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鳞花科
瓣鳞花科(Frankeniaceae)是双子叶植物,包含4属约9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沿海或盐碱地区。在中国,瓣鳞花科有1属1种,即瓣鳞花(Frankenia pulverulenta L.),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瓣鳞花科植物通常为草本或小灌木,茎铺散,叶小,叶对生,无托叶,坚硬,常有腺点,花辐射对称,两性,单生或排成聚伞花序,花萼常有腺毛。瓣鳞花科与柽柳科的亲缘关系密切,生长条件相似。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这两科列入堇菜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分类的APG分类法将这两科都列入石竹目。瓣鳞花是世界干旱区的物种,在中国新疆、甘肃和内蒙古干旱气候区内是独特“古地中海”区系成分的典型代表之一,对研究中国干旱区植物区系的起源、迁移和植物地理分区,均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可试验用于改良盐碱地,作牧场的饲草。瓣鳞花为一种古老孑遗的单种属植物,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且因其茎叶表面的盐腺能排放盐水,有潜在的改良盐碱土和作为牧场饲草的经济价值。
形态特征
瓣鳞花科植物为草本或小灌木;叶对生,无托叶,通常小;花辐射对称,两性,小,单生或排成聚伞花序;萼片4-7,合生,宿存;花瓣与萼片同数,里面有一鳞片状的附属体,覆瓦状排列;雄蕊通常6,分离或于基部合生,花药2室;子房上位,1室,有2-4个侧膜胎座;胚珠极多数;花柱单生;蒴果包藏于宿萼内,瓣裂。瓣鳞花科共有4属,约9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沿海或盐碱地区。中国有1属—瓣鳞花属(Frankenia),1种—瓣鳞花(Frankenia pulverulenta Linn.),分布于新疆、甘肃和内蒙西部。本科植物皆为草本或小灌木;茎如铁丝,通常铺散;叶小,叶对生,无托叶,坚硬,常有腺点;小花辐射对称,两性,单生或排成聚伞花序,花萼常有腺毛。瓣鳞花为一年生草本,高6-16厘米,平卧,茎从基部多分枝,常呈二歧状分枝,略被紧贴的白色微柔毛。叶通常4叶轮生,狭倒卵形或倒卵形,长2-7毫米,宽1-2.5毫米,全缘,顶端圆钝,微缺,略具短尖头,上面无毛,下面微被粉状短柔毛,基部渐狭为短叶柄;叶柄长1-2毫米。花瓣5,粉红色,长圆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4(-5)毫米,宽0.7-1毫米,顶端微具牙齿,中部以下逐渐狭缩,内侧附生的舌状鳞片狭长;蒴果长圆状卵形,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3瓣裂。种子多数,长圆状椭圆形,下部急尖,长0.5-0.7毫米,宽约0.3毫米,淡褐色。
分布
瓣鳞花分布于欧洲南部,经高加索犬、中亚、西伯利亚南部至蒙古;非洲、亚洲西南部至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新疆、甘肃省(民勤县)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额济纳旗)。
生活习性
瓣鳞花为地中海型干旱气候环境中的耐盐植物。喜生于干旱区内潮湿并轻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可以在各种地形、土壤中生长。最适宜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pH值为6.5-7.5,冬季温度零下20℃左右,年降水量在300-800毫米的生境。生长于海拔1200-1450米。
繁殖方法
瓣鳞花为无性繁殖,繁殖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劈裂式生长,是瓣鳞花自然更新的主要方式;另一种方式是由茎部向地表发生弯曲,被地表浮沙覆盖后南茎尖处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形成新的植株。
主要价值
瓣鳞花为一种古老孑遗的单种属植物,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茎叶表面密布有专门排放盐水的盐腺,可把从土壤中吸收到的过量的盐通过分泌盐水的方式排出体外。盐水蒸腾后留下的盐结晶可直接食用。可用于改良盐碱地,或作为牧场饲草。
保护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濒危(EN)。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植物部分)2004年——濒危(EN)。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Ⅱ级。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1991年9月——濒危(EN)。
物种现状
稀有种。该属在地中海区、澳大利亚、智利和北美西部各有1种。在中国只分布瓣鳞花1种,仅出现在新疆、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三个非常狭小的范围,植株极为零星稀少。野生数量极为稀少,植株矮小症,易被忽视。
致危因子
生境退化或丧失。
保护措施
因该植物极为稀少,植株矮小,无显著的经济意义,很少引人注目,尚无保护措施。但鉴于它的科学意义和可能用于改良盐碱土的经济价值,应加强保护和扩大繁殖。