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渠
白起渠又名长渠、忱渠,全长49.3公里,始建于公元前279年,是中原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引水工程之一。该渠是战国时期白起攻楚都城时,为在蛮河武安镇立碣壅水、引水围城作战而开凿的。秦灭楚之战后,白起渠成为引水灌溉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起渠得到全面修复,兴建重力拦河坝一座,修复干渠长47.6千米,支渠18条,灌溉面积达到1030顷。此后,又兴建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9座,扩建堰塘2161口,另有水源工程、提水工程等。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灌溉面积达到了2300顷。
2008年,白起渠被湖北省政府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正式宣布,襄阳市白起渠(又名长渠)被确认成功申报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予以授牌。《中国水利之最》将其称为“中原地区第一渠”。
历史沿革
修建
楚顷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奉秦昭襄王之命,发动了攻打楚国的战争,自上庸起兵,沿着汉水南下,一路胜利,直至攻陷了邓城,对鄢城形成了合围之势。鄢城曾经是楚国的都城,是郢都的北部重要门户,地理位置十分关键。为了保卫鄢城,楚王调动楚国主力部队全力坚守。白起久攻不下,便想到了采用水攻这一办法。白起利用鄢城及其周围地理位置较低的特点,还有周围的河渠密布的有利条件,在距离鄢城差不多一百里的南漳县武安镇旁古夷水河段上,拦河引水,沿武安镇至楚鄢城一线开拓沟渠,将水引入鄢城外围西南一带容量较大的陂塘。一切就绪之后,白起便放水淹城,最终攻破了城池。据《水经注·沔水》记载:“水从城西灌向城东,流入后形成深潭,就是如今的熨斗陂。水冲毁了城的东北角,百姓随着水流死在城东的有数十万人,城东都散发着臭味,因此把这个陂塘命名为臭池。”白起渠,这条攻城用的沟渠,战事结束被后人改造用于农田灌溉。
发展
西汉元帝时期(公元前48年至公元前33年),召信臣担任南阳太守,大力推广水利灌溉。他巡视整个南阳地区的水源,规划沟渠,先后兴建了数十处水门堤堰,使得灌溉面积达到300万亩。他还制定了有记载以来中国第一个用水管理制度——均水约束。将其刻在石头上立于田边,以减少用水纠纷。南阳地区因此百姓安居乐业,人口大幅增加。百姓称召信臣为“召父”。在召信臣修建的工程中,最有名的是在湍水(现今白河)支流湍水上的“六门堨”,也叫“穰西石堨”,位于穰县(现今邓县)西部。修筑大坝拦截水流,设有三处水门引水。元始五年(公元5年)又增设了三处水门,所以称为六门堨,灌溉穰县、新野、昆阳的农田达50万亩。
东汉建武七年(公元31年),杜诗担任南阳太守,也非常重视水利,并且创制了“水排”鼓风设备,大大提高了农具冶铸的效率,被百姓誉为“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东汉张衡撰写《南都赋》,其中大力称赞南阳的水利。《水经注》记载当时南阳地区有数十处灌溉陂塘,往往塘堰相互连通,形成了“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兴盛时期的南阳灌区完全可以与都江堰和引漳十二渠媲美。
白起渠的上源是蛮河,河水从高山峡谷之间流出,流到宜城一带地势逐渐降低,所以水源丰富,长流不断。在当年可以用于行船,后世把白起渠与附近的土门陂、新陂、熨斗陂、臭陂、朱湖陂等陂塘串联起来,组成一条既可以用于引水,又可以用于蓄水;既可以用于通航,又可以用于灌溉的多功能渠道。由于通过渠系将分散的蓄水陂塘联结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相互调节水量,让渠系常年保持充足的流量。到了南北朝时期,这条白起渠已经发展成为能够灌溉三千顷农田的水利设施,这一地区变成大灌区。直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这条长渠仍然“让靠近渠的百姓,粮食充足并且有甘甜的饮用水”。也就是说,沿渠一带的农家依旧依靠它灌溉农田和满足日常饮用的需求。
修复工程
