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口镇
庄口镇,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位于会昌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国土面积152.6平方公里,323国道、省道“会杉线”公路贯穿全境,厦门-成都高速公路出口路直达镇内,距西江火车站15公里,贡江河和安远江穿境而过,是个交通便捷、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生态镇。
镇政府驻庄口圩。共有有12个行政村,224个村小组。常住人口 25032人(2017年)。
乡镇简介
庄口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北部,东接西江,南与珠兰乡毗邻,西与庄埠乡相连,北界于都于阳乡。全镇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224个村民小组,6156户,3.3万人。镇政府驻庄口圩,距会昌县县城27公里。
庄口交通、通讯条件回臻完善,“瓶颈”制约消除。至今,全镇已实现“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公路。
庄口小城镇建设进程加快,镇村面貌明显改观。庄口圩镇现有面积2平方公里,欢迎各界房地产开发商至庄口投资开发。
行政代码:360733105
长途区号:0797
人口:33551人
面积:152km2
身份证前六位:360733
行政级别:镇
人口密度:181人/km2
隶属政区: 会昌县
庄口镇辖白沙、禾坑、上芦、下芦、洛口、小坝、龙化、大排、黄沙、大陂、黄雷、黄冠12个行政村和庄口居民委员会1个,224个村民小组,3.3万人口。庄口镇境内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耕地面积1.7万亩,是优质稻、烤烟生产基地,盛产大豆、西瓜、蔬菜。有宜果山地面积3万余亩,非常适宜种植脐橙、蜜柑、枇杷、桃、李、杨梅。千亩优质枇杷基地已进入盛产期,脐橙生产已初显优势,水利电力资源丰富,有装机容量1500千瓦电站一座,总装机容量20000千瓦的贡水发电站即将动工兴建,35千伏变电站已动工兴建。矿产资源有铁、钨、金、锰、高岭土、石英石、碳酸钙、煤矸石、安武岩、砂岩、粘土、沙,以上各种资源可开发和利用的潜力非常大。
庄口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干部,热情好客,纯朴宽厚的群众真诚欢迎大家前来投资兴业。
特产特色
狮头鹅是中国最大型的鹅种,因成年鹅的头形如狮头,故名。原产于饶平县溪楼村,主要产区在澄海区和汕头市市郊,据2002年调查,产区有种鹅2万余只。历年来向中国各地提供种雏。
品种形成
原产地溪楼村是山区的一个小盆地,气候温和,水草丰茂,水田较多,盛产稻谷和杂粮,饲料充足,放牧条件优越。当地饲养该品种历史悠久,后来传至潮安区古庵乡,再传至澄海县月浦乡一带,与那是的竹种鹅及其他中型鹅种杂交,选择具有月浦狮头鹅外貌的后裔,经长期培育而成为饲养量较多的狮头鹅。
体型外貌
1、外貌特征
体躯呈方形,头大颈粗,前躯略高。公鹅昂首健步,姿态雄伟。头部前额肉瘤发达,向前突出,覆盖于喙上。两颊有左右对称的肉瘤1~2对,肉瘤黑色。公鹅和两岁以上母鹅的善肉瘤特征更为显著。喙短、质坚、黑色,与口腔交接处有角质锯齿。脸部皮肤松软,眼皮凸出、多呈黑色,外观眼球似下陷,虹彩褐色。颌下咽袋发达,一直延伸至颈部。胫粗蹼宽,胫、蹼都为橘红色,有黑斑。皮肤米黄色或乳白色。体内侧有似袋状的皮肤皱褶。
狮头鹅的全身羽毛及翼羽均为棕褐色,边缘色较浅、呈镶边羽。,由头顶至颈部的背面形成如鬃状的深褐色羽毛带。羽毛腹面白色或灰白色。
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
在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条件下,70~90日龄上市未经肥育的仔鹅,平均体重为5.84㎏(公鹅为6.18㎏、母鹅为5.51㎏),半净膛屠宰率为82.9%(公鹅为81.9%、母鹅为81.2%),全净膛屠宰率为72.3%(公鹅为71.9%、母鹅为72.4%)。
3、产蛋性能
产蛋季节在每年9月至翌年4月,母鹅在此期内4有3~4个产蛋期,每期可产蛋6~10个。第一个产蛋年度平均产蛋量为24个,平均蛋重为176.3g,蛋壳乳白色,蛋形指数为1.48。两岁以上母鹅,平均年产蛋量为28个,平均蛋重为217.2g,蛋形指数为1.53。
在改善饲料条件及不让母鹅孵蛋的情况下,个体平均产蛋量可达35~40个。
母鹅可使用5~6年,盛产期在2~4岁。
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母鹅开产日龄为160~180d,但产区群众习惯在130日龄以后,用粗饲的方法,把开产期延至200日龄以上,一般控制在220~250日龄。
种公鹅配种都在200日龄以上。
公母配种比例为1:5~6,放牧鹅群在水中自然交配。1岁母鹅产的蛋,受精卵率为69%,受精蛋孵化率为87%;两岁以上母鹅产的蛋,受精率为79.2%,受精蛋孵化率为90%。
母鹅就巢性强,每产完一期蛋后,就巢一次。个别母鹅无就巢性,或就巢性很弱。此类鹅只占总数的5%左右。
3.成活率
在正常饲养和防疫条件下,雏鹅30日龄成活率均在95%以上。
城镇建设
