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燕属
金丝燕属(黑枕黄鹂普通亚种:Aerodramus)是雨燕目雨燕科下的一属,是一类典型的雨燕。截至2023年,该属鸟类在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中共收录28个物种、58个亚种。其主要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大洋洲、澳大利亚东北部与印度洋,栖息在森林、洞穴、草原、灌木丛、湿地等环境中。部分金丝燕属鸟类的巢窝为燕窝,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有“白色黄金”之称。
金丝燕属鸟类为小型鸟类,体重约为重8-35克、体长约为9-16厘米。其嘴细弱,向下弯曲,周围有刚毛,翅膀尖长,腿很短,脚小,爪子弯曲。上体羽色呈褐色至黑色,带金丝光泽;下体灰白色或纯白;两性相似。它们为食虫动物,大多数物种群居,多数物种为留鸟,个别物种为候鸟,繁殖期通常与雨季重叠。
2021年,该属下的爪哇金丝燕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截至2023年,该属中有23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3种易危(VU)、1种近危(NT)、16种无危(LC)、3种数据缺乏(DD)。同年,金丝燕属中短嘴金丝燕、大金丝燕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起源演化
金丝燕属和同为雨燕科下的侏金丝燕属(Collocalia)均为单起源鸟类类群,二者拥有着共同的祖先。2007年前后,在新西兰奥塔哥马努赫里基亚河附近的马努赫里基亚群班诺克本组发现的鸟类右尺骨(MNZ S42799)化石,其历史可追溯至1600-1900万年前的早中新世,疑似为金丝燕属鸟类的化石。
命名与分类
金丝燕属学名“Aerodramus”,来源于古希腊语“aero”与“dramus”,“aero”是空中的意思,“dramus”指奔跑,组合在一起意为空中跑步。1906年,美国鸟类学家哈里·奥伯霍尔瑟(Harry C. Oberholser)将金丝燕属作为侏金丝燕属的一个亚属引入,模式种命名为Collocalia innominata Hume。
截至2023年,在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的分类标准中,金丝燕属已发现包括28个物种,58个亚种。例如短嘴金丝燕(Aerodramus brevirostris)、巴布亚金丝燕(Aerodramus papuensis)等。依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光美2011年出版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在中国分布的金丝燕属鸟类有3种,爪哇金丝燕(Aerodramus fuciphagus)、短嘴金丝燕(Aerodramus brevirostris)和大金丝燕(Aerodramus maximus)。
特征
形态特征
金丝燕属鸟类是典型的雨燕,为小型鸟类,根据种类的不同,体重约为重8-35克、体长约为9-16厘米。其嘴细弱,向下弯曲,周围有刚毛,翅膀尖长,可以快速飞行;腿很短。脚小,爪子弯曲,大部分雨燕有四个脚趾,都朝向前方;唯一的例外是巴布亚金丝燕(Aerodramus papuensis),它有三个脚趾,失去了拇趾或后趾。
羽毛颜色暗淡,主要是黑色、棕色和灰色。喉咙浅棕色,上体羽色呈褐色至黑色,带金丝光泽;下体灰白色或纯白。初级羽毛很长,翅膀下侧为棕白色,“腋窝”(翅膀最内侧)为深棕色;臀部颜色较浅,两性相似,早成雏羽色与成鸟相似,在某些物种中,幼鸟的飞羽呈现苍白的边缘。例如大金丝燕(Aerodramus maximus),上体烟褐色,下体灰褐色,翅亦较短和宽阔,尾叉状较浅,几成方尾状。跗踱被羽,而且厚密。
生理特征