白起渠第一次大规模修缮于唐大历四年(769年)。当时,山南东道(辖襄州、随州)节度使梁崇义驻守襄阳,为发展农业生产、筹措军饷,对白起渠进行复修,并在渠旁的武安镇修建纪念性建筑白马庙,庙前供奉白起塑像。第二次大修在北宋咸平二年(999年),京西转运使耿望“调集五百民夫修筑堤堰”,修缮白起渠并进行屯田,当年种稻三百余顷。第三次大修处于宋朝经济文化发展高峰时期,即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宜城县令孙永主持修治长渠,使其恢复三千顷的灌溉效益,并制定了一套蓄水、放水及用水管理制度。第四次大修在南宋初年,襄阳成为国防重镇,为筹集军饷,参知政事督视湖北京西路军马汪澈奏请朝廷准许修治长渠。第五次大修在元大德六年(1302年),中政院同佥李英奉圣旨用国库款项招募民工重修武安、灵溪二堰,白起渠也同时开工治理。具体负责修治施工的是大都(北京)民匠总管尹井仁。明代,长渠长期失修,逐年淤积堵塞,逐渐完全废弃。到了清代,由于人口剧增带来的压力,修治长渠一事才被提上官府议事日程。嘉庆十二年(1807年)、咸丰九年(1809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宜城县令及当地士民曾多次请求修缮,但因地域间存在利害冲突,无法决断,最终未能修成。
1939年,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观察到当地的旱情非常严重,于是提议湖北省政府对白起渠进行了重修。1949年1月,南漳、宜城两县相继获得解放。同年10月和1950年1月,长渠维修作为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待建工程,首先被纳入了全省与中央第一次水利工作会议上商议,并顺利获得通过。1951年秋,湖北省水利局工程队会同南漳、宜城人民政府组建长渠工程处。南、宜两县共组织投入4万劳力,1952年1月,土方工程开工,秋季各渡槽涵管开工,冬季各闸、坝大型工程开工,1953年春,民工自做支渠竣工。1953年4月15日,古渠复兴工程全部竣工。5月1日,举行通水庆典,长渠工程处伐石勒铭“长渠完工记”,长渠完工记石碑以及其它古碑刻14块一并存放于长渠渠首。
位置境域
干渠全长为49.25公里。长渠灌区以渠首拦引蛮河水以及三道河水库补水作为水源,构建了以灌区干支渠为网络的“长藤结瓜式”水利灌溉系统。该灌区地处东经111°51′至112°22′、北纬31°35′至31°48′之间,横跨南漳、宜城两县市,位于蛮河以北、襄城区潼口河以南、汉江以西、三道河水库以东的广阔区域。其灌区范围涵盖南漳县城关、武镇和宜城小河、鄢城、雷河、郑集等6个乡镇,以及襄阳市清河农场、南漳县林场、宜城市农科所、原种场等4个农林牧场。灌区总面积达978.2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为42.68万亩,其中水田24.98万亩,旱地17.7万亩。依据2019年统计数据,灌区总人口为35.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有25.17万人。
特色与价值
工程特点
白起渠历史久远,还有独特的结构和灌溉功能。整个工程由“拦河坝、引水口、干渠”三大主体构成。楚国水利技术是其基础,施工技术复杂而先进,在水利技术史上有许多重大创造。如,一为“立碣”“壅水”“筑巨堰”“障渠而东”,运用了筑坝引水。而筑坝施工技术如《水经注》所指:“以竹筱石,葺土而为碣。”工程属性为竹笼工程。二为多源引水梯级开发,《水经注》记载“王宠复凿蛮水与之合”,采用了跨流域调水方法,多源引水以补充水源。三为“起水门”,水门即相当于斗门,节制闸,建在渠道上以控制流向,调节流量。《大元大一统志》记载长渠“起水门四十有六”。四为“垒以土石”,“斩竹伐木”,“以防横溃”。更重要的是白起长渠还开创了水利史上“陂渠串联”蓄、养、提相结合的供水方法的先河,其先进技术在安徽、湖南、甘肃等地推广并沿用至今。
所谓“陂渠串联”,意思是将堰塘与渠道串联起来,常年蓄水,忙时灌田。《大元大一统志》明确记载了“起水门四十六,通旧陂四十有九”,即指白起长渠灌区有49口堰塘与渠道相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起长渠得到了复兴,沿岸人民承继了古人“陂渠串联”灌溉农田发挥效益的经验。现在的白起长渠,以三道河大型水库为主水源,15座结瓜水库及2671口陂塘为补充水源,发展了古长渠“陂渠串联”水利形式的灌溉优势。这种“长藤结瓜”式的供水方式,科学合理且十分先进。非灌溉季节,拦河坝这个“瓜根”使河水进入渠道(瓜藤),渠水入库塘(瓜);农田需水时随时输水灌溉,做到常流水,使地表径流全面运用;常年蓄水,不让水源白白流走浪费,扩大了水源;灌溉季节再供水给库塘。这样,塘堰、水库循环蓄水,提高了水库塘堰的利用率。整体工程也实现了以多补少、以大补小、以余补缺、互通有无、平衡水量,充分发挥工程最大潜力的目的。
