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仁科芳雄

仁科芳雄

仁科芳雄(1890年12月6日-1951年1月10日),被誉为“日本现代物理研究之父”,是日本原子物理学的开拓者。他在东京大学以电气工程师专业的第一名毕业,并成为物理化学研究所(现在的理化学研究所RIKEN)的一名工作人员。仁科芳雄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原子核物理学理论及实验研究,以及对宇宙射线的研究。

生平简介

仁科芳雄1890年12月6日生于日本冈山县的庄町。1918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电气工学科,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获得了天皇赠送的银质怀表。之后加入了理化学研究所,成为长岛半太郎的学生,专注于物理学的研究。1921年起,他前往欧洲深造,访问了包括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哥廷根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在内的一些欧洲大学和机构。在哥本哈根大学,他与尼尔斯·玻尔一起进行了研究,并成为了好朋友。他与奥斯卡·克莱因合作撰写了关于非相干散射或康普顿散射的论文,共同导出了“菲利克斯·克莱因仁科公式”。

1929年回到日本后,仁科芳雄致力于为量子力学的研究营造环境,并于1931年在RIKEN成立了仁科实验室。他邀请了包括海森伯格保罗·狄拉克和玻尔在内的西方学者来日本,以激励日本物理学家,并在京都讲授狄拉克理论。1937年,他首次在日本建成了23吨的回旋加速器,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日本核武器计划的负责人,开始建设200吨的回旋加速器,于1944年完工。1945年8月7日,应日本高层的命令前往广岛市确认是否遭受了原子弹袭击,并于8月8日向东京发回了关于原子弹的确认电报。战后,他的实验室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设备不得不被丢弃并重建。1945年11月22日,美国占领军拆除了他的回旋加速器,部分被丢弃在东京湾

1946年获日本天皇文化勋章。1948年,理化研究所解体,改成立株式会社科学研究所,仁科任第一代董事长和社长。同年当选为日本学士院会员,翌年被推举为日本学术会议副议长。此外,他还历任科学技术行政协议会委员、国际教科文组织日本协会会长和外资导入委员会委员等职。1951年1月10日因肝癌东京去世。为了纪念他,月球上一座环形山以其名字命名。日本在1990年2月6日发行的邮票也绘有他的画像。

人物经历

仁科芳雄是“日本近代物理之父”,日本最著名的国际核物理学家。他培养出了以汤川秀树朝永振一郎为首的多名世界知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宇宙射线的研究方面,他独立于安德森等人,在宇宙射线中探测到了后来被确认为μ子的粒子,并发现了-237同位素。在1939至1940年间,他率先研究了快中子辐照铀时发生的对称裂变现象,并且差点发现了第一个超铀元素。

战后,仁科芳雄寻求重启日本的科学研究,并在美国物理学家哈里·C·凯利中找到了盟友。他们共同努力保留理化学研究所作为科学研究机构,尽管占领军正试图基于反垄断考虑而拆除它。当达成了一个临时协议时,仁科芳雄成为了重组后的理化学研究所的负责人,并获取放射性同位素以用于各种非军事目的的研究。由于仁科芳雄的遗孀自身也身体不适,他在理化学研究所的助手横山澄为仁科芳雄的孩子们(由一郎和幸二郎)提供了帮助。凯利的骨灰被安葬在东京多摩墓地仁科芳雄墓旁,在一场由仁科芳雄和凯利家人出席的仪式中。美国军方曾制定了一个包括仁科芳雄在内的日本科学家清单,凯利将档案带回家并做出了评估:“他是一位受到全世界尊敬的国际学者。而且他曾公开反对战争。我说清除这个人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参考资料

中国科大陆朝阳教授获得亚洲科学大奖.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2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