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Ace
公司日文名:トライエース代表取缔役:五反田义治,公司人数153名(内女性41名)(此人数为《无尽未知》发售前的人数)tri-Ace名义上是:ENIX的下属公司--现史克威尔 ENIX的第10开发部下属公司;但实际上是一家独立公司与SE无资金关系。
简介
TRI-ACE部分主要人员的简要概况
五反田义治,公司社长,但几乎游戏制作的所有程序都有参与,读高中时就开始在TELENET工作,担当制作人一职。他参与的最主要部分是程序设计,是公司主要程序员。
山岸功典,小岛创:两个唯一名义上属于史克威尔ENIX的工作人员,但参与的作品几乎只有TRI-ACE的作品,但非SQUARE-ENIX发行作品,名义上并无参与。他们名义上是负责担当制作人和发言人。
北尾雄一郎:TRI-ACE程序导演,主要参与的是战斗部分的制作。
西田匡泰:TRI-ACE战斗规划师。
胜吕隆之:TRI-ACE导演,主要负责整体规划。
泽村荣公:TRI-ACE艺术导演。
林谷和数:TRI-ACE企划部成员。
子安武人:著名声优,几乎每部TRI-ACE的作品都可以见到他。
TRI-ACE的部分制作人员表
指导 秋山直树
企画 荒川健太郎, 卯川真也, 武本贤太郎
脚本 みとり正敏(4thFIG./io-spiral), エッジワークス
导演助理 林谷和树
程序 星山孝明, 大串辉骑, 西村夏树, 吉野省吾, 津田宽文
角色设定 城之尾武司, 小西浩
角色制作 秋元康洋, 金田邦广, 岸本成弘, 佐藤智昭
地图制作 福间康久, 能登给美, 山桥健一
动作制作 フランキ·ブン·イン·シェック, 远藤一郎, 细川勇气, 久保贵美, 石田丰长, 二羽雄大, 中田智纪, 斋藤琢哉, 松濑由起子, ウィルソン·ウン·ブン·シュン
剧本 时田建司, 大山誉庚, 佐野太郎, 佐藤拓朗, 高井雅人, 中荣利文
技术程序 五反田羡治, 庄子达也
监督 则本真树, 五岛贤次
企画协助 中村彰, 西田匡泰, 佐藤崇
剧本协助 横野亮介, 富山彰之, 堀琢磨
特效协助 涩谷泰彦, 上谷麻里子, 金田々, 岛饲达郎, 金子健一
动作协助 涩谷泰彦, 山岛贤明, 涩谷香织, 横地康人, 泉里枝, 西尾由衣
系统管理 德弘亲昭, 北村健
动画制作 金仓贤一, 田幸纪, 白川良威, 染谷健一, 福本加奈子, 演田直树
音效指导 初芝弘也
音效程序 初芝弘也
音效设计指导 下条勇三郎
音效设计 相良幸平, 岛田越湖, 斋藤理, 佐藤和史
构成 みとり正敏(4thFIG./io-spiral)
音响制作: 录音 ブロードメディア·スタジオ(Broadcloth Media Studio)
录音监督 甲树美子(Broadcloth Media Studio)
音响制作担当 嶋泽みどり, 井口大介(Broadcloth Media Studio)
录音工作人员 安倍康幸, 梅津美纪, 桥本和典(Broadcloth Media Studio)
动作捕捉 株式会社スタジオイブキ(IBUKI Studio株式会社)
动作捕捉制作 坂本司(IBUKI Studio)
动作捕捉导演 方さくら(IBUKI Studio)
动作设计 初海健, 松本启助, 林孝治, 作山豪, 石井伸欣(IBUKI Studio)
体优 富田昌则, 新上博巳, 新田将司, 斋藤美子, 秋元さわ子, 池田雅一(AC FACTORY)
音乐 岩垂行
录音棚 スタジオトップチーム(Studio Top Team)
录音技师 小林敦, 三原典子(Soundinn Mixew's Crew)
代表作
tri-Ace及星之海洋的诞生故事,《星之海洋》是史克威尔 ENIX著名游戏工作室TRI-ACE的成名作,关于这款游戏还有一个颇有趣的开发故事。Telenet Japan成立于日本游戏产业的启蒙期1983年,其后十余年的发展时间里一直没有什么大作为。后来这家公司旗下的Wolf Team小组便开始制作《幻想传说》。由于在当时以Telenet Japan的实力还没有办法独力发行大作,因此这款游戏就交给了NAMCO代理发行。其后在《幻想传说》的开发过程中,NAMCO对这款游戏越来越感兴趣,并逐渐全面参与到游戏制作过程对游戏大做修改。在《幻想传说》即将完成之时,感觉到处处受制于人的Wolf Team三位主要人员脱离该组,创建了一家新开发公司Tri-Ace,表明三人试图成为业界王者的雄心壮志。