金丝燕属鸟类因其回声定位技术而受到特别关注,使用回声定位叫声主要是为了在黑暗山洞内的飞行过程中躲避障碍物,使它们能够在黑暗中穿过洞穴的裂缝和竖井,它们是使用回声定位的两大鸟类之一,另一种为油鸱(Steatornis caripensis)。
金丝燕属鸟类回声定位的声音在人类正常听力范围内,间隔时间为3毫秒,在较暗的地方间隔会变短。与该属的其他金丝燕不同,库岛金丝燕(Aerodramus sawtelli)和大金丝燕(Aerodramus maximus)仅发出单次“滴答声”。前者也会在洞穴外使用回声定位。有学者曾依据是否使用回声定位将金丝燕属与侏金丝燕属(Collocalia)和瀑布雨燕属(Hydrochous)区分。但研究发现侏金丝燕(Collocalia troglodytes)在洞穴内也可发出类似的“咔哒声”。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金丝燕属鸟类主要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大洋洲、澳大利亚东北部与印度洋,其中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部分物种仅限于小岛屿,例如塞舌尔金丝燕(Aerodramus elaphrus)、怀氏金丝燕(Aerodramus whiteheadi)与关岛金丝燕(Aerodramus bartschi)。
栖息环境
金丝燕属鸟类的栖息环境包括森林、洞穴、草原、灌木丛、湿地等,栖息地海拔因物种而异。例如短嘴金丝燕主要栖息在海拔为1500-4575米的山坡石灰岩溶洞中;澳大利亚金丝燕(Aerodramus terraereginae)主要栖息在海拔0-500米的草原、洞穴等。关岛金丝燕主要栖息在海拔0-600米的沿海地区、内陆森林与草原等。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金丝燕属鸟类为食虫动物,在空中捕食昆虫,使用视觉定位其昆虫食物,例如印度金丝燕(Aerodramus unicolor)以双翅目(Diptera)、半翅目(Hemiptera)与膜翅目(Hymenoptera)昆虫为主,也吃鞘翅目(Coleoptera)、蜻蛉目(Odonata)和石蛾(Trichoptera)昆虫,它们在夜间进食,利用周围环境光线来获取食物。
社群行为
金丝燕属鸟类大多数物种群居,例如大金丝燕(Aerodramus maximus)、小灰腰金丝燕(Aerodramus francicus)、纯色金丝燕(Aerodramus vanikorensis)、帕劳金丝燕(Aerodramus pelewensis)等;有的物种还会和其它鸟类混群,例如爪哇金丝燕(Aerodramus fuciphagus)经常成群结队,包括同类、其他雨燕和水燕。个别物种未知,例如怀氏金丝燕。
迁徙行为
金丝燕属鸟类大部分物种为留鸟,例如大金丝燕(Aerodramus maximus)、爪哇金丝燕;有的物种可能会在部分地区游荡,例如纯色金丝燕11月至12月期间在新几内亚岛东南部有所增加,但2月有所减少。个别物种为候鸟,例如短嘴金丝燕,是有明显迁徙行为的的金丝燕属鸟类。在马来半岛,部分种群在11月至次年3月迁徙;曾有短嘴金丝燕于11月在马来西亚西部的弗雷泽山夜间迁徙。
节律行为
金丝燕属鸟类大多数为日行性鸟类,例如短嘴金丝燕白天常在栖息地上空飞翔猎食,小灰腰金丝燕,帕劳金丝燕(Aerodramus pelewensis)在黄昏时最活跃;个别物种可能也在夜晚活动,例如大金丝燕在黄昏时尤为活跃,但据推测它可能能够在黑暗中觅食,因为它的食物白蚁和蚂蚁在完全黑暗时会蜂拥而至;有记录显示栖息在斯里兰卡的印度金丝燕夜晚在灯光周围捕食。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金丝燕属鸟类实行“一夫一妻制”,繁殖期通常与雨季重叠,这对应于昆虫数量的增加。繁殖期因物种而异。例如塞舌尔金丝燕可全年繁殖,印度金丝燕繁殖期3-6月,短嘴金丝燕繁殖期为5-7月。雄鸟在空中展示以吸引雌鸟,并在巢中进行交配。以短嘴金丝燕为例,它们可在飞行中或巢中完成交配,其交配过程极其短暂,2008年4月30日在中国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外监测录像显示,1对金丝燕在其巢内的交配全程仅10秒。