文化价值
北宋的欧阳修、郑獬等人都曾为白起渠留下了诗篇,在唐朝《元和郡县图志》、北魏《水经注》等重要古籍中均有对长渠的记载。都江堰、郑国、灵渠,是公认的秦朝三大水利工程。白起渠的历史比三者都要早,在世上却鲜为人知。其历史文化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发掘。白起渠是中原地区“长藤结瓜”式的蓄水引水灌溉工程,灌区地形复杂,技术要求高,在水利技术史上有许多重大创造,建筑物的设计、布局等都为后代称奇,极具研究价值。
历史价值
白起长渠还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以水代兵灭掉了楚国的鄢郢,消灭了楚国大量有生力量,加速了中国的统一。它的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它留下来的众多纪念建筑物,如庙宇建筑文化、碑刻文化都十分可贵,现存的数十块碑刻,集文学、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堪称综合艺术的博物馆。此外,它还涉及官方推崇的宗教文化,如在元朝时期,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朝廷屯田官刘汉英等,呈报长、木二渠情况,引起了元朝最高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开发与保护
长渠至今仍在发挥不可替代的灌溉、供水、排涝、生态等水利功能。至今仍灌溉着南漳、宜城的6个乡镇以及襄阳市清河农场、南漳县林场、宜城市农科所、原种场等4个农林牧场30.3万亩耕地。
灌区的旅游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南漳县水镜湖、水镜庄、徐庶庙与襄阳古隆中连成一条三国文化旅游热线;三道河水镜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三道河水库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长渠国家水情教育基地、长渠绿色廊道、高康美食长廊、楚皇城城址展示馆、鲤鱼湖湿地公园连成一条水文化和水生态及绿色美食的旅游热线。不仅增加了地方收入,而且大大提高了灌区的知名度。
所获荣誉
以上来源:
相关评价
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审大会上,国际灌排委评价长渠:“华夏第一渠、里程碑式的建筑,创立了卓有成效的‘长藤结瓜’工程和‘分时轮灌’的管理范例。”
由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水利之最》一书,将长渠列为中国最早的灌溉渠,称其为“华夏第一渠”。(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评)
在连续数年遭遇大旱的情况下,长渠仍圆满完成灌区3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呈现出“大灾之年不见灾、大旱之年大丰收”的动人场景,被群众誉为“生命渠”“幸福渠”。(湖北省襄阳市档案馆评)
参考资料
二千年白起古渠 源远流长水文化.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2023-08-17
航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湖北襄阳长渠.国际在线.2024-03-26
白起渠.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26
史话襄阳白起渠.湖北省水利厅.2024-03-26
湖北襄阳白起渠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图).中国新闻网.2024-03-28
让“华夏第一渠”扬名世界 ——长渠(白起渠)申遗背后的故事.襄阳档案信息网.2024-09-05
《人民文学》2022年第11期|杨晓升:南漳有条白起渠(节选).中国作家网.2024-09-05
湖北首批水利红色资源:长渠完工记石碑.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20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