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振国

杨振国

杨振国(1928年2月5日—2013年)男,河北永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太极拳(杨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简介

振国先生(1928—2013 ),六岁开始跟随父兄习拳,多年来致力于杨氏太极的推广与普及工作,多次接受邀请在国际性太极大会上做树模演出与教学活动。上世纪90年月末创编杨式太极37式,作为杨氏传统太极的初级入门和演习套路,遭到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首肯,并出书了《杨式太极37式》一书和演习光盘。该套路还在2000年的海南省世界太极康健大会上获患上演出特等奖。杨振国还多次接受邀请到台湾、喷鼻港、南宁市郑州市等地举行太极教学和演出,在邯郸市及各地有众多门生和学生。 2005年,到场了由中国技击协会社团的“中华技击珍藏系列”——《武藏》电视机文献资料的拍摄活动,他带领门生和学生演习的杨氏太极影像,被收藏入典。 2009年,被国家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式太极”传授继承代表人物。

人物经历

生子杨永芳、杨志芳。此中次子杨志芳自幼随二伯父杨振基和爸爸练拳,青年时亦喜跤、拳击等运动项目。最近几年来倾慕致力于传统杨式太极的传授继承、推广工作,任邯郸市武协杨式太极委员会主席,系杨式太极第五代传授继承代表人物。

杨振国先生次子,杨志芳,男,1959年生,祖籍河北省永年区阎门寨村,邯郸市武术协会杨式太极拳委员会主席。出身太极拳名门世家,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和代表人物。其先祖杨露禅系杨式太极拳创始人,行侠仗义,武功盖世,打遍京城无敌手,史称杨无敌。其曾祖父杨健侯承先启后,弘扬祖业,使太极拳这一中国武术瑰宝得到更为广泛传播。其祖父杨澄甫,身担大义,民国时期任南京国术馆总教练,汇杨门三代太极拳功夫之精华,创编杨式太极拳定型架,令太极拳风靡大江南北。并撰杨式太极拳专著,得蒋介石蔡元培庞炳勋等民国政要为之题词。其父杨振国,为杨澄甫之四子,自幼得兄振铭、振基、振铎携领,向父叔学习正宗杨家太极拳,颇得真传。

杨志芳先生自6岁(1965年)起,即随父亲杨振国学习杨式太极拳。8岁(1967年),由祖母(杨澄甫夫人)侯助清严厉督促,又跟二伯父、著名太极拳宗师、邯郸市武术协会主席杨振基先生学拳。为使杨家太极拳事业后继有人,杨振基遵循祖训,按照门内家规严格训导杨志芳。倾心教授,一丝不苟,几近严酷,十数年从未懈怠,使其得以承接到正脉嫡传太极拳技艺。后又向三伯父杨振铎山西省武术协会主席)学习并深入研究太极拳之理法。

杨志芳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系统掌握了家传杨式太极拳的套路、器械、推手等技法。行拳走架皆中规中矩,招法劲路能轻灵自如,人称有其父辈风范,达身心两知之境界。2008年,以太极拳名家、杨家代表身份参加了邯郸市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和国际太极拳高层论坛。

2009年,参加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大会,09年5月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传统杨式太极拳国际论坛大会……。

2013年,杨振国先生于6月12日上午10时在邯郸去世,享年86岁。

个人成果

近年来积极开展太极拳传授活动,学生弟子甚众,为弘扬华族的传统武术文化,继承和传播太极拳技艺,推动人们群众的健身运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引起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杨振国先生编排的“杨氏太极拳三十七式”名称顺序:

01.预备起势

02.揽雀尾

03.提手上势

04.丹顶鹤晾翅

05.左搂膝坳步

06.手挥琵琶

07.右搂膝坳步

08.进步搬拦捶

09.如封似闭

10.十字手

11.抱虎归山

12.肘底看捶

13.左右倒撵猴

14.海底针

15.扇通背

16.转身撇身捶

17.左右云手

18.单鞭下式

19.右左金鸡独立

20.高探马穿掌

21.右左分脚

22.转身左蹬脚

23.进步栽捶

24.转身右蹬脚

25.左右打虎式

26.双风贯耳

27.斜飞式

28.左右野马分鬃

29.玉女穿梭

30.十字腿

31.进步指裆捶

32.转身白蛇吐信

33.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

37.十字手合太极

参考资料

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杨振国先生去世--《搏击》2013年07期.知网.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