筑巢
金丝燕属下的许多物种都是在栖息地筑巢的。有些物种在洞穴墙壁上高而黑暗的角落里筑巢。例如短嘴金丝燕常营巢于岩壁洞中壁上,大金丝燕筑巢于岩壁洞穴墙上,爪哇金丝燕巢于岩壁洞中。巢窝材料与大小因物种而异,小灰腰金丝燕(Aerodramus francicus)的巢窝为支架形巢,由地衣细丝粘合而成,大小为62.5毫米x55毫米,深30毫米。印度金丝燕的巢窝也为支架形巢,由植物、羽毛等与坚硬的白色唾液粘合,整个巢几乎完全由唾液制成,宽65-80毫米,深20-25毫米。短嘴金丝燕的巢材以青苔为主,混杂有少量羽毛、树皮和草尖,利用琼脂状唾液粘合在一起并固定在石壁上,巢形略呈碗状,黑色或黄黑色,如为新巢则呈新鲜苔藓的黄绿色;没有遭到破坏的旧巢会被重新利用。
产卵与孵化
金丝燕属鸟类产卵数量取决于繁殖地点和食物来源,一般会产1-2个卵,通常呈暗白色,大多数情况下每隔一天产一次。例如短嘴金丝燕通常每天产卵1枚,偶尔有1–2天的产卵间隔;窝卵数一般为2枚,偶尔产1枚;卵呈长椭球形,白色,无斑点,外表较光滑;有补产卵的现象。白腰金丝燕(Aerodramus spodiopygius)窝卵数1-2枚,卵呈白色,卵产蛋间隔3-5天。孵化期因物种而异,例如苔巢金丝燕孵化期为19-27天,塞舌尔金丝燕孵化期为25-30天,白腰金丝燕孵化期为22-25天。孵化工作通常由亲鸟双方共同承担,例如澳大利亚金丝燕、短嘴金丝燕等。
育雏
金丝燕属鸟类双方亲鸟都参与照顾雏鸟。育雏期因物种而异。例如苔巢金丝燕48天,爪哇金丝燕40-43天,白腰金丝燕46天,纯色金丝燕48.5天,塔岛金丝燕53天,大金丝燕46-59天,山金丝燕(Aerodramus hirundinaceus)为67-74天。育雏以短嘴金丝燕为例,亲鸟外出捕食时,先自行进食,后将食物与唾液混合成食团暂存在食道中,带回食物后一般先喂雏鸟,后喂照顾雏鸟的另一只亲鸟。
生长发育
金丝燕属鸟类雏鸟期因物种而异,白腰金丝燕育雏期45-46天,卡洛琳金丝燕(Aerodramus inquietus)雏鸟期为41-56天,小灰腰金丝燕育雏期为45-55天。生长发育以短嘴金丝燕为例,雏鸟为晚成鸟。刚孵出时全身裸露呈粉红色,眼大而突出,喙尖;腹部血管清晰可见,无羽毛,背部脊椎两侧各有一条黑色羽迹线。生长速度1–2日龄时生长较慢,3–15日龄生长迅速,16日龄后体重增长趋缓,离巢时有体重减轻现象;雏鸟学飞时间为2–4天,巢边练习飞行,有时回巢内休息,等待亲鸟喂食。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截止2023年,金丝燕属鸟类中,8个物种种群数量趋于下降,13个物种种群数量趋于稳定,2个物种种群数量未知。处于“易危(VU)”状态的物种中,种群数量处于下降趋势的是关岛金丝燕(Aerodramus bartschi)。在塞班岛,2009年4月,10个洞穴中有6111只关岛金丝燕,2013年4月,8个洞穴中有4891只关岛金丝燕。2016年至2020年间,全球种群数量估计减少了8.8%;2020年至2021年间关岛金丝燕数量仍在的下降。2023年,关岛金丝燕全球种群数量预计为3000-5000只。
致危因素
偷采巢窝
部分金丝燕属鸟类受到偷采巢窝的威胁。例如塞舌尔金丝燕,曾于2015年被拉迪格岛当地人在其筑巢洞穴中偷采巢窝。短嘴金丝燕的巢作为燕窝的替代品被开发利用,偷采滥采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短嘴金丝燕的繁殖成功率,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
杀虫剂的使用
金丝燕属鸟类中部分物种的种群数量下降是由于杀虫剂的使用,例如关岛金丝燕数量下降可能与杀虫剂的使用导致昆虫减少有关。
栖息地丧失
栖息地丧失是威胁金丝燕属鸟类生存的因素之一。例如怀氏金丝燕的部分栖息地受到非法伐木作业、农业清理的威胁。
物种入侵
个别金丝燕鸟类受到物种入侵的威胁。例如在塞班岛,外来蜚蠊目能够通消耗关岛金丝燕的巢窝材料、破坏关岛金丝燕唾液进而摧毁巢窝。
