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艺廊
位在华府的美国国家艺廊,于1967年时考虑扩建,衡量新馆的功能需求,国家艺廊董事会于1968年5月。宣布邻选贝聿铭为新馆的设计建筑师。
简介
美国国家艺廊是富豪梅安祖捐献给国家的美术馆,这个美术馆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级美术馆,与法国罗浮宫美术馆等其它国度的国家美术馆相较,它收藏品不是皇室的财产,也没有靠战争掠夺来的战利品,从收藏品到馆舍全是私人捐赠,从建筑的观点来看,该馆适切地反映了美国建筑发展的演进过程。国家艺廊分为两部分,位于西侧的古典样式建筑物系于1974年3月17日落成,由被称为“末世罗马人”的古典派建筑师柏约翰设计。
建筑
1968年规划设计国家艺廊增建的东厢时,正值后现代主义渐渐流行之际,贝氏却笃信现代建筑仍将是主流,仍将继续保有主导的地位,他坚决地表示建筑不是讲究流行的艺术。
建筑物应该以环境为思考起点,与毗邻的建筑物相关,与街道相结合,而街道应该与开放空间相关,此环境理念在东厢艺廊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执着于古典样式的美国国家艺廊西厢 对贝氏而言,国家艺廊东厢的扩建,不是在基地上创造一幢建筑物的单纯任务,基地的实质条件限制,与原有馆舍的配合,在华府陌区的地位、建筑计划的需求等,这些都是艰巨的挑战。贝氏固守的环境观决定了东厢艺廊的雏形,整个设计可以从环境与空间两方面探讨之。
意义
自国会大厦西望宾州大道,可见与沿道路建筑物等高的立面 东厢艺廊的基地,北侧是宾州大道,这条大道是华府极重要的干道,是最富纪念性的大道。南侧是华府最大的开放空间陌区,东接第三街遥望国会山庄,西侧隔着第四街与国家艺廊本馆——西厢对峙,基地呈梯形,是陌区唯一的空地,这些条件形成基地的特殊意义。
贝聿铭设计的东厢艺廊 对称的西立面造型是东厢艺廊的特色之一,这是延续与呼应西厢的设计,朝向西厢的西立面有高塔耸立左右两侧,这正是等腰三角形角隅处的展览室,整个西立面呈“H”型,既崇高又典雅。西立面有三个开口,最大的开口向内退缩,左侧安置了亨利·摩尔的巨大雕塑品,很显明地标示出入口的意象。
贝氏所绘的平面草图 首先他尊重所有既定的条件,沿着宾州大道画了一条平行线,顺着西厢的建筑线在南侧定下另一条线。因为西厅呈对称性,为了呼应此古典主义的基本美学,同时延续西厢的中轴特性,乃将原轴线向东延伸,轴线与北侧边线相交,如此决定了建筑物的基本轮廓——一个顺应环境的梯形。梯形的对角相连,分割出一等腰三角形,一直角三角形,前者是艺廊,后者研究中心。
风格
1969年底所绘的第A张透视图,条状的天窗有伊弗森美术馆的影子。
1971年2月2日所绘的第I张透视图,中庭成为光庭,在构思阶段,贝氏拟将等腰三角形对分成两个相等的空间,在第四街配置一个圆环,经再三琢磨,决定以三角形作为模矩。首先将直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略加分开,以彰显出个别的特殊机能,这是贝氏忠诚表现的一贯手法。
1971年3月1日所绘的透视图,正中出现特色的阳台 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角配置四边形的空间,作为展览室,以实践“馆中馆”的构想,艺廊与研究中心间以一个三角形中庭结合,使两者似分实合,而为了打破研究中心南侧朝向陌区笔直单调的立面,他用心地设计三角的造型,以创造出虚实对应的丰富变化。
规划
1974年9月时的敷地计划,广场有大园水池,东西两厢之间的开放空间,于1974年9月时所规划的敷地计划显示有个圆环,圆环内有喷水池,周边错落地栽植一些树木。
东厢艺廊二楼平面图 东厢的建筑计划将空间按功能可分为三大项:展览、研究中心与后勤支援,其面积平均分配,各占三分之一。
亨利·摩尔的雕塑标示出东厢艺廊的入口,整幢建筑物混凝土拌合由大理石磨成粉末的细骨材,目的在让混凝土的色泽能配合大理石,这种手法贝氏曾在许多作品中使用,这些技术业已成为贝氏高水准作品的“专利”。
景点
广场上的喷泉:在玻璃金字塔北侧有一排5.2英尺长的喷泉,水由地面倾泻至地下形成瀑布,在地下的简易餐厅藉着天窗的阳光可以观赏到此瀑布。瀑布宽37.5英尺,高13英尺,部分是实墙,部分透空可见天空,让原本冗长的地下通廊增添变化与趣味,这真是巧妙的好设计。
北望东西两厢之间的广场:两厢之间的开放空间,在南北两侧以树丛界定空间的范围,这使得建筑物立面的对称性更形象化,也形成导引的作用,带动出两厢之间的步行方向。在宾州大道之侧,树丛更有阻绝交通噪音的功效。开放空间处的广场之下有通道与建筑物相连,为解决覆土不足的问题,特意在广场两侧堆出2.5英尺高的小土丘,在小土丘上种植橡树。
广场上的玻璃金字塔:背景看西厢 广场上有七座小玻璃金字塔,高度由11.3英尺到6.3英尺不等,钻石般映照四周的环境。这些玻璃金字塔既是美化广场的雕塑品,也是地下世界的采光天窗。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