙丹、灵丹之类,而制取这些丹药的方技称之为“金丹术”。“黄白”者,如《抱朴子·内篇·黄白》所云:“黄者,金也;白者,银也。古人秘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隐之云尔。或题篇云庚辛,庚辛亦金也。”故黄白术,也称为炼金术。

理论基础

道教修炼金丹的理论基础是“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外丹理论认为天地为“大宇宙,鼎炉为“小字宙”,“大宇宙与“小宇宙”是密切联系、完全统一的。从“大宇宙”看,叫自然还丹,也叫“天生还丹”。物质自然进化十分漫长,为了加快和缩短这一自然演化过程,道教外丹黄白术在天人台一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认为“一鼎可藏龙与虎,方知字宙在其中”。只要模拟宇宙自然环境来设置丹鼎和配伍药物,仿照天地阴阳造化的原理,在与自然大宇宙相对应的丹鼎小宇宙中,凭借丹炉中水火的促进作用,就可以加速金石的自然进化的历程,在较短的时间内炼制出真金和仙丹来。所谓白然还丹、“天生还丹”,按炼丹术士的说法,它是上界仙人才能食用的。这个小宇宙与真实的大字宙“造化同途”,便炼出仙丹。凡人服食这仙丹,自然也同服食自然还丹的上界仙人一样,可以永生不死了。在道教看来,人体与外部白然界处于同一世界,它们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自然物的特性可以向人转化,人体的性质也可以向自然物转化。大自然的金石之物,性质坚固、经久不坏,人如果服用金石之物炼制的金丹,就可以使这种坚久不坏的性质转移到人身上,从而使人身体强健,长生不死。

炼丹条件

鼎器、药物、火候是炼丹的必要条件。“鼎器”是炼丹之所,“药物”是成丹之源,“火候”为结丹之功夫。鼎器是烧炼外丹的器具,分为炉和鼎。就外丹而言,炼丹药物主要指汞铅,铅为“五金之主”,汞是“灵而最神”。火候指外丹黄白术用火技巧、程序、温度变化等方法。所谓火候是指丹炉温度的控制,用现代术语讲,即是时间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在古代,它是依靠按时添减燃料和调节通风量实现的。合炼金丹,经历时日很长,而在不同的合炼阶段,使用的加工温度也不相同。这样便存在用火的程序和温度变化问题。火候有两种:一是文火,一是武火。炼丹方法中,对火候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参同契》用六十卦纳甲说、十二消息卦说、八卦纳甲说等来说明火候的把握,是一种思维模型,用于指导炼丹实践。但在具体炼丹过程中,实际情况却要复杂的多。

烧炼金丹的具体方法,则有锻(长时间加热)、炼(千燥物加热),炙(局部烘焙)、溶(溶化)、抽(蒸馏)、飞(升华)、伏(加热使药物变性)等。炼丹道士将外丹烧炼视为神授之术,一般秘不传人。为了不让外人见到其炼丹的情景,往往把丹房设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之中。据宋代吴误《丹房须知》记载,炼丹者还有一套神秘仪式和众多禁忌。

内丹

《周易参同契》不但借用汉代象数易学,阐述了外丹学思想,而且也隐含着许多内丹学的思想。唐中叶后,外丹学向内丹学的演变,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周易参同契》为载体的。

内丹三要

鼎器、药物、火候,在内丹术中成为“内丹三要”。鼎器是炼丹的基本器具,包括鼎和炉两部分。在不少内丹书中,将鼎炉比喻人身中炼丹穴位或处所,即鼎比喻泥丸宫位置,炉比喻下丹田位置。聚气之所,曰鼎;藏药之所,曰炉。药物指神、气、精。“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濡养人体的精微物质,是推动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含有心理活动、精神之意。火候在炼丹过程中至关重要,是借外丹术的火候作为比喻,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意念调节;其二是说,呼吸调节。其法有大、小周天“火候”之分,由于大周天火候之法,道书多略而不详,所以后世多以小周天“火侯”为主。

魏伯阳认为,内丹修炼的基本原理为模拟外丹制造丹药的方法在人体内制造“丹药”,来使自己“长生久视、羽化登仙”。内丹学模拟外丹术,把人体当作鼎炉,把后天的精、气、神作原料,用意念为火,把呼吸当风,通过这种“火”与“风”来掌握“火候”,在一定的“火候”中来制成“丹药”,最后达到“虚无之道”。

