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青叶蝉

大青叶蝉

大青叶蝉(黑枕黄鹂普通亚种:Cicadella viridis)属同翅目叶蝉科,体长约7~11毫米。大青叶蝉又可以称为青叶跳蝉、青叶蝉、大绿浮尘子,会使苹果、梨、桃、李、杏、核桃、柳、杨等多种果树及植物的叶、茎,使其褪色、畸形、坏死或者枯萎,还可传染毒病,因此需综合防治。它在各地的世代有差异,从吉林省的年生2代而至江西省的年生5代,成虫或若虫均喜弹跳,若虫喜群栖,成虫趋光性强;成、若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吸吮寄主汁液,可传播多种植物痛毒,寄主为禾本科十字花科、蔷蔽科和杨柳科等植物。大青叶蝉以卵在苹果树枝条或苗木的表皮下越冬,在第二年4月份孵化,孵化后的若虫1小时后便开始转移农作物和禾本科杂草上取食危害;第3代若虫危害晚秋作物和蔬菜,到9月下旬,第三代成虫便飞到秋菜地危害,10月开始飞向果园,将卵产在果树幼嫩光滑的枝条和幼嫩主干上越冬。

大青叶蝉头部正面淡褐色,两颊微青,在颊区近唇基缝处左右各有1小黑斑;触角窝上方、两单眼之间有1对黑斑,复眼绿色;前胸背板淡黄绿色,后半部深青绿色;小盾片淡黄绿色,中间横刻痕较短,前翅绿色带有青蓝色泽,前缘淡白,端部透明,翅脉为青黄色,具有狭窄的淡黑色边缘,后翅烟黑色,半透明。大青叶蝉在中国国内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江西省、台湾、福建省、湖北、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等省区;国外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马来西亚印度加拿大欧洲等地。

外形特征

成虫

雌虫体长9.4-10.1mm,头宽2.4-2.7mm;雄虫体长7.2-8.3mm,头宽2.3-2.5mm。头部正面淡褐色,两颊微青,在颊区近唇基缝处左右各有1小黑斑;触角窝上方、两单眼之间有1对黑斑。复眼绿色。前胸背板淡黄绿色,后半部深青绿色。小盾片淡黄绿色,中间横刻痕较短,不伸达边缘。前翅绿色带有青蓝色泽,前缘淡白,端部透明,翅脉为青黄色,具有狭窄的淡黑色边缘。后翅烟黑色,半透明。腹部背面蓝黑色,两侧及末节淡为橙黄带有烟黑色,胸、腹部腹面及足为橙黄色,附爪及后足腔节内侧细条纹、刺列的每一刻基部为黑色。

为白色微黄,长卵圆形,长1.6mm,宽0.4mm,中间微弯曲,一端稍细,表面光滑。

若虫

初孵化时为白色,微带黄绿。头大腹小。复眼红色。2-6小时后,体色渐变淡黄、浅灰或灰黑色。3龄后出现翅芽。老熟若虫体长6-7mm,头冠部有2个黑斑,胸背及两侧有4条褐色纵纹直达腹端。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江西省、台湾、福建省、湖北、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等省区。国外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马来西亚印度加拿大欧洲等地。

生活习性

各地的世代有差异,从吉林的年生2代而至江西的年生5代。在甘肃、新疆、内蒙古1年发生2代。各代发生期为4月下旬至7月中旬、6月中旬至11月上旬。河北以南各省份1年发生3代,各代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7月上旬、6月上旬至8月中旬、7月中旬至11月中旬。大青叶蝉以卵在林木嫩消和干部皮层内越冬。若虫近孵化时,卵的顶端常露在产卵痕外。孵化时间均在早晨,以7时半至8时为孵化高峰。越冬卵的孵化与温度关系密切。孵化较早的卵块多在树干的东南向。

若虫孵出后大约经1小时开始取食。1天以后,跳跃能力渐渐强大。初孵若虫常喜群聚取食。在寄主叶面或嫩茎上常见10多个或20多个若虫群聚危害,偶然受惊便斜行或横行,由叶面向叶背逃避,如惊动太大,便跳跃而逃。一般早晨,气温较冷或潮湿,不很活跃;午前到黄昏,较为活跃。若虫爬行一般均由下往上,多沿树木枝干上行,极少下行。若虫孵出3天后大多由原来产卵寄主植物上,移到矮小症的寄主如禾本科农作物上危害。第一代若虫期43.9天,第二、三代若虫平均为24天。

