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孔武仲

孔武仲

孔武仲(1042~1097),字常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孔子四十七代孙,孔文仲大弟。自幼聪慧好学。嘉祐八年(1063)登进士甲科第六。初授谷城县主薄。历任江州(今江西九江)、信州(今江西上饶)军事推官湘潭县知县。后任国子监司业、集贤院校理时,奏请朝廷改革科举制度,恢复以诗赋取士,选贤举能。元祐六年(1091)七月,以宝文阁待制出任宣州区(今安徽宣城)、洪州(今江西南昌)知州绍圣三年(1096),因朝廷党派斗争激化被免职,定居池州市(今安徽贵池区)。从此,专事文学研究,与欧阳修苏轼苏辙黄庭坚等人过从甚密,诗词唱酬,信书不绝。一生著说百余卷,主要有《书说》13卷、《诗说》20卷、《论语说》10卷、《金华讲义》13卷、《孔氏奏议》3卷、《芍药园序》及《孔氏杂说》等。

人物生平

孔武仲(1042~1097),字常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孔文仲之弟,孔平仲之兄,人称“临江三孔”。与苏轼兄弟同时。黄庭坚(今江西修水县人)说:“二苏联璧,三孔分鼎”。约生于赵祯庆历初,约卒于赵煦绍圣末,年五十七岁。幼力,举进士甲科,调谷城县主簿元祐间,历官国子司业论科举之弊,底王氏学,请复诗赋;又欲能大义而益以诸经策。累还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佑党夺职,居池州市,卒。武仲著有诗说、书说、论语说、金华市请义、内外制、什文,共百余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史书记载

武仲字常父。幼力学,举进士,中甲科。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丧二亲,毁瘠特甚,右肱为不举。元佑初,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论科举之弊,诋王氏学,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御试仍用三题。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数月,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初,罢侍从转对,专责以论思。武仲言:“苟不持之以法,则言与不言,将各从其意。愿轮二人次对。”时议祠北郊,久不决。武仲建用纯阴之月亲祠,如神州地。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请:“从臣为州者,杖以下公坐止劾官属,俟狱成,听大理白族自治州约法,庶几刑不逮贵近,又全朝廷体貌之意。”遂着为令。

宣州区,坐元佑党夺职,居池州市。卒,年五十七。元符末,追复之。所着《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内外制》、《杂文》共百余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