性命双修

《周易参同契》在道教历史上首次提出“性”“命”与修炼养生的关系,这是后世内丹精、气、神关系理论和性命双修思想的最早源头。对内丹学而言,性命是统一而双修的,如果把命功修炼作为性功的基础,最后性命统一而返本还源以合道,则这种命功修炼并无可非议。因为人是身心统体,身体如果不能调节好,精神也会受其影响,命功修炼可以为精神进入更高境界提供坚实的保障。另外,所谓的“修命”并不是指“命”白己修炼自己,“修命也还是要通过“神”去调控身体,炼精炼气都离不开神的作用,所以修命归结到最后也还是精神的调节与作用。如果没有性功的彻底觉悟,命功修炼无法导致终极的超越与解脱。既然性、命同为生命要素,不可分离,缺一不可,那么性命双修就是内丹修炼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从内丹学中的性命关系看,既可以通过“修命”而“修性”,也可以通过“修性”而“修命”,性和命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道教的目标是追求“长生不死”以成“神仙”。就道教原有的设想,长生不死是指现有的肉身生命永远不死,通过修炼使“形”与“神”永远结合在一起。早期道教尤重外丹修炼,这是与“肉体飞升”的观念连在一起的。但道教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解脱观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形肉体的长生不死的目标逐渐被放弃,而代之以“神气合一”的无形生命的永恒。“形”在解脱境界中的地位的变化,是道教解脱观念转变的关键,一方面是放弃了以有形肉体的永存为成仙的目标,同时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把“形”的因素转换为一种无形的“气”,由此以区别于佛教的解脱,内丹学的“神气合一”的“阳神”成就,成为道教解脱观念的成熟形态。“神形合一”是道教的核心观念,在内丹学中表现为“神形俱妙”在这个基本观点上道教一直坚持不变,只是对于“神形合一”的理解发生了变革由维持“形”的不变到使“形”发生转化,再以转化后的“形”即“气”与“神合一,“神形合一”转化为“神气合一”,而这神气合一的生命再返归大道而与道合一,就成为无形的阳神解脱。要使“形”发生转化,就要靠命功,而要返本还源与道合一,就要靠性功。

内丹修炼四阶段

内丹修炼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筑基炼己”,即一心清静,断绝一切不良嗜欲;二是“炼精化气”,即呼吸气体从下丹田沿着督脉上升、任脉下降、再回到下丹田的循环搬运过程;三是“炼气化神”,即气与神合炼,使气归神,四是“炼神还虚”,即常定常寂,一切归元,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筑基炼已是修复身体,补充三元的功法。炼精化气为内炼初关,达到元精元气,与神合凝,成为精气结合的“气”,也称之为大药”。炼气化神为内炼中关,将大药与元神合凝,成为三元凝结神,也叫做丹。炼神还虚为内炼上关,连神也炼成虚无,即理想的最高境界,“百世以下,邀游人间。”

按一般丹经的说法,第一阶段筑基入手功夫,称作道术。后三个阶段称作仙术,分为初,中,上三关。初关仙术约须百日,称百日关;中关仙术约须十月,号为十月关;宗关仙术须入定九年,称九年关。所谓百日、十月、九年的数字因人、因法而异,皆不可拘泥。

重要概念

坎离为易说

《参同契》为了解释丹药的形成,发挥了京房和《易纬》的观点,把坎离两卦看成是六十四卦变易的依据。《参同契》以乾坤坎离四卦为基本卦,取此四卦,作为解释丹药形成的依据。就炼外丹说,乾坤指炉鼎,鼎上釜为乾,下釜为坤,取天上地下之象。“易”指丹药的生成。“坎离”,指药物,坎为铅,离为汞。坎离,亦指水火,火指药物蒸馏,水指药物熔为液体。炼丹须靠炉鼎,如同乾坤为众卦之父母。鼎中置以药物铅和汞,加温后,药物和水火之气围绕鼎釜,上下轮转。炉鼎和药物、水火,乃炼丹之基础。鼎上为阳,鼎下为阴,铅为阴,汞为阳,水为阴,火为阳;所以乾坤坎离四卦包括阴阳变易之道。从哲学史的角度看,《参同契》的坎离为易说,是对《易传》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发挥。“易为坎离”,即“易以道阴阳”的另一种说法。按取象说,离火为日,为阳;坎水为月,为阴。所谓坎离相抱,龙虎相交,水火相通,日月相合,即阴阳相配合之义。

