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药芨芨草
光药芨草(Achnatherum psilantherum Keng ex Tzvelev),禾本科、芨芨草属多年生,须根较细而柔韧。秆直立,丛生,细弱,基部具有分蘖 并宿存枯萎的叶鞘。叶鞘平滑,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顶端截平,常具裂齿;叶片内卷成细线状,稍糙涩,圆锥花序稍紧缩,狭窄。光药芨芨草生长于海拔2000-3800米的山坡草地、河岸草丛及河滩。
形态特征
多年生。须根较细而柔韧。秆直立,丛生,细弱,高40-60厘米,1-1.5毫米,具2-3节,基部具有分蘖 并宿存枯萎的叶鞘。叶鞘平滑,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约0.5毫米,顶端截平,常具裂齿;叶片内卷成细线状,稍糙涩,茎生者长8-9厘米,基生者长达12厘米。圆锥花序稍紧缩,狭窄,长5-12厘米,宽约1厘米,分枝细弱,2至数枚簇生,略倾斜上升,长达2.5厘米,自下部或中部以上具少数小穗;小穗紫色,长约6毫米;颖几等长或第一颖稍短,膜质,披针形,先端渐尖且白色透明,下部紫色,具3脉;外长约4毫米,顶端具2微齿、背部密被短柔毛,具3脉,脉于顶端汇合,基盘短而钝,长约0.3毫米,芒长约1.5厘米,一回膝曲,芒柱扭转;内稃具2脉,脉间被微毛,无脊;花药长约2毫米,顶端无毛。花果期6-9月。
分布范围
光药芨芨草是中国特有的植物,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和青海省地区。模式标本采自夏河县。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