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渡村
可渡村位于云南省宣威市杨柳镇,自古便为中原入滇的咽喉,号称“秦道明关,盘江铁桥”。北南盘江把滇黔两省南北划分,南岸属于云南,北岸属于贵州省,可在北岸却有一个名叫“旧城”的自然村属于云南可渡行政村管辖,可渡也因此横跨盘江两岸。根据云政[2007]9号文件,杨柳乡可渡村被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可渡村,古道自北而来,被汹涌的北盘江所阻挡,夏雨时节,云贵高原交通几乎断绝,多少人望河兴叹:咫尺天涯,生不逢时。于是就有好事者沿江勘踏,发现一处可以渡河之地——没有文人雅士为它取个充满意象的名字,可渡就几千年一直沿用下来。可渡是云南省的大门,弯弯曲曲的古道全部由青石板铺成,宽约2米,呈“之”字形沿河岸盘旋而上。明、清两代,可渡是东西往来最频繁的驿道。
行政区划
该行政村隶属宣威市杨柳镇,是杨柳乡政府所在地,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67公里。东邻双河乡,北邻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金斗镇,西与贵州省威宁县金斗乡接壤,南眺杨柳乡政府。辖旧城、荷花、关上、三甲街、大水田等2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588户,有乡村人口5994人,其中农业人口5969人,劳动力257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287人。
全村国土面积13.22平方公里,海拔1682米,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902.2毫米,适合种植玉米、马铃薯、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8721亩,人均耕地1.46亩,林地2269.2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8.1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721亩(其中:地8721 亩),人均耕地1.46亩,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2269.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6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3亩,主要种植苹果、梨、柑橘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34亩,荒山荒地3042.1亩,其他面积5767.7 亩。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往市内、省内、省外。2007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20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96%。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玉米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历史沿革
可渡村在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的重要渡口,开创于秦汉时期,明洪武十五年进行重修,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可渡关”位于可渡村南面,关门宽约四米,地处古驿道的险隘处。在翠屏崖脚下的一块斜依的巨石上用隶书刻着“飞虹伫鹤”四字,那字飘逸中透出苍劲,让人从厚重的历史中感悟。
历史上的可渡依托地理、交通和区位优势,为宣威火腿销往京城和东南亚一带作出过积极贡献。而今天的可渡,是云南杨柳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云贵高原两省的交界,他对推动和促进云贵两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的可渡河与云南宣威市沿岸的倘塘、龙潭、双河、东丰相邻,其和平、围仗、可渡、蒋箐、杨柳科、留田等6个行政村与贵州威宁金斗镇山水相依,唇齿相连,是连接云贵两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可渡河沿岸的村民发挥自身独特区位优势,依托煤炭、蔬菜、农特产品等资源优势及有种植业、养殖业良好传统的基础优势,可渡河在一天天走向富裕丰饶。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588户,共乡村人口5994人,其中男性3227人,女性2767人。其中农业人口5969人,劳动力2578人。到2011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469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0.00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1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57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857.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0.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否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中学生就读到。该村距离小学校0.00公里,距离阳信县实验中学0.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980人,中学生674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1年底,全村有1214户通自来水,有269户饮用井水,有1542户通电,有58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866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3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45户。该进村道路为;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0.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12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7.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亩。该村到2011年底,有57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9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