月体纳甲说

《参同契》在易学史上影响大的是月体纳甲说。此说的目的是用来说明炼丹运火时,其火候随每月月亮的盈虚而转移。按炼丹家的说法,炉中置炭火,烧鼎器,炭火有增有减,称为“抽添”火候有两种:一是文火,一是武火。减炭为文火,即温火;加炭为武火,指火势加剧。就一个月说,十五以前用文火,十五以后用武火。就一年说,冬至后减炭,用文火;夏至后加炭,用武火。火候随月亮的盈亏和四时的寒温而变化。《参同契》的纳甲说来于京房易学和《易纬·乾凿度》。其纳甲说有三种说法,分别为六十卦纳甲说、八卦纳甲说、十二消息卦说,但皆用来说明一个月炼丹运火的程序,故被称为月体纳甲。

注疏

《周易参同契》问世后,注本很多,《周易参同契》一书在《旧唐书·经籍志》《宋史·艺文志》《补后汉书·艺文志》等书籍中均有著录。南宋郑樵在《通志·艺文略》中独辟“参同契”一门,载注本十九部三十一卷之多,《正统道藏》收入康宋以后的注本多达11种。

彭晓注本

五代十国彭晓注本分上、中、下三卷,九十章。卷上自“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至“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共计四十章。卷中有“乾坤刚柔,配合相包”至“去冷加冰,除热用汤,飞龟舞蛇,愈见乖张”共计三十八章。卷下自“惟昔圣贤,怀玄抱真,服炼九鼎,化迹隐沦”至“吉人相承负,安稳可长生”,鼎器歌在外,不计章内。此与无名氏(容字号)注本分章完全相同,可以看出无名氏(容字号)注本是沿袭彭晓注本的分章法。

朱熹注本

宋朱熹注本分上、中、下三篇,但不分章(四库全书本)。上篇首“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至“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与彭晓本相同。中篇首“乾刚坤柔,配合相包”至”去冷加冰,除热用汤,飞龟舞蛇﹐愈见乖张”,与彭晓本相同。下篇首句“惟昔圣贤,怀玄抱真,服炼九鼎,化迹隐沦”至“吉人相乘负,安稳可长生”。鼎器歌在外,与彭晓本相同。朱熹明显参考彭晓注本,其相同,不足为奇。特异之处是分出一个“赞序”,即“参同契者,词陋而道大,言微而旨深”。

陈显微注本

南宋陈显微(抱一子)注本。此注本亦将全经分为上、中、下三卷,每卷含一篇,即上、中、下三篇,注本不分章。上篇自“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至“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中篇自“乾刚坤柔,配合相包”至“飞龟舞蛇,愈见乖张”,下篇自“惟昔圣贤,怀玄抱真”至“吉人相乘负,安稳可长生。”外附“鼎器歌”。

俞琰注本

元俞琰注本分上、中、下三篇,与朱熹注本相同。上篇首句为“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至“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中篇首句为“乾刚坤柔,配合相包”至“飞龟舞蛇,愈见乖张”。下篇首句为:“惟昔圣贤,怀玄抱真”至“游太虚兮仙君,天图兮号真人”。另外又区分出序文,即“参同契者,敷陈梗概﹐不能纯一,泛滥而说,纤微未俱。”又分赞序“参同契者,辞陋而道大,言微而旨深。”俞琰注本参考了许多注本,例如:陈抱一本;凝神子陈会真注本;李抱素注本;朱熹注本;郑虚一注本;詹谷注本;彭真一注本;刘永年注本(绍兴人)。另外还有几家未点明注本。这些注本多数现已不存。

陈致虚注本

陈致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将经文分为上、中、下三卷,每卷又分章,并突破了诸注本以每句句首四字为题首的惯例,一概予以重新订名。如第一章为“大易总叙”,第二章为“乾坤设位”,第三章为“日月悬象”等。

卷上析为十五章,首句为“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末句为“学者加勉力,留念深思惟,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

卷中首章为“阴阳精气”章,首句为“乾坤刚柔,配合相包,阳秉阴受,雌雄相须”,末章为第三十章,首句为“君子好章”,末句为“去冷加冰,除热用汤,飞龟舞蛇,愈见乖张。”全卷亦为十五章。

