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在船舶上甲板以上,自一舷伸至另一舷或其侧壁自外板内缩不大于4 %船宽的围蔽建筑物。如果不严格区分,可将上甲板以上的各种围蔽建筑物统称为上层建筑。有时也泛指包括甲母质室在内的甲板建筑物。在潜艇耐压船体上方,沿船长设置并与非耐压船体连成一体的结构,也称上层建筑。
简介
上层建筑又称“船楼”。上层连续甲板上由一舷伸至另一舷的或其 侧壁板离船壳板向内不大于4%船宽的围蔽建筑称上层建筑,即首楼、桥楼和尾楼,其他的围蔽建筑称甲板室。甲板室侧壁与船舷之间的空间为走道。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船楼和甲板室又可分为楼、桥楼、楼、中甲板室和艉甲板室等。上层建筑与船舶的航行性能及居住条件密切相关,其内部可设客舱及船员的生活舱室,有的地方(如艏楼的甲母质间)还可以作为部分货舱使用,或存放缆绳、灯具和油漆等。
上层建筑又称上装。木帆船船体甲板以上的围蔽建筑物。是为适应载运货物、旅客和船员操作、生活需要而设置的。现代木帆船的上层建筑比较简单,通常在两舷甲板内侧设单层楼子或拱篷。有的小船拱篷可抵舷边。上层建筑的设置,除了总体布置上的因素外,尚可提供储备浮力,减小船舶的干舷。
定义
1、上甲板以上各种围蔽建筑物的统称。
2、干舷甲板上宽度至少为船舶宽度92%的甲板建筑。
3、泛指上甲板上的一切围蔽建筑。《规范》中则指上甲板上,由一舷伸至另一舷的,或其侧壁板离船壳板向内不大于4%船宽的围蔽建筑。
主要作用
上层建筑可用于布置各种舱室、战位和各种装置等,如驾驶室设置在船中部或艉上层建筑的顶部,有利于扩大驾驶人员的视野。在上层建筑内可设客舱及船员的生活舱室,有的地方如首楼的甲母质间舱还可作为货舱使用,或存放缆绳、灯具、油漆等;此外,首楼还可以减少甲板上浪。设于机舱上方的上层建筑可遮蔽机舱开口,保护其免受波浪侵袭。
上层建筑还能增加船舶的储备浮力,舷楼可减少甲板上浪。此外,当上层建筑具有足够长度时,主船体加上上层建筑会构成一定高度和断面变化的船体梁,按其所在位置和长度大小,它可以全部或部分不同程度地参与主船体的总纵弯曲,这样可以提高船体的总纵强度。与此同时,船体在上层建筑端部产生的严重的应力集中,在设计中应引起重视。
主要类型
上层建筑原是上层连续甲母质以上围蔽建筑物统称,它分为两 种类型:一种是左右两个侧壁与船舷外板相连接,其宽度等于该处船宽;另一种是宽度比该处船宽小,左右两侧壁不与舷侧外板相连接,而与上层连续甲板相接。有时仅把前者称为上层建筑,如左图(a),而后者称为甲板室,如左图(b)。
上层建筑根据其所在位置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位于船首的称为首楼,位于船中部的称为桥楼,位于船尾的称为尾楼,习惯上统称它们为船楼。甲板室一般只有船中甲板室和尾甲板室两种。
上层建筑有不同的长度、形式、层数和设置,应根据需要设计,主要取决于舰艇的类型、主尺度和使命,并与总体舱室布置、武器布置、生活居住条件及航海性能密切相关。其中大型客船的上层建筑最为庞大。
老式货船普遍采用首楼、桥楼、尾楼的“三岛式”布置形式,而现代的大中型、中机型货船多采用首楼、船中甲板室,尾甲板室的布置形式,而尾机型货船多采用首楼、尾楼(或尾甲板室)的布置形式。
中机型干货船的船中部上层建筑一般采用多层甲板室,层数越多,驾驶室位置越高,视野越广,对驾驶越有利,但同时也提高了船舶重心,增大了受风面积,对船舶稳性不利,所以船中甲板室一般不超过四层。