当时的ENIX正苦于技术力逐渐落后于史克威尔,因此对拥有强劲技术实力的开发公司正值求贤若渴的时期。另一方面,Tri-Ace之所以离开Telenet主要是希望有一个自由的游戏开发环境,而采用代理发行制对游戏开发一向不过问的ENIX显然是最佳选择。两者互相表明心迹之后随即建立了愉快的合作关系。
1996年7月一款在ENIX名头之下的SFC新作登场了。这款与《幻想传说》画面风格相同,系统和总体风格也十分类似的游戏受到了NAMCO的极力抗议,大骂ENIX剽窃其《幻想传说》的创意,最后没有“传说”版权的Tri-Ace不得不做出让步。不过《星海传说》作为一款48Mbit的SFC大作,在技术表现方面终于让ENIX扬眉吐气了一番。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Tri-Ace在其后也受到了ENIX越来越高的重视。虽然《星海传说》第一作仅卖出了25万套,与《幻想传说》大体相当,ENIX培养这个RPG新秀的决心已经不可动摇。
很多人都知道《SO》(星之海洋)和《TOD》(命运传说)分别是ENIX和NAMCO发行的游戏,加以追查可知《SO》是由tri-Ace制作,《TOD》由TELENET JAPAN制作。《TOD》之前作TALE OF PHANTASIA是TELENET JAPAN之子公司WOLF TEAM推出的游戏,由NAMCO发行。不知何故,在制作中途,《幻想传说》的主要制作小组突然离开WOLF TEAM,另行建立了tri-Ace,第一款游戏是《SO》。其后WOLF TEAM以TELENET JAPAN的名义,继续推出《TOP》系列作。
在《TOP》制作期间,NAMCO慢慢介入制作中,小至游戏系统、世界观,大至游戏名称也来插上一脚,理由是『因为这已是本公司的作品』,这一点令《TOP》原作者五反田义治和内容设计人则本真树大为不满。
最初,《TOP》的原名为《TALE Pantasia》,可能是英文文法不合,NAMCO硬要在中间家一个『OF』进去,最后变成大家知道的《TALE OF PHANTASIA》。虽然标题改了,但在ENDING中写的游戏名称仍是《TALE PHANTASIA》,很可能是五反田义治心有不甘,暗中做了手脚,不知大家在玩这游戏时又有没有注意到呢。
NAMCO虽然干预制作,但也因它有庞大的资金,不但聘用了当时也很红的漫画大师藤岛康介为《TOP》作人设,连原定只有8M ROM容量的游戏,也变成16M、32M,最后更扩充到48M,并加入了主题曲,成为TV GAME史上最早达到48M的超大容量ROM游戏,定价11800日元。
发行商当然可以对制作作出意见,也会负责实际测试,但如NAMCO这种绝对干涉,任意修改的行为,颇有据为己有的意图。当时五反田义治曾在言谈间提及『我的作品是某《TOP》......』,但NAMCO旗下的制作部长长丰田淳,仍然在日本杂志和电视台大谈制作的难处,就像自己曾参与制作似的。
实际上,《TOP》的主要制作人员,同时也是WOLF TEAM的主要人员,包括五反田义治、则本真树、浅召让和其他制作者,在《TOP》未推出前,已愤然舍TELENET JAPAN 而去,WOLF TEAM中只余下植木茂。以五反田义治为首,加上则本真树和浅召让,在ENIX building内创立了独立公司(作品必须交由ENIX发行),由他们三人一同起名为tri-Ace,『TRI』是三人之意,而『ACE』就是他们最希望的--【成为游戏界王者】。
五反田义治等人为何要选择ENIX呢?他们希望投入一个自由度高的开发环境中,宁可与发行公司共同承担开发游戏的风险,也不愿意再偿NAMCO那种据为己有的苦头,因而选择了有这种优势的ENIX公司。五反田义治在创立了tri-ACE后最先做的,是让浅召让当上傀儡社长,各种公司业务和日常事务均交由他处理,自己则专心开发游戏。在离开WOLF TEAM数个月后,《STAR OCEAN》诞生了。
