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奥孔
《拉奥孔》,又名《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是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古希腊罗得岛的雕塑家阿格桑德罗斯和他的儿子波利多罗斯和阿典诺多罗斯三人集体创作的一组大理石群雕。
《拉奥孔》高约184厘米,是希腊化时期的雕塑名作、提图斯皇宫的藏品。1506年1月被意大利人佛列底斯在罗马提图斯皇宫遗址废墟中发现,现收藏于梵蒂冈的博物馆。
该雕塑灵感来自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拉奥孔警告不要将希腊木马带入城,但遭雅典娜派巨蟒杀害。雕塑刻画了巨蟒绞杀拉奥孔及其两子的惊心场景:一条蛇缠住小儿子胸部,另一条缠父亲大腿。拉奥孔头部后仰,表情痛苦,大儿子绝望地望向父亲。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在雕塑中被表现为三个因苦痛而扭曲的身体,所有肌肉运动达极限甚至肌肉痉挛,展现出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与极度紧张,看着这组雕像,人们能感受到痛苦流经全身神经并不自觉地紧张起来。该群像传达出的人与神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使它富有了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拉奥孔》被认为是人类雕塑艺术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对《拉奥孔》雕塑的评价是“真是不可思议”。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他对《拉奥孔》的评价强调了雕塑所表现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他认为雕塑能够同时表现畏惧、恐怖和同情这三种感情是非常不容易的。约翰·温克尔曼在《古代艺术史》中对《拉奥孔》的评价强调了雕塑中肌肉运动的极限表现,以及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与紧张感。
作品内容
该雕塑是一件大理石作品,作品描绘了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被巨蛇缠死的情形。该雕塑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拉奥孔在特洛伊战争中告诫同胞,把希腊人留下的木马搬进城中是危险的。因此,希腊的保护神雅典娜派了两条巨蟒到拉奥孔那里去,缠死了祭司和他的两个儿子。雕塑表现的就是这一触目惊心的场面:大蛇用它致命的绞缠来扼杀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一条蛇抓在小儿子的胸部,另一条蛇缠住父亲的大腿。拉奥孔的头部向后仰着,嘴唇微张,脸由于痛苦而变形。一旁同样被蛇缠绕住的大儿子,绝望地望着父亲。
创作背景
《拉奥孔》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的“木马计”传说。希腊人攻打特洛伊遗址十年,始终未获成功,后来建造了一个大木马,并假装撤退,希腊将士却暗藏于马腹中。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已走,就把木马当作是献给雅典娜的礼物搬入城中。特洛伊城的祭司拉奥孔,他识破了希腊联军攻城的木马计,并告诫特洛伊人勿将内藏精兵的木马拖入城中,拉奥孔一怒之下把长矛向木马掷去而触怒了暗中佑助希腊的雅典娜。于是,雅典娜派出两条巨蛇,将拉奥孔两个儿子 Antiphantes和 Thymbraeus缠住,拉奥孔为救儿子也被蛇所咬死,特洛伊人见拉奥孔死,以为是拉奥孔当初的警告触怒了神灵,于是特洛伊人更加深信不疑地将木马运进城里,于是他们把木马拉进城里,导致了灾难结局。雕塑家将这悲剧性的情景通过雕塑表现出来。
作品鉴赏
人物
这件作品中,拉奥孔位于中间,神情处于极度的恐惧和痛苦之中。他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想把自己和孩子们从两条巨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他的双手紧紧地抓住了一条蛇,但他的臀部却被咬住了,他表情痛苦,似在吼叫,身体扭曲,肌肉强烈收缩,看上去都显得那么徒劳。
在左侧,拉奥孔的长子被巨蛇缠住了左腿右臂,似有逃脱生存的希望,还没有受伤,但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正在奋力想把自己的腿和右臂从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