卷下自“圣贤伏炼章第三十一”,其首句为“惟昔圣贤,怀玄抱真,伏炼九鼎,化迹隐沦”。至“自叙启后章第三十五”,共为五章。卷末句为“吉人相乘负,安稳可长生。”其注本共分为三十五章,这是第三种分章法。

影响

《周易参同契》内容涉及到哲学、医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仿生学、历法学、音律学、养生学、气功学等广泛的领域。它将“大易”“黄老”和“炉火”熔为一体,建立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丹道

道教炼丹术得到蓬勃发展的东汉两晋时期,《周易参同契》作为道教最早的将炼丹术进行系统地论述的经籍,阐明了炼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方式,并为当时的金丹道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第一,《周易参同契》为内丹道提供了一整套名词与术语,这些名词术语涵盖面极广,包括药物、火候、采取、温养、结胎、证验、了道等等外丹合炼的全过程。第二,《周易参同契》介绍的一整套合炼外丹的程序,例如生药、采药、交、火候、结胎、证验、了道等,经过后世内丹大师的注释与发挥也被转换成内丹修炼的节次工夫。第三,《周易参同契》据易道以明丹道、参天道以立丹道的传统,也为后世金丹派葛洪陶弘景以及内丹炼养派的司马承祯、钟离权、吕洞宾张伯端等所继承和吸取,后世大师的炼丹做法可以说都是沿《参同契》的路数。

易学

《周易参同契》的易学为唐朝和五代十国道教所继承,并以种种图式表示其炼丹的理论,此种解易的学风,启发了宋儒之图书易学,从而开启了有宋一代图书易学的学术流派。如五代、北宋道士陈抟的易龙图理论,颇受《周易参同契》的启发;宋明理学开山祖周敦颐,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还有刘牧李觏等一批学者或创新、或批判,使图书易学一时蔚为大观;金元时期全真七子之一的郝大通,宋末元初道士雷思齐、学者俞琰等均曾以易图的方式表达对宇宙生成问题的看法。《参同契》不仅开启了宋易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丰富了宋易的内容,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价值。

科技

《周易参同契》中的外丹思想,在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的价值。炼丹家们在长期的炼丹活动中记录和总结了不少朴素的化学知识,为近代实验化学做了奠基工作。例如关于汞的制取还原、氯化汞氯化亚汞汞齐的制做等与汞有关的化学知识;关于炼制铅霜、铅柑、铅母的铅化学知识;关于精制的硫化学知识;关于升华雄雌二黄、炼取砒霜、制做单质以及利用与铁促使朱砂的分解、利用炭作为丹砂的还原剂等方面的化学知识。特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发射药,也是出于炼丹家之手。火药的基本成份硝石、硫黄和炭是炼丹家们常常使用的东西,到了天宝,炼丹家孙思邈便有了明确的火药配方,火药遂从丹炉走向社会应用,应用于唐末战争,乃至流传到西方。由此可以说,炼丹术是近代化学的“原始形式”,古代炼丹家是近代化学的先驱,客观上推动了中原地区古代化学、矿物学、冶炼学以及医学等发展进步。

文化传播

《周易参同契》作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是将《易》用于科学(夹杂在宗教中的科学)成功的著作。1932年,吴鲁强、戴维斯的首个《周易参同契》英文全译本问世。20世纪中叶以来,《周易参同契》被多本海外汉学研究著作及工具书引用、介绍或研究,例如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1956—1980年),王艺文的《道之教义》(1997年),玄英的《道教百科全书》(2008年)等。荣格将内丹学方法融入其精神分析学研究之中,征引、评价了《周易参同契》,为内丹参同学的发展开辟了可能的新路线。周士一、潘启明等以能量流解释《周易参同契》,与现代科学中的术语沟通起来。该典籍的多个译本已被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德国法国等数十个国家的图书馆馆藏。

评价 

唐刘知古《日月玄枢篇》云:“道之所秘者,莫若还丹;还丹可验者,莫若龙虎;龙虎之所自出者,莫若《参同契》焉。”

南宋翁葆光注云:“丹经万卷,妙在《参同契》。”

南宋陈显微《参同契解》王夷序则云:“又古今诸仙多尊《参同契》为丹法之祖。”