成虫体色较淡,约经5个小时,体色变为正常,行动也就活泼了,遇惊如若虫一样斜行或横行逃避,如惊动过大,便跃足振翅而飞。飞翔能力较弱,以中午或午后气候温和、目光强烈时,活动较盛,飞翔也多。成虫趋光性很强,100瓦电灯,一天最多诱虫2000多头,在北京灯诱成虫以6月中旬、7月底至8月初、9月下旬最多。成虫喜潮湿背风处,多集中在生长茂密,嫩绿多汁的禾本科杂草与农作物上昼夜刺吸危害。经过1个多月的补充营养后才交尾产卵。交尾产卵均在白天进行,雌成虫交尾后1天即可产卵。产卵时,雌成虫先用锯状产卵器刺破寄主植物表皮形成月牙形产卵痕,再将卵成排产于表皮下。每块卵2-15粒。每头雌虫产卵3-10块。夏季卵多产于芦苇、香麦早熟禾拂子茅、小麦、玉米、高粱等禾本科茎秆和叶鞘上;越冬卵产于林、果树木幼嫩光滑的枝条和主干上,以直径1.5-5cm的枝条着卵密度最大。在1-2年生苗木及幼树上,卵块多集中于0-100cm高的主干上、越靠近地面卵块密度越大,在3-4年生幼树上,卵块多集中于1.2-3.0m高处的主干与侧枝上,以低层侧枝上卵块密度最大。夏、秋季卵期9-15天,越冬卵期则长达5个月以上。

寄生危害

寄主植物寄主包括杨、柳、白蜡树刺槐苹果、桃、梨、桧柏、梧桐、柏树、粟(谷子)、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等160多种植物。

为害特点

大青叶蝉的为害特点是成虫和若虫为害叶片,刺吸汁液,造成褪色、畸形、卷缩,甚至全叶枯死。此外,还可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

1、在成虫期利用灯光诱杀,可以大量消灭成虫。

2、成虫早晨不活跃,可以在露水未平时,进行网捕。

3、在9月底10月初,收获庄稼时或10月中旬左右,当雌成虫转移至树木产卵以及4月中旬越冬卵孵化,幼龄若虫转移到矮小症植物上时,虫口集中,可以用90%敌百虫晶体、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

生物学特性

北方年生3代,以卵于树木枝条表皮下越冬。4月孵化,于禾本科杂草、农作物及蔬菜上为害,若虫期30~50天,第1代成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7月上旬。各代发生期大体为:第1代4月上旬~7月上旬,成虫5月下旬开始出现;第2代6月上旬~8月中旬,成虫7月开始出现;第3代7月中旬~11月中旬,成虫9月开始出现。发生不整齐,世代重叠。成虫有趋光性,夏季颇强,晚秋不明显,可能是低温所致。成虫、若虫日夜均可活动取食,产卵于寄主植物茎秆、叶柄、主脉、枝条等组织内,以产卵器刺破表皮成月牙形伤口,产卵6~12粒于其中,排列整齐,产卵处的植物表皮成肾形凸起。每雌可产卵30~70粒,非越冬卵期9~15天,越冬卵期达5个月以上。前期主要为害农作物、蔬菜及禾本科杂草等植物,至9、10月农作物陆续收割、杂草枯萎,则集中于秋菜、冬麦等绿色植物上为害,10月中旬第3代成虫陆续转移到果树、林木上为害并产卵于枝条内,10月下旬为产卵盛期,直至秋后,以卵越冬。

参考资料

大青叶蝉.世界农化网.2024-03-27

大青叶蝉危害果园需早防治.中国农科新闻网.2024-03-27

大青叶蝉.中国园林网.2024-03-22

【动物科普】大青叶蝉.关注森林网.2024-03-22

大青叶蝉.甘肃大众科普网.2024-03-22

新农村商网:射干大青叶蝉 2007-10.nc.mofcom.gov.cn.201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