油轮、散货船和现代的集装箱船、滚装船等都是尾机型,因此它们都有一个较大的尾楼,同时在首部有一短首楼。大型油船常在船中部设一短甲板室,其顶层作驾驶室,这样可改善驾驶和居住条件,又不影响货物装卸。
除尾机型船外,一般货船尾部只设置小的甲板室作为居住或工作舱室之用。
客船为了多装载旅客,上层建筑十分庞大,通常从首端稍后处开始一直延续到尾部。
主要受力
1、波浪冲击:船舶航行遭遇恶劣海况时,上层建筑将受到波浪的冲击,特别是首楼受到冲击最大;当船舶迎着风浪行驶时,在船中部上层建筑所有围壁中,又以前端壁受到冲击最大。
2、总纵弯曲:船中部较长的上层建筑(如长桥楼)、船中甲母质室如果长度很大,会随着船主体一起弯曲。首楼、尾楼和尾甲板室受总纵弯曲的影响较小。
3、重力:承受位于其上的各层建筑的结构重量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的局部载荷,如救生艇甲板上的救生艇吊架等重量。
4、船舶摇摆产生的惯性力。
主要结构
主体结构
上层建筑由侧壁、前端壁、后端壁、内部围壁和甲板组成。它们的结构 与主船体的相应结构很相似,也是由围壁板、甲板板及肋骨(仅装在船楼的侧壁)、横梁或甲板纵骨、甲板纵桁和围壁扶强材等构件组成,不过除强力上层建筑外一般板厚和BOBBIN尺寸都比较小。左图为某船舶中甲母质室横剖面结构图,右图为某船船中甲板室第一层围壁布置图。
上层建筑大多采用横键线式结构,只有一些长桥楼和长甲板室的甲板采用纵骨架式结构。船楼的舷侧和甲板骨架一般与主船体骨架的间距一致;其端壁的骨架间距则根据门窗开口位置和宽度来决定。
上层建筑主要承受波浪冲击和总纵弯曲。由于船舶主体沿船长方向是连续的,而上层建筑却是间断的,船体在上层建筑端部附近结构发生突变,当船舶总纵弯曲时,在船中的上层建筑端部将会产生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如果不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船舶航行时就有可能使该处的上甲板、舷顶列板和上层建筑侧壁发生裂缝,这必须引起充分注意。
甲板室结构
甲板室与一般房屋建筑一样,由两边侧壁和前后端壁及甲板构成。一般在四周围壁的角隅处做成圆角,以减少这些地方的应力集中。为减轻质量,围壁和甲板都用较薄的板材,但其上均有BOBBIN加强,如图所示。甲板室的侧壁扶强材和横梁间距也大多与主船体一致。有时为配合门窗开口的布置而作适当调整。有的甲板上装有重量或作用力较大的设备(如救生艇架和锚机等),该处甲板骨架需作适当的加强。
根据上层建筑所在的位置,又可分为艏楼、桥楼和艉楼等。上层建筑的甲母质有各种名称,如艏楼甲板、艉楼甲板、游步甲板、救生甲板、驾驶甲板、罗经甲板等。
长上层建筑与短上层建筑
长度大于0.15L,且不小于其高度6倍的上层建筑为长上层建筑,不 符合长上层建筑条件的为短上层建筑。客船及客货船的上层建筑属长上层建筑,其他船舶的上层建筑一般属短上层建筑。
位于首部的上层建筑称艏楼。其作用是减少首部上浪,改善航行条件,首楼的舱室可作贮藏室用。
用来布置驾驶室及船员居住与活动处所的上层建筑为桥楼。
位于尾部的上层建筑称艉楼。其作用是减少船尾上浪,保护机舱,其内的舱室亦可作船员居住舱室或派作其他用途。现代船舶基本都为尾机型或中尾机型船,桥楼直接设在近船尾处,故无尾楼。
长甲母质室与短甲板室
长度大于0.15L,且不小于其高度6倍的甲板室为长甲板室。不符合长甲板室条件的为短甲板室。船舶的桅屋(masthouse)基本属短甲板室。
