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亳白芍

亳白芍

白芍,即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大宗中药材,始载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典籍和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其均有收载。也是安徽省四大栽培名药之一。

亳白芍,掘出根后刮去外皮加工而成的,称“白芍”。白芍,喜温湿,耐寒冷,种植后一般5~6年采收。主产于浙江省、安徽、四川省等省份,对于不同省份种植白芍,被习称为:杭白芍、亳白芍和川白芍。亳白芍根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类白色或淡红褐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芍药,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在中医临床、方药配伍中应用广泛。同时,作为药食兼用的品种,利用其美容养颜、活血化瘀药、延年益寿的功效,被广泛用于制作新药、特药、化妆品、保健品等。2013年,亳白芍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产品特点

亳白芍外观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厘米至18厘米,直径1.0厘米至2.5厘米,表面类白色或淡红褐色,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微带棕红色。

历史渊源

东汉末年,华佗在亳州市开辟了第一块药圃,种植芍药、菊花等药 材,并引导周边人家种植。

明清时,乡间已广为种植,清诗人刘开有诗:“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升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

产地环境

亳州市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 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9℃,平均日照2184小时,平均无霜期213天,平均年降水量831毫米。

亳州市土壤类型主要有砂黑土、潮土、棕壤土和石灰土。其中砂礓黑土(又叫青黑土)是一种具有腐泥状黑土层和浅育性砂礓层的暗色土壤,是古老的农业区耕作土壤之一,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全区总面积的71.6%,适宜种植中草药。

生产情况

截至2017年底,亳白芍种植面积约10万亩,覆盖亳州市近30个乡 镇。有1200亩亳白芍优质种苗繁育基地,6000亩亳白芍核心区标准化种植基地。种植农户数2万余户,亳白芍平均亩产2000千克/亩(鲜品),示范区种植覆盖面积总产量12万吨。

产品荣誉

2013年12月,亳白芍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称号。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亳白芍产地范围为亳州市谯城区涡阳县义门镇陈大镇牌坊镇、城西街道办事处、城关街道办事处、城东街道办事处、闸北镇、高炉镇、西阳镇、标里镇蒙城县小涧镇岳坊镇马集镇板桥集镇小辛集乡王集乡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种源

弄岗报春苣苔(Paeonia lactifloraPall.)。

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20米至50米,土壤类型为土层深厚疏松的砂礓黑土、黄泥土或冲积壤土,有机质含量≥1.2%,土壤PH值6.5至8.0。

栽培管理

育苗:芽头繁殖。

定植:8月上旬至9下旬定植。株行距30厘米×50厘米,每穴栽1个至2个芽头,每667平方米(亩)栽4000株至4500株。

摘蕾:于第二年之后春现蕾时,摘去全部花蕾。

培土晾根:10月下旬应于根际培土,春季去土,使全根上半部露出地面,晾晒5天至7天再覆土。

采收加工

8月上旬至9月中旬采收满3年至5年的根。采收后洗净,放入沸水煮15分钟至20分钟,捞出放入冷水侵泡,用竹刀刮去外皮将根切齐晾干或烘干。

质量特色

物理化学指标:干燥根弄岗报春苣苔含量≥1.6%。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亳白芍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亳白芍的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参考资料

十大皖药之一 白芍.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03-02

..2024-03-02

..2024-03-02

白芍.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标本中心.2024-03-02

安徽“亳白芍”入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人民网.2024-03-02

亳白芍.安徽日报.2018-05-15

亳白芍新贯“国”字号.中安在线.2018-05-15

亳白芍.中国地理标志网.201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