虽然tri-Ace初期资金不足,《SO》有不少缺陷,但跟《幻想传说》一样是48M大容量游戏,游戏系统和演绎手法亦几乎一样。虽同样是一个出色的游戏,但一般玩家(即使仍然存在这样的玩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大骂ENIX作品《SO》抄袭NAMCO作品《TOP》,气翻了一群参与制作的设计者,五反田义治只得想传媒一再强调『我得作品《TOP》』,却没多少人理解事实。
五反田义治针对《TOP》的内容,作出了某程度得让步,但是,实际上只是一些正常的革新,在《SO》的系统上作出变化,使它和《TOP》及NAMCO其后推出得《TOD》有明显分野,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道具名称跟《TOP》不一样。经过两年时间,《SO2》在PS上推出了。
《SO2》的确是非常优秀的作品,记得当时日本游戏杂志《The PlayStation》曾以『好强的STIFF』、『很出色的游戏』等字眼大赞《SO2》,因而令《SO2》大受欢迎。为了让玩者更清楚ENIX发行的《SO2》是由tri-Ace制作,五反田义治也设立了tri-Ace官方网页。另外,原本仍留在TELENET JAPAN的植木茂,在稍早前也正式加入tri-Ace,成为《VALKYRIE PROFILE》的主要开发者。tri-Ace因《SO2》而收入大增,傀儡社长浅召让却将公司资金花在情人身上,因而遭五反田义治解雇,《tri》也因而失去意义。
在另一方面,NAMCO推出了数集《TOP》系列作,一直靠TELENET JAPAN作开发公司,期间有否介入制作就不得而知,但直至《TALES OF ETERNIA》推出时,已表明开发公司为NAMCO和TELENET JAPAN共同制作,而《TALES OF FANDO VoL.1》则完全抹去TELENET JAPAN这名称,而TELENET JAPAN官方网页内对《TALES》系列所有作品只字不提,是否意味着NAMCO已将《TALES》系列收买过来?而且偏要在《SO3》公布后,决定与他来个『碰期』。
前身大事
1983年 10月 TELENT-JAPAN公司成立
1987年 子公司WOLF TEAM成立,专门用于开发TV游戏
1993年 《幻想传说》进入企划工作
1995年 11月 WOLFTEAM成员集体跳槽到ENIX公司,成立子公司tri-Ace 《幻想传说》发售
作品
1996年 7月19日 《星之海洋》发售
1996年8月,公司变革
1998年 7月30日 《星之海洋2》发售
12月13日 《幻想传说》PS版发售
1999年 6月 《星之海洋2》获索尼互动娱乐发的金奖
1999年 9月13日 SCE召开记者招待会,PS2详细情报确定,《星之海洋3》首次公布
12月23日 《女神侧身象》发售
9月22日 东京电玩展开幕,《星之海洋3》出展
11月 《星之海洋3》延期
2000年3月,《女神侧身像》计算机娱乐软件协会「第4次日本游戏大奖」剧本部
2000年6月,《女神侧身像》获SCE发的金奖。
2002年10月,《星之海洋3》获[font color=#0000ff]The 6th CESA Game Awards Future[/font]
2003年 2月27日 《星之海洋3》发售
2003年7月,《星之海洋3》获SCE发的金奖
2004年11月,《凡人物语》获[font color=#800080]The 8th CESA Game Awards Future[/font]
2005年
2005年1月27日 《凡人物语》发售
2005年12月22日 《幻想传说动画版》OVA完结篇发售(预定)
2006年4月7日《无尽的未知》(《无尽隐秘》)发表
2006年6月22日,《女神侧身像2》发售
2008年3月13日,《女神侧身像 背负错误的人》暴光,随后发表
2008年9月2日,《无尽的未知》(《无尽隐秘》)预定发售日
2008年9月11日,《无尽的未知》(《无尽隐秘》)日版预定发售日
2008年11月1日,nds《女神侧身像 负罪者》发售
2009年2月19日,《星之海洋4 最后的希望》发售
2009年4月,PS3/XBOX360《永恒的尽头》公布
2010年1月28日,PS3/XBOX360《永恒的尽头》发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