上层建筑甲板分类
根据船舶种类、大小的不同,上层建筑(桥楼)所具有的甲板层数及命名方法均有所不同。如有的船舶从上层建筑下部的第一层甲板开始向上按A、B、C…的方式命名各层甲板;有的船舶则按各层甲板的使用性质不同命名,如罗经甲板(compassdeck)、驾驶甲板(bridgedeck)、船长甲板(masterdeck)、高级船员甲板(officedeck)、艇甲板(boatdeck)、船员甲板(crewdeck)等。
一般情况下,上层建筑各层甲母质包括以下内容:(1)罗经甲板;(2)驾驶甲板;(3)艇甲板;(4)起居甲板;(5)上层建筑内的上甲板;(6)游步甲板。
上层建筑及甲板室设置
上层建筑及甲板室的设置,从使用功能上,需要布置各种工作和生活处所,从对技术性能的影响上,上层建筑有利改善船舶溅浸性和稳性,另外从船舶建筑艺术上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上层建筑及甲板室的形式选择及布置,必须处理好上述关系,满足使用上合理、技术上先进与建筑艺术三者的有机配合。在总体设计时,要依据船的用途、航区、机舱地位、船舶性能特点、立面造型诸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而定。另外,各个部位的上层建筑及甲母质室担负着不同的作用,因而其构造型式亦不相同。
1、首楼
首楼的设置及尺度首先要考虑甲板上浪,因为船在迎浪或斜迎浪航行时,首部容易上浪。甲板上浪将严重威胁甲板上船员、货物、设备和甲板开口封闭装置等的安全。实践证明,设置首楼对防止甲板上浪,保持甲板干燥,保护人员、货物及设备安全是十分有效的。
首楼的设置及其长度与船的大小、船的干舷大小、舷弧高度、海域情况以及首楼甲板上设备的布置需要诸因素有关。我国《钢质海船入级规范》规定,所有船舶应设置首楼或增大舷弧,使船首最小高度符合《海船载重线规范》的要求。该规范规定,凡设置首楼以满足规范对首部最小干舷高度要求的船舶,自首垂线算起的首楼长度应不小于0.07Lpp,并且在船长Lpp≯100m时,首楼的封闭条件还应满足规范的规定。在此基础上,首楼甲板面积还应顾及锚泊设备和其他设备的布置要求。首楼长度的统计值是船长的8%~10%。
一般海船的首部干舷都不够高,故都设置短首楼。在短首楼的内部布置锚机控制室、灯具间、油漆间、缆索与索具、木工工作室等。
除短首楼,有的船从实际出发,采用长首楼。如某货船,为弥补1号货舱舱容的不足,将首楼延长到1号货舱的后端,所得的容积用于装货。这样既增加了舱容又均衡了装卸时间,但应注意对稳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又如某些海洋拖轮,为改善航行中的溅浸性和使拖钩布置在船重心附近,也设置长首楼。但要注意,因首部碰撞机会较多,首尖舱范围的首楼段,不熊作为居住舱室使用。
小型船舶,考虑到驾驶视线或重心高度,有设置半升式首楼(首楼底在上甲板之下)的。客船、客货船因干舷甲母质之上通常还设连续甲板,所以,一般不设首楼。对高型深和高舷弧的大型船,因为能保证首部干舷也可不设首楼。
2、中部及尾部上层建筑
“中机型”船舶大都设置中部上层建筑,用以布置船员工作和生活舱室,保护机(炉)舱开口,布置烟囱和艇设备之用。即使是“尾机型”船,也有为改善驾驶视线等原因而设置了中部上层建筑的。
中部上层建筑分桥楼型和甲板室型。甲板室型因其两侧有外走廊,对甲板上前后交通联系方便,一些甲板作业频繁的船(如渔船、拖船、大型货船等)多采用甲板室型。甲母质室型在防止甲板上浪和舱室面积方面有其不足之处,所以一些小型运输船及客船则常采用桥楼型。
