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罗摩克里希那

罗摩克里希那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1836-1886),原名Gadadhar Chatterji或Gadadhar Chattopadhyay,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印度神秘家和瑜伽士。他出生在一个孟加拉乡村的小村庄,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他拥有非凡的记忆力和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他的思想与灵性问题紧密相连。18岁时,他的哥哥将他带到加尔各答,后来他们在加尔各答北部市郊的达克希什瓦定居,居住在一座行宫中,这座宫殿是为了供奉神圣母亲卡利女神而建造的。在这里,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开始了他对神的追求。在接下来的十二年里,他实践了多种通往神的神秘道路,经历了印度教经典所记载的不可思议的神秘状态,同时也在基督教伊斯兰教中实践了通往神的道路。最终,他宣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有多少宗教,就有多少通往神的道路。”

人物经历

早期生活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于1836年2月18日在西孟加拉邦胡格利区的迦马尔普古尔村出生,这是一个贫困的家庭,但他们保持着虔诚的婆罗门血统。他是家庭的第四个也是最小的孩子,他的父母分别是Khudiram Chattopadhyaya(生于1775年)和Chandramani Devi(生于1791年)。他们的第一个儿子Ramkumar大约在1805年出生,女儿Katyayani紧随其后,第二个儿子Rameswar在1826年出生。由于家庭财产被一位不诚实的地主Ramananda Roy侵占,这对夫妇的生活变得困难。然而,他们仍然保持了高尚的行为准则和对雅威的虔诚。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的父亲去世后,家庭的经济状况变得更加艰难,他的哥哥Ramkumar接管了家庭责任,而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则帮助他处理家务事和祭祀工作。在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十几岁时,家庭的财务状况恶化,Ramkumar在加尔各答开设了一所梵语学校,并担任校长,同时还在那里担任祭司。1852年,室利·罗摩克里希那搬到了加尔各答,协助哥哥的工作。

道德修养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从小就表现出对宗教的热情,他会定期参加学校的课程,但在12岁时,他失去了对世俗知识的兴趣,转而专注于宗教书籍的学习。他特别喜欢聆听流浪僧人讲述《往世书》、《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和《薄伽梵往世书》的故事。他还学会了制作偶像,并参与戏剧演出,特别是在湿婆节期间饰演湿婆的角色。1843年,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的父亲去世,这一打击使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他会在附近的火葬场独自冥想,练习精神修炼。随着年龄的增长,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的精神修炼越来越深入,他开始体验到多次神秘的经历。有一次,当他走在稻田旁的路上时,看到了一群白色的鹤在黑色雨云的背景下飞翔,这一景象深深地吸引了他,令他陷入了恍惚的状态。在九岁时,他在崇拜时母女神时,以及在描绘湿婆时,都会进入恍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恍惚状态变得越来越频繁,有时甚至每天都会发生。在这种状态下,他会忘记周围的一切,只专注于内心的体验。他的家人对此感到担忧,担心他的健康状况。然而,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并不在意,他认为这是他与神之间的交流。

婚姻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的家人听说了他的精神状态后,决定给他安排一场婚姻,希望这能够稳定他的情绪。他们找到了一位名叫Sarada Devi的女孩,她是Ramchandra Mukherjee的女儿,来自Jayrambati村。这场婚姻是在1859年举行的,当时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已经23岁,而Sarada只有5岁。他们两人在迦马尔普古尔度过了三个星期的新婚生活,然后室利·罗玛克里希那就回到了达克希什瓦。在这次婚姻中,室利·罗玛克里希那并没有与妻子共寝,而是选择了一种类似于僧侣的生活方式。他将妻子视为神圣的母亲,称呼她为圣母。Sarada Devi后来成为了室利·罗玛克里希那的重要追随者。

神职生涯

室利·罗玛克里希那的职业生涯始于1855年,当时他被任命为达克希什瓦时母庙的祭司。在这个职位上,他展现了对工作的热情和奉献精神,很快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的行为和态度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注意到他的精神状态。一些宗教教师访问了他,并确认了他的精神体验的真实性。在1861年,一位名为Bhairavi Brahmani的女性苦行僧来到了达克希什瓦,她向室利·罗玛克里希那传授了密宗的知识。在她的指导下,室利·罗玛克里希那完成了六十四个主要的密宗修行,并在1863年达到了顶峰。他的成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人开始聚集在他周围。其中一个叫作"M"的学者用孟加拉语详细记录了与室利·罗玛克里希那的对话,并将其整理成了《室利·罗玛克里希那喜乐之言》一书,分为五卷出版。这本书后来被翻译成了英文。

后期生活

在室利·罗玛克里希那生命的最后五年里,许多知识分子和年轻人围绕着他。Mhenzoza Nath Geta("M"是他的名字的缩写)用孟加拉语几乎完全准确地记录了与大师的谈话,并生动地描绘了室利·罗玛克里希那的形象,并以《室利·罗玛克里希那喜乐之言》(《Sri Ramakrishna Kathamrita》)的书名分五卷出版。1940年间,此书被纽约的罗玛克里希那-维帷卡南达中心的主管斯瓦米·尼哈拉南达译成英语。

死亡

室利·罗玛克里希那在1885年初患上了喉癌,病情逐渐加重。他被转移到加尔各答附近的一处花园住宅,医生们试图治疗他的疾病。他的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在1886年8月16日凌晨去世。他的死亡被认为是Mahasamadhi,一种自我管理的死亡。他的最后一句话是"Ma",而在另一些版本中,他三次喊出了"Kali"这个词,然后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观点

室利·罗玛克里希那继承了印度传统的吠陀不二论(见吠陀不二论派)思想,认为世界的最高本质是无形式、无属性的梵,即绝对存在,万物皆为梵的显现。但他的哲学思想经常摇摆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之间。当强调信仰的对象时,他认为世界有一个全能的、无所不在的最高主宰;当强调信仰的对象必须通过人而成为主观信仰时,他又提出“心即一切”、“万物在于心”的思想。在宗教改革方面,他在印度教的基础上提出“人类宗教”的思想,认为世界上各种宗教所信仰的神都是同一个实体,只不过名称不同;各种宗教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要达到人与神的结合,实现普遍之爱和美好的生活。他主张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联合起来。他死后,其弟子辨喜在加尔各答建立“罗玛克里希那传教会”。目前,这个传教会不仅在印度各地,而且在东南亚和日本、英、美等首都有活动中心。室利·罗玛克里希那的主要著作《室利·罗玛克里希那福音》是其弟子玛哈扎根据他的谈话记录而辑成。

影响与遗产

室利·罗玛克里希那被认为是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孟加拉复兴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多个组织以他的名义成立,其中包括1897年由近代著名哲学家斯瓦米·维威卡南达(辨喜1863——1902年)创立的罗玛克里希那传教会。该教会的活动中心位于加尔各答,但它的发展迅速,其影响很快就超过了梵社。一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印度教最有影响的改革社团之一。

参考资料

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豆瓣读书.2024-08-21

附录一 罗摩克里希那的生平、哲学和社会思想.中国社会科学文库.2024-08-21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言行录.豆瓣读书.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