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台赋
《登台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在邺城遗址(今河北临漳县)铜雀台建造完成之后的建安十七年(212年)春写的一篇赋。
《登台赋》从写作格式来看,开头没有作赋背景的序文,故一开篇就提到“明后”,即曹植的父亲曹操。先提到曹植随着曹操登台,随即描述铜雀台的宏伟建筑,并借盛赞铜雀台的飞阁高殿来颂扬曹操的丰功伟业与天地日月齐同,体现了曹植的才情和关心家国政治的热情。
作品原文
版本一
从明后而嬉游兮,聊登台以娱情。
见太府 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县川 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功恒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虽桓文 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 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矩量 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版本二
从明后而嬉游兮,聊登台以娱情。
见太府 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川 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功恒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虽桓文 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 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矩量 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 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 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
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
③营:经营,谋划。
④嵯峨(cuó é):高峻貌。
⑤“浮双阙“句:是说宫殿两侧的望楼高耸矗立,就像浮在天上一样。太清,天。
⑥华观:华美的台观,这里的“观”应该是指邺城遗址有名的迎风观。
⑦西城:邺城北城的西面。
⑨滋荣:繁茂。
⑩“天功“两句:天功,帝王的功绩。家愿,曹家的意愿。获逞,得到实现。
⑬“岂足”句:方,比得上。圣明,指曹操。
⑭翼佐:辅佐。
⑮矩量:度量,指天地博大无私的气度。
⑯东王:古代神话中的东王公,是与王母娘娘并称的仙人,也是众男仙的首领,掌管诸仙名籍。等年寿于东王,是说像东王公一样长寿。
⑰鸾驾:天子的车驾,后亦为车驾之美称。
⑱周章:回旋舒缓,《楚辞·九歌·云中君》:“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⑲阜(fù):丰富。
⑳未央:无尽,无已。
白话译文
我跟随父王快乐的四处游览,登上了铜雀台来娱乐心情。
我见到四周宏伟高峻的宫殿,见到父王以贤德苦心谋营。
建起铜雀台的高殿巍然耸立,两侧的望楼像浮游在天顶。
我站在冲入云霄的华美台观,高高的阁楼西面连着北城。
临近看着彰河的水缓缓流动,远远望见园中的果树繁茂。
迎面徐来的春风柔软而舒服,耳边是鸟儿不绝的叫鸣声。
帝王不朽的功业早已经成就,曹家得偿所愿,何其称心。
弘扬仁厚的恩德以泽被天下,对许昌市的天子要毕恭毕敬。
齐桓、晋文开创了太平盛世,又哪里比的上父王的圣明?
多么吉祥,何其美妙!恩泽惠及远方的黎民百姓。
尽心辅佐我汉室的朝廷社稷,使四方永享安宁。
恢弘的气度能与天地相媲美,无私的品德像日月的辉光。
愿父王永享无穷无尽的尊贵,有如东公王一样年寿无疆。
父王驾驭飘着龙旗的车驾遨游天地,乘着鸾车周游浏览。
其恩德广布五湖四海,美好的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
希望这铜雀台台永远坚固,快乐的心情永远都不会结束。
创作背景
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击败袁绍及其三子,并北征乌桓,平定北方。于是在邺建都,于漳河畔大兴土木修建铜雀台,高十丈,分邺城三台遗址,各相距六十步远,中间各架飞桥相连。然后曹植作出这部作品。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开”表达出作者见到铜雀台宫殿的宏伟,内心的澎湃,能够切身领略到父亲的苦心谋营。支撑铜雀台的宫殿直耸云天,宫殿两旁的望楼好似浮游在天顶之上,进而烘托出铜雀台高耸不凡的气势。作者站在宫殿之上,能够望见台西侧的阁楼与北城相连,铜雀台占地面积之大、高耸巍峨的特点可见一斑。
继而描述春日中漳河水随风流动、波光闪耀,远处果园林木茂盛,柔风拂面,鸟鸣不决。作者借春日的美景烘托出安宁祥和的氛围,为下文阐述国家繁荣昌盛做伏笔。在铜雀台之上,可以看到左右的两处高台,台上是雕刻着龙凤的金玉雕像,东西两座像彩虹一样的高桥,与周边景物融为一体,俯瞰皇都宏大壮丽之美,仰望云霞随风轻浮。作者同众多才子一起,争相荟萃,好似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得姜子牙相助,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心生感慨。
进而作者直抒胸臆:“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帝王不朽的功业早已经成就,曹家得偿所愿,何其称心。父亲人后的恩德泽被天下,对天子毕恭毕敬,作者赞扬父亲效忠天子,泽及百姓。以齐桓、晋文时代国家的繁荣昌盛衬托父亲领导下的政权,彼时的政权哪有父亲的政权稳固?更加表现出对父亲的崇敬与歌颂。
最后作者表达内心的祈愿,希望大家齐心辅佐社稷,使百姓永享安宁。借日月的光辉衬托当时国家景象的欣欣向荣,作者希望父亲可以永享富贵,年寿无疆,希望国家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铜雀台永远坚固不倒,提现作者内心中恢弘的愿景。
曹植的《登台赋》辞畅意达,文采斐然,句句锦绣,字字珠玑,让在场其他人写的文章都相形见绌。本文除文辞优美外,还同时抒发了曹操立志扫平四海、成就帝业的雄心壮志,是一篇千古名篇。对比曹丕和曹植的《登台赋》,就会发现,曹丕的赋紧紧围绕铜雀台,先写台的高耸、雅丽,后写登台临下所见,显得较为平实。而曹植的赋作,则把铜雀台当作吟咏曹操功绩的对象,紧紧围绕铜雀台展开对曹操的歌颂赞美,文辞华丽,语句跌宕。无怪乎曹操看了之后,“甚异之”(据《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从这两篇赋可以看出兄弟二人赋作的不同风格。
名家点评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詹颂《艺文类聚》:“文章由写景状物而转入抒情和歌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是受命应制之作中的佳构。”
敦煌文艺出版社作者闫婷婷《妙笔生花怎么来的》:“曹植颇具文学天赋,聪慧的曹植‘年十岁余,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就是说曹植才10多岁就陆续发表了十几万字的辞赋。本文不但情真意切,而且辞采华茂,受到了当时文人学士的盛赞,他们都认为这位早慧的小才子的文学才华已经超过了比他大5岁的哥哥曹丕。”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曹植。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刘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参考资料
登台赋.学习强国.2024-04-03
穿越千年史 再续《登台赋》 “邺城三台”风采重塑.邯郸晚报.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