右侧的次子已被蛇紧紧缠住,绝望地举起了他的右臂,难以动弹,但是左手却依然死死抓住蛇的身体。
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被表现成了三个由于苦痛而扭曲的身体。他们身上所有肌肉的运动都已达到了极限,甚至到了肌肉痉挛的地步,表现了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和极度的紧张。看着这组雕像,人们似乎能感觉到痛苦流经了全身的神经,也跟着不自觉地紧张起来了。
造型
在作品的造型上,人体解剖关系的准确把握、动态表情的生动刻画、形象组织张弛有度。雕刻家精心地将其安排成了金字塔形,使整组作品稳定而富于变化。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的动作、姿态和表情相互呼应,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扭曲和美的协调,显示了雕塑家非凡的想象力。
雕刻家在作品的构图上有着精心的安排,作品呈金字塔型,稳定而富于变化,三个人物的动作、姿态和表情相互呼应,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扭曲和美的协调,显示了当时的艺术家们非凡的构图想象力。作品中人物刻画非常逼真,表现了雕塑家对人体解剖学的精通和对自然的精确观察,以及纯熟的艺术表现力和雕塑技巧。
风格
拉奥孔没有极度挣扎,而只是表现为刚毅的严峻,他的面庞因痛苦而扭曲,但他没有大声呼喊,他没有穿衣服,蟒蛇也没有缠住他的整个身体。雕塑家为了在既定的身体痛苦下表现出最高度的美,不得不把身体的痛苦冲淡,而通过他们的身姿和神情来传达他们内心的抑制,坦荡、无怨无悔。这样的处理避免了恐怖、臃肿等不舒服感觉的产生,而使整座雕像有一种平静、肃穆,庄重的风格。
作品评价
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真是不可思议。
德国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人的痛苦都有三种感觉,即畏惧、恐怖和同情。雕塑能表现这三种感情中的一种已经很不容易了,而《拉奥孔》却同时包含了这三种感情。这是多么伟大的成就啊 。它高度的悲剧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是匀称与变化、静止与动态、对比与层次的典范。
17世纪普鲁士王国考古学家约翰·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肌肉运动已达到极限。它们像一座座小山丘相互紧密毗连,表现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与极度紧张。
衍生作品
德国古典美学家莱辛(Go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根据这个雕塑写了一篇题为《拉奥孔》的美学论文。论文中详尽地研究了拉奥孔群像,并由此探讨了绘画与诗的美学关系,为欧洲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
西班牙画家埃尔·格列柯也以此题材作了一幅同名油画。
R.E.M 乐队在专辑《Murmur》 中的 《Laughing》 一歌中提到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
漫画《阿斯泰利克斯历险记》中也模仿过拉奥孔雕像的姿态。
历史传承
《拉奥孔》群像是公元前50年左右希腊罗德岛上的三个大雕塑家阿格桑德洛斯(Hagesandros)、波留多罗斯(Polydoros)和阿塔诺多罗斯(athanodoros)集体创作的,最早安放在希腊罗得岛。后来因战争遗失,直到1506年1月4日,该座群像在罗马的提图斯浴场遗址附近被出土发现。这组群雕被发现的时候,拉奥孔的右臂已经遗失,并且两个孩子当中一个遗失了手掌,另一个遗失了右臂。出土后,被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收购,收藏于梵蒂冈波尔维多宫,后藏于罗马梵蒂冈美术馆。
复制信息
许多艺术家做过这尊雕像的复制品,其中很有名的是Baccio Bandinelli的作品。部分复制品加上了缺失的手臂,在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以及乌克兰敖德萨考古博物馆、俄罗斯冬宫等地可以看到。
参考资料
文艺评论丨从经典雕塑《拉奥孔》看中西方艺术精神的差异.文汇网.2023-11-02
拉奥孔.豆瓣读书.2024-09-26
艺述空间 | 希腊雕塑名作——拉奥孔,米开朗琪罗称赞真是不可思议。.微信公众平台.2023-12-24
【来唠艺术丨拉奥孔】一分钟了解群雕《拉奥孔》_哔哩哔哩_bilibili.哔哩哔哩.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