中部上层建筑在甲板上跨越的长度,既要满足布置生活和工作舱室面积的需要,又要防止不合理的增长而影响装卸效率。从提高装卸货物效率的角度,希望舱口要大,就要求中部上层建筑的端壁不能过多跨越货舱的范围。通常其端壁跨越货舱壁的长度以不大于5sm为宜,否则将影响货舱口的尺度。中部上层建筑依船只大小一般设有2层~4层,最下层长度要照顾到遮住机(炉)舱长度的需要,统计值范围为船长的15%~20%,并自下而上在后端逐层缩短缩窄,但其尺寸应满足舱室、艇、机舱天窗和烟囱的布置要求。
“尾机型”船根据机舱棚和烟囱、生活和工作舱室的布置要求,都要设置尾部上层建筑;“中机型”船为解决舱室布置的拥挤,也都设置单层的尾甲板室。另外,在个别尾机型大船上因尾部驾驶视野不好,而在中部或首部另设短的上层建筑,布置驾驶部人员的全部或部分舱室。
上层建筑集中在机(炉)舱区段,这样布置有利于减少生活设施,节约地位和造价,方便船员工作和生活,有利于机(炉)舱棚的布置和进出通道的安全。
客船及其他需要较大舱室地位的船舶,上层建筑常由中部向首、尾延伸,并有相当长度。
3、主上层建筑
主上层建筑的尺度和层数,应根据需要的舱室面积、露天上甲板上的布置(如运输船货舱口的安排)、艇设备的布置、驾驶视野、重量和重心高度、受风面积等因素来决定。大型运输船舶,舱室面积矛盾不大。中小型船舶,因国内船员人数偏多,常有困难,这时应按保证船员必须的生活条件下,尽量不影响船的使用效能的原则来处理,做到适当兼顾。
驾驶视野的要求无确切的标准。原则上按这样的标准来考虑,从驾驶室里驾驶员眼睛到首端舷墙顶点引一直线,通常把这一直线与水面的交点和首柱间的一段区域称为“盲区”。盲区应尽量小,以便及时发现船首附近的障碍物,采取必要的避让措施。设计时,一般参考实船资料来决定。客船的盲区长度为0.60Lpp~0.70Lpp,货船及油轮满载时平均为1.25Lpp,压载航行时约为2.0Lpp。各船的盲区长度差别较大,盲区大的船舶,进出港时要采取专人隙望的办法来加以补救。
上层建筑的层数与船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小船为1层~2层,中型及大型船舶为3层~4层,尾机型的大船考虑驾驶视野,甚至高达5层以上。各层自下而上在后端逐渐内缩,长度和宽度应满足舱室、艇设备、机(炉)舱棚和烟囱等布置需要;各层高度,小船为降低重心,减小受风面积,层高常压低到2.lm,中型以上船舶,层高按舱室用途不同取2.3m~2.6m。
上层建筑制造
现代化船厂在建造上层建筑时,一般以一层次为一个分段,也有以中心面为界,将一层次分为左右二个分段。分段制造结束后,直接送至总组装场所,进行上层建筑的总装,其质量最大可达到500~750t。其分段流水线一般设定6个工位:
1、定位把板材放到流水线上定位;
2、焊接用单面焊进行板材焊接;
3、划线切割CNC划线和切割;
4、安装加强筋点焊定位;
5、加强筋焊接用自动焊或半自动焊焊接:
然后进入分段装配区域,设定分段装配、装件安装、焊接三个独立工位。分段装配是在专用支架上进行,完工时,可用支架自身的升降运输装置送到区域末端,再到总装场地进行总组装。
目前,国内船厂还没有上层建筑分段流水线,一般仅备有组装场地,我国中船总公司的专家们建议对上层建筑分段建造的工艺设施、上层建筑分段先行舾装作业等,应该引起充分重视,必须尽快形成上层建筑虚拟成组工艺流程或分段装配生产线。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