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背荫河镇

背荫河镇

背荫河镇,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北部,背荫河镇地处半山区,耕地面积82591亩,东西略长,南北较窄,境内最高峰是“硕大户山”,海拔608米,平均海拔200-400米之间,境内山脉属长白山张广财岭支脉。全镇总面积132平方公里,7行政村,48个自然屯,总人口27760人。

背荫河镇,1984年设立,因河得名。因地处漠泥河、牤牛河河谷开阔地,岸边树木茂盛阴凉,故称背荫河。背荫河镇和营城子镇原属拉林县第七区。1956拉林镇、五常两县合并后改名营城子区。同年撤区,划分为背荫河、茶棚、南土、营城子4个乡,营城子为中心乡。1968年秋将茶棚划出,有3个乡合并背荫河人民公社。于1971年1月划为背荫河、英城子乡两个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背荫河乡,1985年撤销公社制设立背荫河镇。

背荫河镇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推动家庭农场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截至2022年,全镇有91家 家庭农场 、346家合作社,解决1000余人就业。

历史沿革

清,属拉林副都统衙门。

1958年,设背荫河公社。

1980年,公社改乡。

1984年,乡改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背荫河镇辖背荫河、关家、富有、赵戏、郑家、兰旗、大合7个行政村;下设4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9年10月,背荫河镇下辖7个行政村:关家村、​富有村、​背荫河村、​兰旗村、​赵戏村、​郑家村和大合村。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背荫河镇,地处五常市西北部,东与二河乡毗邻,南与安家镇相连,西与营城子满族乡接壤,北与拉林镇相邻,2018年,区域面积130.9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背荫河镇地处半山区,半丘陵,河谷开阔,地形起伏平缓,地形主要为冲积平原

气候

背荫河镇属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夏季降雨集中,气温温热,湿润,春季风大降雨少,秋季降温急剧,常有霜冻多年平均气温3℃,无霜期年平均12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71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

水文

背荫河镇境内河道属龙凤山水系,有大小河流3条,长11干米,流域面积90平方千米,占全镇总面积45%。

自然资源

背荫河镇境内探明矿藏资源主有煤、青石、大理石铅锌矿,有野生动动物10余种主要有野鸿、飞龙、狐属、狼等药用植物有三叶五加、甘草等,特产有木耳、元蘑榛子等,树种有红松云杉杨属桦树等。

人口

2011年末,背荫河镇辖区总人口26961人,另有流动人口1921人,总人口中、男性14019人、占52%;女性12942人,占48%; 18岁以下4169人,占15.5%; 18~35岁7283人,占27%;35〜60岁11298人,占41.9%; 60岁以上4211人,占15.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朝鲜、蒙古、满、回等8个少数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3.5‰,人口死亡率2‰,人口自然增长率1.5‰。

2017年,背荫河镇常住人口17927人。

2018年,背荫河镇户籍人口23473人。

经济

2011年,背荫河镇农业总产值9.1亿元,农业耕地面积8.4万亩,粮食作物以玉米、大立、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5万吨,经济作物有烤烟、露地菜;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294元。

2011年,背荫河镇工业总产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工业以化工、铸造、机械加工、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为主,财政总收入2756万元,比上年增长47%,年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5亿元。

2018年,背荫河镇有工业企业18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0个。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背荫河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7个;图书室7个,藏书10万余册;98%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1%;数字电视入户率98%,有线电视用户1951户。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背荫河镇有小学1所,在校生53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学1所,在校生1120人,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2011年,背荫河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85万元,比上年增长19%,预算内教育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1%,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背荫河镇有卫生院1个,病床90张,专业卫生人员61人,其中执业医师30人,执业助理医师18人,注册护士13人。

社会保障

2011年,背荫河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99户,人数608人,供养农村五保25人,支出4.4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8人。

交通

2011年,背荫河镇有客运线路6条,客运总量200万人次,货运总量600万吨。

参考资料

背荫河镇.哈尔滨市五常市人民政府.2024-03-28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4-03-28

2022,我们的乡村振兴路丨五常“家庭农场”种养两旺.新晚财经.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