保护级别
2021年,金丝燕属下的爪哇金丝燕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截至2023年,金丝燕属中有23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3种被列为易危(VU)、1种被列为近危(NT),16种被列为无危(LC),3种被列为数据缺乏(DD),详情见下表:
2023年,金丝燕属中,短嘴金丝燕、大金丝燕被列入中原地区2023年《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保护措施
金丝燕属鸟类的保护措施包括保护栖息地、就地物种管理、禁止采摘巢窝、定期监测种群数量等。
保护栖息地
例如塞舌尔金丝燕的栖息地普拉兰岛(Praslin)和拉迪格岛(La Digue)的洞穴由当地环境部护林员进行监测;怀氏金丝燕的栖息地马图姆山(Mt Matutum)森林保护区已被提议建立为国家公园。中国海南省大洲金丝燕研究所人工模拟爪哇金丝燕栖息地,已成功吸引十多只野生金丝燕。
就地管理
例如在关岛,蛇会捕食关岛金丝燕,因此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AAFB)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来控制围栏区域55千米内蛇的数量,并使用杀虫剂杀死蟑螂。
禁止采摘巢窝
监测种群数量
例如塔岛金丝燕普韦山谷的种群被定期监测。
相关价值
燕窝是雨燕科金丝燕属、侏金丝燕属和雨燕属(Apus)等三个属中的10多个物种用分泌的唾液与羽毛等筑结而成的巢窝,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自古以来被尊为中国传统美食与名贵药材,首载于《本草备要》,素有“白色黄金”之称。在金丝燕属鸟类中,爪哇金丝燕和戈氏金丝燕(Aerodramus germani)筑结的巢窝为白燕窝,色泽较好、盏形完整;大金丝燕用唾液和羽毛筑成的巢窝为毛燕窝,含毛量大。
燕窝作为中药材,具有养阴润燥、益气补中、化痰止咳之功效,对缓解久病虚损、肺痨咳嗽、痰喘、咯血、久痢等有一定作用。如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本草再新》记载:“大补元气,润肺滋阴。治虚劳咳嗽,咯血,吐血,引火归原,滑肠开胃。”燕条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糖类、灰分、脂质。燕窝药理学研究显示其具有养颜美容、修复氧化损伤,延缓衰老、抗流感病毒科等药理作用;具有预防胰岛素抵抗,降低性心血管疾病的潜力。
参考资料
Aerodramus.ITIS.2023-12-26
Aerodramus - Genus.IUCN.2023-12-26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12-26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4-10-02
Aerodramus Oberholser, 1906.GBIF.2023-12-26
Black-nest Swiftlet.inaturalist.2023-12-26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12-26
Seychelles Swiftlet.IUCN.2023-12-26
Whitehead's Swiftlet.IUCN.2023-12-26
Mariana Swiftlet.IUCN.2023-12-26
Himalayan Swiftlet.IUCN.2023-12-26
Australian Swiftlet.IUCN.2023-12-26
多只野生金丝燕三亚“安家”.三亚日报.2023-12-26
Polynesian Swiftlet.IUCN.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