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艳梅

张艳梅

张艳梅,女,1970年10月26日出生于舒兰市,14岁进入吉林省体校。

1986年入选中国短道速滑队,在199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一枚银牌,现任沈阳八一速滑队教练。

人物经历

1984年进入吉林省体校,开始了专业体育生涯。

1986年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破1000米项目全国纪录,并入选国家队。

1989年北京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获3000米接力赛金牌

1990年3月日本札幌第二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获3000米、3000米接力两枚金牌,并获500米、1500米两枚银牌。

1990年10月,亚洲杯1000米金牌(破世界纪录),3000米接力金牌。

1991年3月悉尼世界锦标赛,获500米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1991年团体锦标赛亚军成员。

1993年3月北京世界锦标赛,获500米金牌,并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

1994年2月参加第十七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获500米项目银牌。

1995年3月获世界锦标赛3000米接力金牌,1995年团体锦标赛亚军成员。

职业生涯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短道速滑正式进入冬奥会,在女子3000米半决赛中,作为队中绝对主力的张艳梅在领先20余米的情况下摔倒,中国队无缘决赛。而在自己擅长的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预赛中因失误未进决赛。

个人生活

张艳梅是家中的“老疙瘩”,也是唯一的女孩,父母疼爱犹如掌上明珠。张艳梅的学习成绩很好,她的父母也同所有家长一样,希望自己的女儿少受苦,上大学之后找一份稳定的文职工作,所以刚开始,父母并不同意张艳梅滑冰。可是,张艳梅对滑冰却像着了迷一样,一放学就去学滑冰。再加上她有很好的运动天分,经过教练的指导,张艳梅竟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父母看见自己的女儿这样喜爱滑冰,也就不再阻止她。

张艳梅参加比赛时,父母从来不到现场去看,因为他们怕女儿分心,影响成绩。但是,他们肯定会守在收音机或电视旁默默地为女儿鼓劲,父母也因此成了女儿的忠实“粉丝”。有一次,张艳梅没有取得好成绩,父母担心女儿禁不住打击,马上从家赶到女儿的训练地哈尔滨市。当看到自己的女儿依然是开朗、大大咧咧的老样子时,父母悬着的心总算是安放下来,这才放心回家。

张艳梅的丈夫蒋志斌也是一名优秀的滑冰运动员。1987年他被调到国家队,在那里,为了提高女队员的成绩,蒋志斌很巧合地被安排做张艳梅的陪练。两人后来都出任了沈阳八一队的教练。

人物事件

美国黑手夺走冠军

1994年2月,挪威利勒哈默尔小城,第十七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现场。

发令枪响!

张艳梅冲出起跑线,冲过第一个弯道,加速,入弯道倾倒侧身,出弯道,加速,第二个弯道,加速,张艳梅领先!冲过第三个弯道,离终点近了,准备外圈超越,加速,再加速。突然张艳梅的后腿被人拽了一下,有些失去重心,减速调整,蹲下、重新加速,那只“黑手”借力超过张艳梅……

荷兰籍主裁判却对此犯规动作视而不见,判“黑手”美国队员凯西特娜第一。一位中国台湾记者,清晰地拍下了当时美国选手犯规瞬间的画面,并拿给张艳梅看。看到照片,张艳梅更加伤心,坐在休息椅上,泪水夺眶而出。

中国代表队对比赛结果表示抗议,比赛现场大屏幕,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美国队员故意犯规的画面,向人们昭示着这个不公的判罚。

颁奖的时间到了,张艳梅不能接受这个不公平的判罚,不愿上台领奖。但是,中国代表团的申诉还没有得到答复,张艳梅明白,此时个人的得失不重要,关键时刻自己要维护国家的声誉。她强压愤怒,走向领奖台。

亚军领奖台上,张艳梅听着美国国歌奏起,眼含泪水,注视着升起的五星红旗。

音乐停止,颁奖结束,张艳梅愤然离去。她的行动得到了在场观众,甚至包括美国观众在内的所有观众的鼓掌声援。

那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张艳梅虽然为中国队夺得了唯一的奖牌,但没能实现我国短道速滑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事隔多年,提起那次比赛,张艳梅已然没有了怨气,但失去金牌,却成为她运动生涯的最大憾事。

获得荣誉

2008年11月29日,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比赛间隙,获得“短道速滑杰出贡献奖”。

参考资料

张艳梅.新浪博客.2024-03-31

张艳梅(短道速滑)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