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明
冯其明,男,1962年7月出生于湖北天门市,1988年毕业于原中南工业大学并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
人物经历
1978年02月至1982年01月:中南矿冶学院选矿专业,大学; 1982年02月至1984年12月:中南矿冶学院选矿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5年01月至1989年07月: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加工专业,博士研究生。1991年破格提为教授,1998年受日本科技厅国际科技交流协会的邀请,在日本产业创造研究所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工作。
工作
冯其明同志1990年获博士学位,91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95年评定为博士导师,91年起任副系主任,93年6月起任系主任。1997年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 1998.02 ~ 2000.02 受日本科技厅国际科技交流协会的邀请,在日本产业创造研究所(Institute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
硫化矿浮选电化学;复杂细粒矿分选新技术;化学提取及矿物材料加工技术;环境工程。
成果奖
湖南有色金属学会选矿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金属学会会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员;中国黄金集团学会会员。科研、教学成果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 “铝矾土浮选脱硅一拜尔法溶出新工艺”(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1999年7月);(2) “特大型低品位多元素斑岩铜矿选矿工艺研究与应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07 )(由德兴铜矿、中南工业大学、北京有色金属设计研究总院三个单位合作申报,在本单位排名第一)。(3) “含铜金矿直接提金基础研究”(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12月,第四名)省部级鉴定成果(1) "铝矾土选择性聚团浮选脱硅一拜尔法溶出新工艺"(国家九五攻关项目,1999年3月30日鉴定, 第一名)(2)“铝土矿浮选脱硅药剂研究与工业试验"(国家九五攻关项目,1999年11月25日鉴定, 第二名) 2. 获得的荣誉称号 ( 共 6 项 ) 1997 - 1999 近三年获得荣誉称号 2 项(国家级 1 项、省部级 1 项)(1) “中国青年科技奖”(1998年9月16日(第六届),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湖南省青年科技奖”(1999年9月,中共中央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人事厅,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要贡献
其突出业绩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政治素质好,立场坚定。多年来全力以赴的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为我国矿物加工学科的发展默默奉献,是我国自己培养的优秀科技人才,是中南工业大学和全国矿物加工学科最年轻的博士导师,已成为跨世纪青年学术带头人。
2 .理论基础扎实,学术思想活跃,在科学研究中锐意创新、埋头苦干、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解决生产实际难题。已在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国际前沿的基础研究及提高我国复杂硫化矿综合回收率的应用研究方面做出了国内外公认的开拓性研究成果,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共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奖5项、部级鉴定5项,获专利1项。
首次提出“硫化矿浮选矿浆电化学”新观点,使电化学理论在矿物加工工程中的应用从理论转为实践;在开发具有实用性的硫化矿电控浮选工艺和装备、以及二硫化铁与砷黄铁矿电控浮选分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专家鉴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开发的以小分子有机抑制剂为核心的“硫化矿低碱度浮选新工艺”已在我国最大有色矿山德兴铜矿生产应用,年效益4000万元以上。这一成果具有广泛推广应用前景,将成为适合我国资源特点的新型复杂硫化矿浮选工艺,促进我国矿物加工科学技术进步,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3 .在科学研究中虚心好学,团结协作,具有很强的组织大型科技攻关的能力。90年以来,组织并承担完成了三项(计12个子课题)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通过了部级评审和鉴定,为我国矿物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批实用的、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新工艺、新药剂及新设备。现在正承担2项国家基金及4项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特别是“铝矾土选矿脱硅试验研究”已完成小试,专家评议认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4 .组织学术交流、促进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先后组织了三次全国性的选矿学术研讨会;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在学科发展、学术梯队、科学研究、专业改造、教材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卓有成效地工作,近年来,该学科点已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25项),出版教材专著35部,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学术队伍,使学科点的整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