南宋朱熹评价《周易参同契》为“词韵皆古,奥雅难通。”

南宋郑伯谦引高象先诗云云:“金碧龙虎参同契,留为万古丹中王。”

南宋阮登炳谓“《参同契》乃万古丹经之祖。”

宋末俞琰《参同契发挥》阮登炳序说:“《参同契》乃万古丹经之祖。”

陈致虚《参同契分章注》说:“丹书多不可信,得真诀者要以《参同契》为主”。陈致虚《醒眼诗》又谓:“端是长生不死方,常人缘浅岂承当,铅银砂汞分斤两,德厚思深魏伯阳。”

清代朱元育称《参同契》“实为丹经鼻祖,诸真命脉。”

清代董德宁曾提及:“道书之古者,《道德》《参同》《黄庭》也。”

清徐立纯谓:“万卷丹经,《参同》第一。”

鲁迅先生说说:“中国根抵在道教”,而“道之所秘者,莫若还丹;还丹可验者,莫若龙虎;龙虎之所自出者,莫若《参同契》焉。”

袁翰青先生在《〈周易参同契〉——世界炼丹史上最古的著作》一文中评价:“《周易参同契》里有关炼丹的化学知识,从近代科学的眼光看,诚然是很有限的,可是我们不要忘了,这是一千八百年前的一本书。我们认为魏伯阳时代的炼丹者,已经观察到的一些化学事实可以证明东汉时代中国炼丹者的知识是超过了别的国家的。”

孟乃昌先生在《周易参同契集萃》的自序写道:“《周易参同契》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一席地位;它以《周易》在两汉时代的表现形式,以气功的开创性理论阐释,以化学的原始原理建树,以三者的巧妙结合,在文化史上发挥着别具一格而又不容忽视的文献源头作用。这部语言优美、内容晦涩的文化典籍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和注解者,像滚雪球一般不断扩展、开发、层积了它的丰厚内容和内涵,蔚然而形成了一门‘参同学’,给现代各国学者和无数读者提供了关心、钻研、探讨的一个独特领域。”

相关研究

近代对于《周易参同契》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因为《周易参同契》涉及的内容繁杂,研究方向大致分为:科学和外丹学、内丹学、哲学思想。

内外丹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周易参同契》的研究于近代20世纪30年代在国外兴起。研究集中在外丹学研究,主要以其中的科学知识尤其是化学知识为主。关于《周易参同契》外丹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我国学者、化学家吴鲁强教授与麻省理工学院戴维斯教授共同将其翻译成英文并推广至世界。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第二卷《科学思想史》和第五卷《炼丹术\u003c内丹\u003e的发展》中,论述了他对《周易参同契》的研究,包括翻译、诠释等工作。我国著名化学史家曹元宇从中国炼丹术历史的角度对《周易参同契》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见于《葛洪之前之金丹史略》。上世纪四十年代,由黄素封撰写的《中国炼丹术考证》一文对《周易参同契》中所阐述的炼丹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周易参同契》炼丹术中的“还丹炼制过程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研究。《道藏源流考》在1993年增订版中还收录了我国学者陈国符在五六十年代发表《国外丹黄白术考论略稿》,此文研究了《周易参同契》等道教典籍中炼制外丹的方法。在同一时期,我国化学家袁翰青对于《周易参同契》中的化学知识进行了研究,并在化学领域的期刊《化学通报》上发表了3篇相关论文。关于《周易参同契》内丹学的研究,有学者胡孚琛的《道学通论》,陈国符的《周易参同契》,还有周士一教授、潘启明教授一起研究并写的《周易参同契新探》,从理论角度研究了其中所蕴含的内丹思想。