庄口小城镇建设进程加快,镇村面貌明显改观。庄口圩镇现有面积2平方公里,四条主街道均已绿化、硬化、圩内有日供水量500吨的自来水厂,有一公里的水泥路,有全县占地面积最大,规格最高的1500平方米带拱盖农贸市场,文化娱乐场所比较齐全,另外,还有禾坑、大排、龙化、七木等四个村级集贸市场,圩镇范围的土木结构建筑已基本消除,庄口圩镇已将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现代文明气息的圩镇、年内,庄口镇党委、政府拟开通两条至街道、需要投资上千万元,庄口镇已实现“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公路,户户通电灯”,会杉油路、庄黄公路、贡河流域均贯穿庄口,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已成为会昌的重要交通枢纽。庄口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1998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54千元,财政收入261.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0元,35%农户已建起了小康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体育、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都已跨入会昌县先进行列。
新农村建设
明确目标庄口镇狠抓新农村建设一要强意识,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各建设点上挂片的领导干部要从贯彻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上,从破解“三农”问题的高度上,从落实县委中心工作的大局上,深化认识、鼓足干劲,确保村庄整治突击月活动顺利开展。
二要强措施,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一是要严调度,所有建设点实行一周一调度,做到问题早发现、困难早解决;二是要保时间,每天挂点干部到点签到,确保干部沉得下、抓得紧、突得上;三是要细安排,每周各建设点都要制定出本周工作计划和每天工作进度表,确保本次突击月活动取得实效;四是要强督查,对未保证工作时间及工作进度慢的抓点干部,进行全镇通报,并要求其在每周调度会上进行表态性发言。
计生服务
2008年以来,会昌县庄口镇计生办以满足广大育龄群众的需求为目的,深化计生优质服务,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一是建立学习制度,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坚持每周召开1次专题学习会,学习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等知识,交流工作经验和方法。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改善服务态度,大力推行责任追究制,热情接待群众,耐心解答群众的疑问。
三是实行服务公示制,承诺各类事项的办结时限,公布各种政策的落实情况。
四是定期走访计划生育专干和育龄群众,开展“请基层和群众评计生”活动,听取计生专干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倾听广大育龄妇女的呼声,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经济发展
2011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57.4万元,较2010年增长12.2%,其中:烟叶税收入完成91.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53.1%;上级各项补助收入265.5万元。全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9.3万元,村级支出91.1万元,上级支出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40元,增长11.5%。
(一)抓规划,重投入,推动城镇建设上档次
镇村建设,规划先行,以全镇总规、控规、圩镇详细性规划建设带动全镇的规划建设,以规划促建设,以规划提升建设水平。一是编制庄口镇总规和控规;镇本级支出25万元编制庄口镇2011—2030年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我镇发展的规划性、法律性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二是会杉线升级改造和禾坑口水电站建设两个征地拆迁安置点即红岗社区和海螺见山社区的建设都严格结合移民安置和休闲旅游来规划设置,着力打造新型现代社区;三是5个省扶新村点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合理、人畜分离、功能完善的要求对每个新农村建设点进行了科学安排,根据各个点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具体要求,把建设点定为社区型、农业产业型、生态自然型等类别。5个新农村建设点现都已通过检查验收。 2011年,全镇“拆旧”面积共计13860㎡,按新户型新建房屋48栋,外墙粉刷(贴瓷砖、墙体粉刷等)面积38130㎡。硬化阶檐水沟3985平方米,新建猪牛栏82间,种植绿化树木320株,新建沼气池9座,新装太阳能热水器63台,安装宽带28户,有223户通有线电视、电话。新农村建设点“三改”工作卓有成效,群众实现了“走平坦路、喝清洁水、上卫生厕”,连宽带和太阳能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群众生活质量大为改善。新农村建设点的村风村貌得到扭转。成立了文明新风宣传队和环境卫生监督员及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通过发挥理事会和村“五老”的作用,邻里间吵口打架的少了,讲理用法的多了,赌博迷信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村风村貌明显好转。四是圩镇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组建和充实了城管队伍,将公益性岗位聘用的7名复退军人全部安置到镇城管队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圩镇环境整治,对圩镇主干道环境进行重点清理,对圩镇“脏、乱、差”现象进行了重点整治,杜绝以路为市的行为,交通拥堵现象得到改善。
(二)抓产业,创特色,促进经济发展上台阶
2011年,在农村致富和农民增收上做足文章,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采取典型引路,基地推动,辐射带动的形式,在各种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很大成效。把优质水稻种植作为我镇的基本产业,把烟叶作为支柱产业,把枇杷、提子、葡萄作为特色产业,把油茶和脐橙作为传统产业。全年种植优质水稻2万多亩,确保了我镇粮食市场的有力供给;烟叶生产喜获丰收,共种植烟叶1521亩,收购烟叶52.7万斤,实现平均亩产346斤,超额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任务,单产和种植面积开创了庄口镇烟叶种植史上的先河,烟农收入大幅增长,农民种植烟叶的积极性得到大幅提高;脐橙种植喜获丰收;养殖业上,在2010年的基础上新增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养猪厂11个;投资1000万元的“五位一体”的生态养猪基地已全面投产,现有存栏母猪400多头,肉猪1000多头,该基地年出栏生猪将达到1万头以上;大陂罗园生的“猪-沼-果”和罗发龙的“猪-沼-渔”养殖模式也是广大养殖农户心中的榜样,他们每年出栏也在200头以上,全镇立体化、生态化生猪养殖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广西壮族自治区外商投资的黑葡萄示范园面积70亩,亩产达1000多斤,年收益可达40万元,其示范作用,将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葡萄提子产业,为群众增收带来更大动力。
(三)抓落实,保民生,确保广大群众得实惠
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政府门口设立“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政策咨询、农医、劳保、民政扶贫、信访接待等多个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群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群众的好评,群众对政府的服务工作满意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积极开展新农保、新农合、民政优抚等民生服务工作,为群众老有所养和病有所医服务好。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我镇40%以上的群众参加了新农保;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全年新增就业人员8574人,实现下岗工人再就业152人。关心优待弱势群体,对确实有困难的群众做到“应保尽保”,资金按时定额发放,帮助困难群众度过生活难关。2011年1—10月份,全镇累计核报患病住院农民3542人,共发生医疗住院费591.37万元。实际报付金额338.71万元,报付率57.28%,住院补偿万元以上18人,补偿5000元以上101人,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问题,真正使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金12.5万元、农村低保金197.8万元、农村五保金43万元、各种优抚金43.27万元、发放粮食补贴资金274.91万元(其中良种补贴51.55万元),农机具补贴45.85万元,家电下乡补贴36.26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30.33万元。完成了43户农村危房改建和15户农村危房修缮,共发放危房改造、危房修缮资金共53.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