哲学思想研究现状

《周易参同契》思想的研究始于王明 1943 年撰写的《\u003c周易参同契\u003e考证》。萧汉明教授的《\u003c周易参同契\u003e研究》对该书的真伪、作者以及其炼丹模型和易学思想做了全面的阐述,此书是近现代研究《周易参同契》较全面的著作。朱伯崑教授在他的《易学哲学史》中肯定了月体纳甲的重要意义,并着重分析了月体纳甲说对虞翻易学的影响。潘启明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写有《\u003c周易参同契\u003e通析》,又在二十一世纪初撰写了《\u003c周易参同契\u003e解读》,在书中作者于《周易参同契》这本书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即将易学、数学、现代医疗学三者融合起来进行讨论,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学者曾传辉所写的《元代参同学——以俞琰、陈致虚为例》一书,上篇论述了《参同契》的相关思想,下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道教学家,即俞琰、陈致虚的《参同契》思想进行论述。陈进国教授在他的文章《试论(周易参同)以“易”为核心的发展变化观》中尝试着从汉易学主张的“易一名而含三义”义理出发,讨论《周易参同契》包含的易学思想。马宗军博士的论文《\u003c周易参同契\u003e思想研究》从丹学角度入手,研究了其内外丹理论以及影响,从易学哲学角度论证了三个思维模型对于炼丹模型的指导。学者刘玉建在《论魏氏月体纳甲说及其对虞氏易学的影响》一文中,通过论述论证了魏伯阳的月体纳甲说是以西汉易学家京房纳甲说为前提所创造的,讨论了月体纳甲说的渊源。学者周立升在所写的《\u003c周易参同契\u003e的丹道易学》一文提出,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综合使用了两汉早期的象数易学,把丹道和易道相容,来述说还丹的道理,同时又引领道教完成由外丹向内丹的转变。

章句

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

既、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

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进退,诎伸以应时,故《易 》统天心。

元精眇难睹,推度效符证。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立表以为范,占候定吉凶。发号顺时令,勿失爻动时。上察河图文,下序地形流,中稽于人心,参合考三才。动则循卦节,静则因辞。乾坤用施行,天地然后治,可得不慎乎!

文昌统录,诘责台辅。百官有司,各典所部。

相关争议

历代注家对《周易参同契》内容的理解亦存在分歧,主要形成三种观点:其一以阐述炼制金丹来求仙药的外丹说为主;其二主张以调和阴阳,修练自身精、气、神的内丹说为主;其三提出外丹说、内丹说二者兼而有之。之所以有外丹与内丹说之争,其因有二:一是外丹、内丹所用名词术语大都相同,内丹名词借自外丹;二是外丹烧炼与内丹炼养,在一般方法论上有共通之处,二者皆约《易》以证丹道,模拟天地宇宙自然运行。外丹炉鼎,模拟天地结构,取象自然大洪炉;内丹则以人体自身为一与天地宇宙相拟配的整体。这就使得炉鼎烧炼与人体炼养极相似。基于上述原因,《参同契》既可以外丹视之,亦可以内丹名之。

唐朝的阴长生本与容字号本均以外丹注之。前者侧重理论,后者侧重于具体的药物与工艺流程,以唐代各种炼丹成就归附于《参同契》名下,可视为唐代外丹术的总结。学者孟乃昌于《周易参同契考辩》中说:“唐代两个《参同契》注本,即今存最早的两个注本,都是外丹注本,连《契》原来的一些内功叙述也浸没了,这代表外丹家认为《参同契》是外丹书。”明确辨析《参同契》应为内丹而非外丹者,当推李隆基时的刘知古。其著《日月玄枢篇》谓:“道之所秘者,莫若还丹。还丹可验者,莫若龙虎。龙虎之所自出者,莫若《参同契》焉。”并解释“还丹”非金石药物所成,乃“阴阳之气所为变化,顺天地之生成,合金水之自然。”最后还转入了对外丹术的批判。五代十国两宋时期,《参同契》注本现存有五家:即后蜀彭晓《参同契通真义》、朱熹《参同契考异》、储华谷《参同契注》、陈显微《参同契解》和《道藏》映字号无名士的《参同契注》,其中有同取的内外丹注释的(如彭晓、朱熹),但主要还是以内丹注之。元代的俞琰陈致虚二人则均主内丹,只是各人的方法不同而已。自此以后虽然明代的彭好古“杂讲外事”(“外事”指外丹),但已不是主流。东派陆西星本人虽然既炼内丹又炼外丹,但他著的《测疏》、《口义》都不以外丹相掺杂。

参考资料

..2024-01-12

..2024-04-22

..2024-01-12

..2024-01-12

..2024-01-12

《周易参同契》的思想结构.国学网.2024-05-15

《周易参同契》的丹道与天道.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12-05

道家道教研究的拓荒者.光明网.2023-12-05

..2024-01-11

魏伯阳与《周易参同契》(李远国).上虞图书馆.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